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首页 >> 三国第一强兵 >> 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庶女有毒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重生之征战岁月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 三国第一强兵全文阅读 - 三国第一强兵txt下载 - 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九二一章 扑朔迷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启禀主公,战场大致清点完毕,此战我军大捷,共毙敌四万六千余众,俘虏敌十万余众,溃兵自相残杀、踩踏,死者无算!阵斩马玩、杨秋、张横等校尉以上军官四十余人,俘虏敌将成宜、程银……”

“我军方面,泰山军出战士兵一万八千,战后排除伤亡减员,可战之兵尚有一万五千;羽林军出战一万兵,可战之兵尚余七千;雷霆军出战五千,总体伤亡近千;疾风军出战八千骑,伤亡共一千五百余;烈火军……”

“敌酋马超虽侥幸逃出,但左右亲卫在子义将军的追击下全数覆灭,本应无幸理。却不想在大陵城下得其弟马岱率数千骑兵接应,竟是逃出了生天。好在子龙将军及时领兵赶到,没给他死灰复燃的机会,将其堵在了平陶城中。”

“眼下平陶城中除了马家嫡系兵马之外,尚有十几路羌族兵马聚集,总计约有两万余众。此外,梁兴、侯选、李堪等人聚众三万余,被挡在了原公水东岸,子龙、子义二位将军如今正分兵两路,分别在原公水西岸和平陶城以西设阵阻截。”

大战次日,王羽便率军进抵大陵城,徐庶等众将出迎,军情也如流水一般汇聚过来。

这是一场十万人规模的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战场上决出胜负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手尾往往比作战更要耗时良久。

西凉军死在战场的将兵便已接近青州军总数的两倍,加上被俘虏的十万人和逃散的,总体损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即便如此,西凉诸将在逃亡的过程中,仍然重新集结了五万兵马出来。

这些残兵败将不过是一群惊弓之鸟,算不上多**烦,不过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而且自身损伤要尽量小,确实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

困兽犹斗,何况于人?有马超坐镇的五万兵马,就算是群残兵败将,也不能小觑。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眼下马超和西凉叛军已经彻底分裂了。回援救马超的是马岱和马云騄,兵力更完整的梁兴等人从决定逃跑开始,就已经不再继续将马超当做主将了。

若非如此,分兵多路的疾风骑兵还真就未必能将西凉残军给彻底堵住,至少很难挡住马超和梁兴等人合流。

分散的五万西凉残兵,要比合兵一处好对付得多。

“末将愿率兵攻打平陶!”听过前方军情,徐晃率先请战:“平陶城中多为羌胡,而且都是豪帅一级的人物,投降的可能性很低,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围困,不如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借着龙山大捷之威,速战速决。”

马超在平陶、大陵等几座城池囤积了大量粮草,因为这几座城池彼此间的距离很近,离前线也不远,所以他采取了平均囤放的办法以分散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输成本。

西凉军之前粮草匮乏,主要是因为兵太多了,顾不过来,现在大军已是十不存一二,粮草一下子充裕起来。平陶的残兵在三五个月内肯定不会有粮草匮乏之虞,未免夜长梦多,速攻平陶不失为可行之计。

不过,听得徐晃求战,徐庶不由皱起了眉头,质疑道:“平陶城中虽然粮草充足,但毕竟是死地,诸羌抛弃乡土远来并州,士气必定难以持久,短时间内无妨,日久必生变乱。与其强攻平陶,不如先行围困,待设法迫降了梁兴等人之后,再行攻打。”

装备上再怎么有优势,攻城战也是相当艰难的。城中的羌族豪帅大多都听说过王羽对异族的态度,就算打破了城墙,他们也会拼死抵抗,强攻平陶,肯定要损失不少兵马。

在这场大战之中,并州战场只是个分战场,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原。西线主要还是以策应、牵制为主,在这里损失太多,对后面的战事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何况,这一仗抓了十万多俘虏,数量已经达到了西线军团的三倍,在妥善处理好这些俘虏之前,实不宜再折损实力。没有足够的兵力镇压,这么多俘虏若是闹起事来,问题可不是一般的严重。

遭到质疑,一向好强的徐晃却没有分辨的意思,反而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元直,你有所不知啊,现在必须要抢时间……”

“却是何故?”其实在徐晃说这话之前,徐庶就隐隐察觉出有哪里不对了,现在仔细想想,虽然隔了一天,但在这样的大捷之后,王羽和后赶来的众将脸上竟是都没有多少欣喜神色,这显然有些不对劲。

徐晃转头看向王羽,见后者微微颔首,这才沉声说道:“兖州战场可能会有变故。”

“兖州?”徐庶的心里‘咯噔’一下悬了起来,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忧虑情绪,一字一句问道:“主公北上之前,不是做好了安排吗?那些部署,或许还说不上是万无一失,但应该也是十拿九稳的啊?”

他看看徐晃,又看向王羽,心下惊疑不定。

王羽在部署与西凉军决战之前,为了让众将安心,曾说明过自己在兖州的战略部署,以及这样部署的意义所在。

从表面上看,王羽是被迫北上,放弃了彻底击垮曹操的机会,给曹操提供了反弹的空间。但实际上,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根据王羽提出的分析,即便他不率领主力北上,能否在虎牢关击溃曹操,也在两可之间,因为王羽认为,曹操很擅长打防御战,而且韧性十足。

出于对王羽的信任,并总结了曹操起兵以来的战绩后,徐庶等人倒也认可这个说法。

曹操的确很擅长后发制人,当初对付袁术,他就是先守后攻,先是拉长了袁术的补给线,然后与刘表串联,前后夹击,令得袁术首尾难以相顾,待得其手忙脚乱之时,这才全军出击,发动决战,一举击溃了袁术。

对付董卓,虽然是曹操先挑起的战事,但战局的总体走向也是曹操先趁董卓不防,发动速攻,然后就地设防,消磨董卓军的斗志,暗中与马腾结盟,前后夹攻,这才成功夺取了长安。

就现有的战绩而言,曹操打防守反击的仗,最后都打赢了,主动进攻的仗,却基本上都打输了。

以此作为论据,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强攻曹操,莫不如示敌以弱,将其从自己的地盘引诱出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致命一击,设法歼灭其主力,然后在攻略曹操的领地。

因为王羽举的实例不够多,徐庶一度曾以为,这是主公故意安慰自己,可仔细研究了王羽在兖州的部署之后,他最终还是认同了,并且再次为自家主公的雄浑魄力所震撼。

在西线陷入极大危急的时刻,能保持冰雪般的冷静,直接将计就计,定下诱敌之策,这样的大手笔,除主公之外,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为之?

既然有了这样的计较,主公就不应该急于结束西线战事才对,至少在得到兖州来的确切消息之前,不应如此。

据徐庶的了解,王羽离开的这段时间,曹操虽然与孙策见了一面,然后积极的调兵遣将,但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青州的几条战线都没有大规模战事,看起来,就像是曹操识破了王羽的诱敌策略,不打算让后者如愿一样。

既然如此,王羽就更没有急于回返兖州的理由了。

与其急匆匆的返回兖州,把曹操吓回去,还不如留在并州,尽快消除西凉残军最后的抵抗,安定地方。然后配合西线兵团进攻河东,威胁弘农、关中,或是经由河内,威胁洛阳来的更有威力。

关、洛、颍川,这是曹操的命门,这三处任何一处有失,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动摇曹军的实力。若是三处皆失,那曹操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份儿了。

既然他擅长率领主力部队打防守反击战,又诱不出来,那干脆就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开辟多处战场,让他顾此失彼,首尾难以兼顾!

“本将可能有些轻敌了。”王羽轻声一叹道:“孔明,你给元直说说罢。”

“是。”诸葛亮躬身领命,然后转向徐庶,言简意赅的说明起来:“从俘虏的程银等人口中得知,在昨日的大战之前,曹操派遣了荀公达来到并州,做为联络官。他主要的使命不是催促马超尽快决战,而是令马超不要仓促进行全军会战,而是以保持对峙状态为上。”

“竟有此事?”徐庶大吃一惊。曹操煞费苦心的策动西凉军东进,怎么想都应该是要彻底利用对方,尽量消耗青州军实力才对,怎么可能劝马超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呢?

不过,从诸葛亮等人的神情看来,程银的口供应该不是假的。若是这样,那这其中的味道就有些不对头了。

若是曹操正在猛攻兖州防线倒还罢了。可以认为他只将王羽当做威胁,认为只要马超能牵制住王羽,他迟早能打破于禁、吕布、张辽等人构筑的防线,需要的只是时间。

可至少在五天之前,曹操还没采取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要求马超稳进,却又意图何在?

心念电转之间,徐庶沉声问道:“那荀攸眼下是否还在西凉军中?”

诸葛亮答道:“开战之前,荀攸劝阻马超不果,便带了随从出营去了,他目标较小,见机只怕也很快,就算在战场上滞留了一段时间,想必也不至于没在乱军中,所以……”

诸葛亮话没说尽,但徐庶何等精明,哪还听不出前者的未尽之意?他倒抽了一口冷气,咬着牙根说道:“这么说来,曹操若果然是个百年难遇的枭雄……那么,在主公离境期间,他肯定是有着某项计划,不依靠西凉军,也能给予我军重创的计划!应该可以这样理解吧?”

这才是徐晃急于求战的原因,想必主公昨天也是连夜举行了军议来商议这件事,并且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然也。”王羽重重一点头,神情凝重。

他对曹操的评估,是结合了前世所知到的曹操事迹,以及实际见闻之后,综合分析后得出来的。他认为曹操不擅长正面攻坚,反倒是很擅长打防守反击,更擅长的是借势。

曹操打的最出名的几场大战役都是居于弱势,先守后攻,反败为胜。其中包括对袁术、平青州黄巾、被吕布抄后路之后的反击战,以及官渡之战和战马超的渭水之战。

而占据优势,正面攻坚的几场战役,如荥阳战徐荣、宛城战张绣,以及成为经典的赤壁之战,汉中争夺战,他都打输了。

以王羽本身的体会而言,曹操在虎牢关看似岌岌可危,但他总觉得对方还有余力。反正每次形成僵持之后,不论王羽投入多少生力军、新力量,都没办法顺利压垮对方。这就是中原战场占了优势,却不能转化为胜势的最大原因。

所以,在得到并州危急的消息后,王羽没做多少犹豫,便当机立断的做出了北上增援的决定。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将曹操的主力引出来。为此,他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哪怕是将前期的战果都还回去,再搭上几个郡国都没问题。

除了作战的韧性之外,曹操串联借势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只要他的主力尚存,他就能源源不断的将新的力量拉到自己身边,成为助力。

王羽可以确认,这并非自己的到来形成的蝴蝶效应,而是曹操固有的本领。

在历史上,曹操便以借势见长。

在起兵之初,他借的是袁绍的势,故而有了名义入兖州,分刘岱的权。在对抗青州黄巾的时候,他又借了刘岱的势,不但借势,还成功的算计了刘岱,在压服黄巾之余,也顺利接受了刘岱的势力。进而占据兖州全境,并进取豫州。

等到他和袁绍翻脸,在官渡决战的时候,也是拉拢了臧霸的泰山贼和西凉的马腾韩遂,分别从青州和河东发动攻击,对袁绍形成了极为有效的牵制,也破坏了袁绍开辟第二、第三战场,逼迫曹操分散兵力的策略。

现在面对实力更盛袁绍的自己,曹操更是将借势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将除了刘表之外的所有诸侯,都拉上了他的战车。

从某种奇怪的角度来说,曹操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像是不费吹灰之力一样拉拢了一群盟友。但从现实而言,做为三国时代的头号枭雄,这就是魏武帝本来就有的手段。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真正高明的军事家,能力应该是按这个次序体现出来才对。

王羽之所以只专注于伐兵、攻城,并不在伐谋、伐交方面与曹操争一日之短长,就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两。

他前世只是地位一般,专业素质较高的军人,靠着后世的见识和对历史走向的判断,才能在和曹操、刘备这样的千古枭雄的争斗中屡占上风。在纯军事层面,或许不逊于各路英杰,比政治手腕,他怎么可能和曹操比?

对曹操的评估是肯定不会错的,徐庶得出来的结论,也正合王羽的推断。

“骑兵返程需要至少半个月,走河内的话稍微快些,但张杨之前招降纳叛的恶果已经逐步体现出来,很难说曹操会不会对河内采取行动,提前设下罗网……”

王羽稍一停顿,继续说道:“至少在本将返程之前,曹操应该是占据主动权的。就可以重创我军的途径来说,他至少能采取十几种策略,其中就包括了潜越河内,攻打黎阳,切断我军补给线,以及偷袭高唐等。一时间无从判断,只能以尽快结束并州战事返程为上。”

徐庶猛然一愣,反问一句道:“偷袭高唐?这怎么可能?”

由不得他不惊讶,高唐的位置距离前线实在太远了,就算防备再怎么松懈,也不存在任何危险。何况高唐人口众多,若逢战事,很轻易的就能动用起两三万民兵出来,就算曹操能分出一支万人规模的大军前去攻打,仓促间都拿不下来,这种地方怎么会有危险?

“唔,元直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刘备这两年一直潜伏在袁术麾下。”王羽冷笑道:“叔至是他的旧部,这两年又一直与正南一起,负责高唐的防务。以刘备的性情来说,很难说他会不会打这方面的主意。”

大战开始之后,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王羽也不可能将所有军情都和部将们分享。类似刘备复出这种不起眼的小事,王羽也只是惊叹了一番,然后就忘到一边了。

刘备有可能打陈到的主意,偷袭高唐,还是贾诩首先做出提示,诸葛亮加以说明,王羽才回过味来。

想想也是,刘备在历史上被曹操打败,连关羽都投了曹操的时候,他还不是主动前去联络,然后说什么‘二弟若要立功,备愿奉上首级’之类的话,一下把关羽感动得不行。

偷袭高唐虽然看似异想天开,但以刘备的性情,以及他的赌性,没准儿还真会尝试一下。这功劳确实太大了,一旦成功,那就是一本万利啊!

“原来如此。”徐庶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猛然抬起头,目光炯炯,朗声说道:“既然如此,主公也大可不必急于动兵。庶不才,愿向主公请命,求得三日时间,平定西凉残兵!若不能成功,甘领军法!”(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逍遥人生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无限之信仰诸天 宋檀记事 大奉打更人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皇宫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田野花香 鬼医嫡妃 墨染瑾年 天墓迷城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神仙门 
最近更新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大明英宗朱祁镇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正德皇帝朱厚照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狂魔战神杨再兴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 三国第一强兵txt下载 - 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 三国第一强兵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