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羲和晨昊

首页 >> 我在春秋不当王 >> 我在春秋不当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马前卒 汉阙 贞观憨婿 大夏第一假太监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兵锋无双 帝国吃相 明天下 重生之铁血战将 
我在春秋不当王 羲和晨昊 - 我在春秋不当王全文阅读 - 我在春秋不当王txt下载 - 我在春秋不当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11、412章 以法治民,何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然张着嘴,一脸的惊愕,一时竟也被驳得是无话可说。

他没想到,他这素来是以舌辩居长之人,竟然被一小子给批得哑口无言。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时,只听祭乐是从车舆内发了声,轻声问道:

“夫君,这是怎么了?”

祭乐虽然失忆,但是经过李然这段时间的悉心照料,她已经确信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自己曾托付终身的那一个。

这个是绝对假不了的,就如同她襁褓中的孩子一样,也是毋庸置疑的。

李然回到马车上,撩开车帘,看到祭乐抱着女儿,只坦然一笑:

“乐儿放心,无事……”

祭乐虽然失忆,但是也仅仅是记不得此前发生的很多事而已,并不是真的傻了。她在车舆内,已是将外面的一言一行都是听了。她隐隐也猜出了一些什么,再加上听了之前孙武所描述的,所以她对外头的状况亦是有些了然的。

“夫君且坐下,乐儿有话要说。”

李然听她如此说,便是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并是聆听着。

“想必这些人都是慕名投奔于夫君的,但是夫君却要弃他们于不顾,反而带我母女二人从此归隐山林,是也不是?”

李然微微点了点头,表示默许。随后,祭乐又透过车窗,是看到了外面黑压压的一片,届时跪在地上请命的百姓。

这时,祭乐是亲自挑开了车舆前的帷幕,并是看着在车舆前候命的孙武,叶戌等人,并是开腔问道:

“孙武,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何要如此仰赖你家先生呢?”

“回夫人的话,这些都是从郑国逃出来的流民,只因他们的田宅被卿族所占,又受不得严苛的田赋和徭役。是以活不下去了,这才前来投靠叶邑的!”

祭乐听罢,不由是叹了口气,又是继续问道:

“那他们为何独独来投奔叶邑?难道就无有其他的去处了?”

孙武闻言,抱拳作揖,并是继续上前言道:

“回夫人的话,只因他们听闻了先生身在叶邑,故而来奔。而这世上,若要说还能有人帮得了他们的,放眼天底下,恐怕也唯有先生一人尔!”

祭乐闻罢,便是回转过身,望向李然:

“夫君,方才夫君所说的,乐儿也都听得真切,乐儿也是深受感动。然而,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又何苦怀恋于温柔之乡?你若是为了乐儿,而置这些人不顾,乐儿即便是跟着夫君,也终究不得心安呐!”

“乐儿,我们这些年来聚少离多,且为夫也确实对你照料甚少,没能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以致于乐儿今日是吃了这许多苦头。为夫实不忍……让乐儿是再受得分毫的伤害……”

“但是……夫君现在若执意要走,乐儿若就此落下了坏名声,那又与害乐儿有何异同呢?!”

祭乐还是一如既往的仁义心肠。

“夫君既有能力安顿好这一方黎民百姓,便该尽力而为。如此,乐儿才能心安理得的随夫君隐退啊!”

正所谓“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面对祭乐的这一番肺腑之言,李然自觉反而是有些自惭形秽起来。

他隐退的决心,本就是为了保护祭乐。但现在祭乐却反而劝他应该打消这样的念头,李然自然也就不做他想,只朝祭乐点了点头,随后站在马车之上,朝众人躬身道:

“李然不才,受诸位如此爱戴,然却不思进取,反萌生退意,实在是卑陬失色,令人汗颜……今得内人良言,思之甚悔,故而我李然在此立誓,必将殚精竭虑与诸位一起共度时艰,不负厚意!”

李然此话一出,民众顿时是人声鼎沸起来,有连连称谢的,也有泪流满面的,更甚者还有大哭大笑犹如疯癫的,看到如此情形,李然也是感触良多,当即命人回程,重新回到了叶邑的府邸。

李然先是将祭乐安顿好,然后又找来了孙武和叶戌,叶戌则是跪拜在地,连声忏悔道:

“戌情急之下,出言不逊,还望主公莫怪!”

李然上前,一把搀扶起叶戌,并是安慰道:

“听君一言,犹如醍醐灌顶啊!此前皆是然之过也,怪不得旁人。”

叶戌顺势站起,并是拱手作揖,列于一旁听命。

李然坐定正中,便是与众人开始商议:

“现如今,如此多的流民皆是涌入了叶邑,且人数剧增,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孙武闻言,当即出列,并是抱拳作揖回道:

“先生,现在从郑邑过来的人数众多,而且其中还掺着一些自楚地逃难至此的民众,当务之急是考虑该如何安顿好他们。这些人鱼龙混杂,极易惹出事端,恐怕是不好管理啊!”

叶戌亦是跟着说道:

“叶邑的土地足够,粮种也是充沛,即便是城池郊外更远一些的荒地,其实开耕起来也是极为便利的。这些倒是还都好说,只是……”

李然微微一笑,鼓励叶戌继续说下去。

“只是什么?”

“只是这些流民毕竟数量众多,又无有约束,故而他们之间难免会生出矛盾,且多为鸡皮蒜毛的小事,戌每天都被这些小事是闹的是不得安宁。”

“同样皆为流民,我等若偶有处置不慎,皆会说我们是厚此薄彼。更勿论当地百姓和流民之间的矛盾了,更是难以处置。就算我等皆以为是一碗水端平了的,也会被那些流民认定他们是被另眼相看了!”

孙武点了点头,表示叶戌所言的确属实,并补充道:

“不过先生在这些流民中,还是颇有威望的。所以,先生若是可以亲自出面,或是可以压得一二?”

李然稍作沉吟。

“以人望压制,虽是一个法子,但也只能是压得一时。若时间久了,民怨积蓄一旦爆发,便会远甚如今。只怕届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以我之见,唯以法治来应对此局面了!”

孙武听到这些话,眉头不由的一皱。

“以法治民?”

李然思虑了一下,觉得应是没什么问题,便是直接“嗯”了一声,以示肯定。

顿时,孙武脸上则是浮现出一丝失望之色来。

“先生,一开始武还对先生报以厚望,认为先生当有两全之策来。但是以法治民,只恐非但有刑民之实,并且有虐民之嫌啊!”

李然也知道此法在这时代并不算得妥当。

更何况,对于这些流民而言,他们本就是受够了官家的“条文”压榨。所以,如果今时今日,依旧是用这样或是那样的一套刑名之法将他们给约束起来,那也难免会让这些流民感到出逃与否似乎并没有什么两样。

而就目前的情势来看,李然依着他作为未来人的思路,制定一套最为公正的法度,又显然是他当下能想到的,也能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李然将这些想法一番说出,孙武却是根本不以为意:

“先生此番恐是谬矣。武听闻,以前的圣主均是以衡量事情轻重缓急来断定罪行的,从不会去制定刑法,就是因为担心时间长了,民众便会起争斗之心。”

“正所谓‘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定爵禄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即便这样,还恐怕他们不能有所收效,所以圣人还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莅之以强,断之以刚!”

李然听到这些话,是颇为赞许的看着孙武。

“长卿这些话,真是振聋发聩,发人深思啊!”

孙武闻言,亦是受到鼓舞,便继续说道:

“制定了刑法之后,百姓们便只会去酌量这其中关键所在,并想方设法的去饶过刑法,养成无所忌讳的习性!若这样,即便是早期能获得成效,但后期也定然会一溃千里,土崩瓦解的!”

——

第412章_国将亡,必多制

李然闻言,不由是叹息一声。

“以法治民固然不妥,但是如果法制足够齐备,或许也是一个办法不是?”

孙武摇了摇头,断然道:

“孙武曾闻,历朝历代,但凡季世(末世),皆有极为完备的刑法。譬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这三种刑法的兴起,都是处于各自朝代的末世。所以,如今先生若准备用这样的方法来安定流民,恐怕并非是一个好办法啊!”

“就像此前先生曾教过武的,《诗》中曾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故而为何还要制定出多余的法律呢?百姓们知道了朝何等方向进行争斗,就会丢弃礼仪,反而要把刑书里的一字一句都要去争个明白。若是如此,反倒是触犯法律的案件会愈发的多起来,而且收受贿赂的情况也会变得更加猖獗!”

孙武所引用的乃是《诗经》的两句话,分别的意思是“效仿文王的道德,日日谋求安四方。”、“效仿文王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周文王制礼作乐为宗法制度,便是周礼!

如今礼崩乐坏,孙武坚守此道,言之凿凿,是让李然颇为目瞪口呆。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孙武的这一番话,却让素以恪守周礼的李然都觉得不由汗颜起来。

孙武也真不愧为一代兵圣,凭着出色的学习能力,其岳镇渊渟的品质可以说已经是一览无遗,且吸收速度之惊人,亦是令李然都惊叹不已。

只听孙武是在最后总结道:

“武曾闻言,‘国将亡,必多制’,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李然在心中暗自的感叹了一番,这才开口道:

“长卿啊,伱说的都极有道理。但如今若不如此的话,愚兄也实是想不出其他的办法。至于这后世的事情,然确实是考虑不周,但是究竟是‘国将亡,必多制’,还是‘多制以致国亡’,这其中的因果是非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邦多刑辟,固然不好。但若是能应得眼前的情形,亦未尝不可啊……如果真如长卿所言那般,为兄此举确是无法上承天命……那恐也不会得到好结果吧。”

孙武则是说道:

“先生,纵是万般艰难……然而若欲以法治民,终究还须三思啊!”

李然正在迟疑间,一旁的叶戌则是开口言道:

“二位主公如此言论,戌倒是想起了一位奇人来!此人乃邓氏名析,亦为郑国人氏。之前在郑国时,子产大夫铸起刑鼎,邓析便是按照自己对其刑法的理解,私自制定了一套新的、更为具体的刑书。而当时郑国许多贵胄为诵读方便,皆是悬挂这一套新的刑书。待子产大夫知道后,于是便命人不得悬挂刑书!但二位主公你们猜怎么着?”

孙武不由苦笑。

“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就不要卖关子了!”

叶戌也是嘿嘿一笑:

“是!戌只是见二位主公争论的气氛有些紧张,调和几句。”

“话说这邓析在听闻过后,既然不准众人悬挂,于是邓析就鼓动人们将刑书给立了起来。然后,子产大夫又下令不允许竖立刑书,他便又改刑书是斜着放。总之,邓析的应对无穷无尽,总是能找到子产大夫政令的漏洞。”

李然浮想着子产大夫在面对这种人时候的场面,只怕也是伸手扶额头疼不已,不由得亦是一阵苦笑摇头。

随后,叶戌又继续说道:

“子产大夫的这个刑鼎,邓析总是想方设法的钻其空子,并是处处针对。而且,他当时还跟民众约定,学习大的狱讼要送上一套长衣,学习小的狱讼要送一套短衣裤。于是,民众送衣送裤去学习狱讼的人是不可胜数。”

“这些人在邓析的指点下,也专门去钻子产大夫刑鼎上的漏洞,颠倒黑白,将对的说成错的,将错的说成对的,以至于对错没了标准,是非的标准每天都在不断的变换。要是想要让人脱离牢狱之灾,便可以刑书应对,反之亦然,要想要让这个人身陷囹圄,也可以在刑书找到依据!”

李然也觉得此事是颇为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此举只怕是真的让子产大夫是有些狼狈不堪了。

“后来呢?”

“后来,因为这个刑书的存在,加上邓析从中唆使,郑国的人心越发的浮躁,国人整天都在研究刑鼎和刑书。子产大夫对此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后来将邓析赶走,并毁掉他的刑书,郑国这才拨乱反正,民心重新顺服,是非观念也才算重新步入了正途。”

“而此人在被子产大夫赶出郑国之后,便是隐居在了叶邑,戌知道他的经历,曾想和他当面交流,他却是始终不见。并说戌只是一个邑宰,并非叶公,无有资格与他见面!”

孙武听罢,不由说道:

“嚯,此人倒也孤傲!”

“正是!而此人来到叶邑之后,深居简出,戌都险些要忘了这个人。今日听得二位在此争辩,倒是突然想起来了。主公所言其实是有道理的,毕竟子产大夫的鼎刑在邓析离开之后效果显着,叶邑的状况和郑邑当初的情况其实亦是差不多,所以,若要以法治民,其实倒也并无不可。”

“但叶公所言也有道理,一个邓析便让子产大夫如此头痛,让民众如此浮躁起来,起了争斗之心,更是把民众的心智是搞得乱七八糟。”

李然闻言,不由是缄默了许久,这才说道:

“邓析此人,既有如此手段,倒是可以找他聊上一聊,随后再做决断!”

而叶戌却在这个时候也是有些为难起来。

“只怕是此人不太好说话,也不见得愿意帮助我们,说不定咱们制定了刑法,此人反倒是如法炮制,甚至连面也见不到……”

“无妨,且先去找他聊聊也好,此人如此有趣,又岂能就此错过?而且,他之前跟你说的话,那意思便是要见叶公,那长卿前往,他便断无不见之理啊!”

李然还是决定先见一见这个邓析再说,无论此人是否会出山相助,想来总无有坏处。

孙武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于是三人当即前往了邓析的隐居之所。

原来,邓析如今所居之所,竟直接是混迹于农夫野人之中。且所居草舍,亦是极为清雅。

叶戌上前敲门,却迟迟无人回应,孙武眉头一皱:

“莫非此人不在家?”

叶戌却摇了摇头,苦笑道:

“此人很是古怪,即便是在家,对于敲门声也一直都是置若罔闻的,戌倒觉得,此人应该就在里面。”

“那该如何是好?总不能破门而入吧?”

孙武当然知道不能破门而入,但一时好像也想不到什么别的好办法来。

(本章完)

wap.

/90//.html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很纯很暧昧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金粉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重生之天才神棍 皇家小娇妻 我在大唐有块田 阴阳刺青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神仙门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梦回春秋当大王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史记白话文版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明朝皇帝往事 
我在春秋不当王 羲和晨昊 - 我在春秋不当王txt下载 - 我在春秋不当王最新章节 - 我在春秋不当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