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殷扬

首页 >> 大汉帝国 >>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男儿行 庶女有毒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谍影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大汉帝国 殷扬 - 大汉帝国全文阅读 - 大汉帝国txt下载 -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九章 千年大计(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 千年大计(三)

周阳虽然有些意外,却并没有惊讶,景帝这是在试探主父偃。入仕之后,会有很多的风浪,若是连眼前这道坎迈不过去,何必入仕?

周阳并没有为主父偃说话,只是静静的打量着,看他如何解眼前之局。

只见主父偃跪在地上,没有丝毫的惊慌,平静异常,大声道:“皇上,草民结发游学数十载,囊中羞涩,可草民紧守礼法,从未做过有悖情理之事。梁王知草民,派人访寻,草民对梁王感激,可草民不愿附梁王。草民斗胆,敢问皇上,草民错乎?”

胆子真不小,竟然敢质问景帝,若是景帝发恼,有他的好果子吃。

“主父偃,你好大的胆子!”就在周阳转念头之际,只听景帝怒哼一声,指着主父偃发起了冲天大火:“你牙尖嘴利,竟敢如此与朕说话!朕饶你不得!”

把景帝发怒的样儿看在眼里,周阳暗中好笑,景帝这演技真不错。象主父偃这种寒士,见到皇上,那是激动难已,恨不得一咕脑儿把所有的东西全说出来,主父偃却是不急不躁,见到景帝虽然激动,却没有失仪,能谨守礼法,实足难得。

景帝心里欢喜不已,表面上却是装作怒气勃发,这演技不是一般的绝。

“皇上,草民头可断,血可流,不能有污名节,不得已而问至尊,请皇上恕罪。”主父偃依然平静。

在官场中打滚,若是不爱惜自己的名节,那会成为贪官,主父偃为了名节,不惜问景帝,这说明他爱惜自己的名节,值得信任。其实,梁王派人访寻他,他宁愿挨饿,也不愿投梁王,这本身就是全名节的最好证明。

“嗯!”景帝略一点头,脸色稍缓,招呼周阳坐下,冲主父偃道:“你有何才干,能让梁王访寻于你?”

“草民一布衣寒士,不敢言才干,只有一点愚见。若皇上给草民片刻之暇,草民愿尽言。”主父偃说得很谦逊。

“好吧!朕本要与破虏侯商议军机,就挤点时间,听你如何说。”景帝脸一肃:“说得好,朕不计你顶撞之罪。说得不好,休怪朕无情!”

“谢皇上!”主父偃礼节性的谢一声,略为提高声调:“草民愿向皇上献四策。”

“四策?”景帝浓眉一挑,脸上变色,惊疑的打量起主父偃。

一般情况,能献一策,就足以搏得功名富贵,主父偃一开口就是四策,这弥足惊人了,饶是景帝见过各式各样的人,也是惊讶不已。

“第一策,名士策。”主父偃开始剖析起来:“皇上为何不招纳名士?皇上不纳,枚乘、庄忌、司马相如之辈,只能转投梁王。他们文章锦绣,其言煌煌,摇唇鼓舌,为梁王游说,梁王贤名大起。”

“这个……”景帝愕然不已。他一直忌恨梁王纳贤,说到底,他也有责任。

“昔,高祖纳陈平之策,招天下士,多予金钱,游说天下,是以王师未至,而天下之民多愿附高祖。”主父偃祭起当年楚汉之争时的旧事。

“起来吧!”景帝脸色更缓,要主父偃站起来了:“第二策呢?”

“弃黄老之术,变无为而治,打击豪强策!”主父偃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什么?弃黄老?变无为而治?”景帝的眼睛猛的睁大了,死盯着主父偃,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在当时,黄老之术,无为而治,那是潮流,朝中大臣哪个不言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呢?就是景帝也是深以为然,窦太后更是以读黄老之术为乐。

主父偃这话无异于平地一声雷,惊得景帝脸上变色。主父偃接着道:“若皇上容草民尽言,方知当今天下,豪强横行,夺人田产、霸人妻女、威行郡县,官府不敢问,百姓家破人亡,官府不能抚。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已经不能再治天下了。”

“有这么严重?”景帝根本不相信,在他的治理下,汉朝会落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主父偃略一沉吟,开始把他游学时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这是数十年的积累,翔实、生动,一听便知,那不是假的,绝对是真的。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听来触目惊心。

周阳和主父偃相谈甚欢,已经听过,再次听来,也是惊讶不已。

主父偃说完,景帝脸色变幻不定,胸口急剧起伏,周阳知道,主父偃的话触到了他的痛处。后世皆言“文景之治”,却不知文景之治背后有莫大的危机,那就是豪强为恶,这事本来要到汉武帝登基之后才会处置,主父偃提前说出来,一旦景帝着恼,主父偃有性命之忧。

“皇上,主父偃所言是实。臣在北地时,多见此等之事。”周阳为主父偃开脱。

“呼呼!”景帝喘息不已,声音非常响:“好!好!很好!主父偃,你能在满朝文武大赞朕的仁政之际,提出此等之事,实在难得!难得!来,过来坐下!”

“谢皇上!”主父偃应一声,与周阳并肩跪坐。

此等事,若是梁王听到了,肯定是怒发如狂,很可能说主父偃危言耸听,不会象景帝这般,反赐主父偃坐下,景帝这份度量着实让人钦佩。

“主父偃,你这话太惊人,惊出朕一头冷汗。”景帝在额头上一摸,入手的是亮晶晶的汗渍。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周阳和主父偃同声道贺。

“你们……”景帝有些愕然。

周阳笑道:“皇上之所以惊,那是皇上把天下苍生黎民的疾苦放在心上,臣岂敢不贺?”

“皇上,破虏侯所言,正是草民所想。”主父偃接过话头。

“呼!”景帝长舒一口气,赞道:“若非主父偃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访民间疾苦,岂能说出如此针砭时弊之言?没有你主父偃,朕至今还为奏章所惑,还以大汉江山锦绣万端,却不知有如此之祸端。没有周阳,你也见不到朕。好!好!”

越说越欢喜,仿佛又接到周阳的捷报似的。

“第三策!”景帝虎目中精光四射,盯着主父偃。听他议政,虽是让人心惊胆跳,却也让人如醉醇酒,不忍舍却。

“草民第三策,就是推恩于诸侯,众建诸侯,少其力。”主父偃接着献策。

推恩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策,尽管周阳历史不好,也是耳熟能详,要是没遇到主父偃,此策迟早会说给景帝知晓。可是,主父偃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推恩令,周阳岂能贪他之功?只好任由他自个来说了。

“你是说,破除高祖只准嫡子承袭的旨意,把郡国分封给所有的儿子?”景帝是个明悟之人,一闻是言,立明其中要害,一双虎目中精光闪闪,好象猛饮醇酒似的。

“皇上圣明!”主父偃以此回答。

“啪!”景帝重重一下拍在额头上,赞不绝口:“这是奇策!奇策呀!若是早闻此策,就不会有七国之乱了!一把软刀子,杀得诸侯没脾性,何必动刀兵?”

仿佛此语不足以表达赞美之意,接着道:“此策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朝中这么多大臣,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想到呢?此策一出,诸侯再也不能威胁到朝廷了。哼!”

虎目中精光闪动,他没有说,周阳也猜得到,那就是“老三,走着瞧!”

“第四策?”景帝身子前倾,一脸的笑容,这才是真心,适才的怒容不过是装的。

“破匈奴策!”主父偃的话更加惊人:“只有行好前三策,方能行第四策。”

“破匈奴策?怎么?你也懂兵道?”景帝剑眉一轩,很感兴趣。

周阳对付匈奴很有办法,若是主父偃也懂兵略,那就是两大名将了,他这个皇帝,能不欢喜吗?

“皇上,臣于兵道,不过是限于兵书罢了,粗通皮毛。”主父偃谦逊道:“哪及破虏侯那般得心应手,戟呀、弩呀都是现成的,一到了破虏侯手里,就完全不同了,化腐朽为神奇!让人赞叹!”

“呵呵!”景帝对这话大是赞成:“是呀!周阳多巧思,总是能把为人不注意的东西用得神乎其神。”

“若无皇上简拔臣,臣也无此功。”周阳来句锦上添花的话语。

“哈哈!”于简拔周阳一事,景帝还真有几分自得。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帝王,有几个敢用周阳这样年青的人呢?

“那你的破匈奴策,又是什么?”景帝问询起来。

“皇上,臣的破匈奴策,就是移民实边。”主父偃开始陈说起来。

一边说,一边比划。他于边关上的风土人情,地理山川,户口之数,百姓殷富程度相当了解,一一说来,具体翔实。

“嗯,此策极好!每次打仗,那运输之费让人心惊呀。”景帝大是赞同这一策略:“若是边关有百姓,有粮草、军械,这笔费用就可以省下了。以此为基,威慑漠北,不是问题。此策极好,就迁豪强流民去北地。”

“皇上圣明!”主父偃赞一句。这是真心的赞扬,看得出,景帝是真的很赞同,打算实行了。

“春陀,设宴,朕要与周阳、主父偃边吃边谈。”景帝兴致大高,笑道:“主父偃,你这话,让臣有如饮醇酒之感。”

“谢皇上夸奖。”主父偃满面红光,能得景帝如此称赞,那是人生的乐事。

“皇上,臣再献一策。”周阳笑着接过话头:“不仅要迁豪强流民去北地,更应该修路。北方的百姓多了,人户之数剧增,这需要的货物也就多了,要是没有通畅的道路,这运输所费也是惊人。”

“妙!”景帝脱口赞道:“记得前朝之时,始皇刚刚一统天下,那时,道路不通。从齐地运粮去北地,运一百石,运到的还不到一石,路上要吃掉九十九石多。运到的那不到一石,就是从民夫牙缝里抠出来的。”

秦始皇刚统一中国时,那时的道路,各国各不相同,一个国家的马车无法在另一个国家的道路上行驶,秦始皇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采取了一个名传千古的办法,叫“车同轨”。也就是大规模改建道路,使其符合统一的规定,这符合当时的情况,却给读书人骂为暴政。

“这还要别下雨,别出现泥石流。”景帝不住摇头,很是惋惜:“若是雨下大了,泥石流暴发,根本就不可能运到,在半路上就吃光了。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始皇决定大修驰道。驰道一修成,从齐地运粮去北地,就可以多达数十石,这相当了不起。驰道虽然废弃了,但是,路基仍在,若大汉要修的话,可以省很多事,此议可行!”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说起来相当老套,却是事实。没有良好的交通,何来发达的经济?何来强盛的国力?

周阳此策一出,汉朝的道路将会四通八达,经济将会更上一层楼。当然,军队的调动,更加便捷了。

春陀带人送上酒菜,三人各踞一案,一边吃,一边商议国事。

景帝询问主父偃,了解汉朝的风土人情,地理山川,主父偃是有问必答,非常具体,比起奏章准确多了。

“朕身为大汉皇帝,对大汉的了解,还不及你这个寒士,惭愧!惭愧!”景帝大是感慨:“奏章误朕矣!”

略一停顿:“主父偃,你先在宫中做侍中,把这些拟出一个条呈。来年,朕有大用。”

就这样,主父偃正式踏入仕途。虽然只是小小的侍中,却深得景帝赏识。景帝那句,来年有大用,那意思是在说,眼下已快过年了,不能大动干戈,那就来年再说。想得到,来年,汉朝必有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变化,必然会牵涉到汉朝各个方面,包括朝中大臣的变化。变动一完成,汉朝将会有一番新气象,实力会更上一层楼。

“皇上,欲为事,必先得人!皇上要改变朝局,就要大批的人才。”周阳的话才一开说,就给景帝打断了。

“对对对!没有人才,什么也做不了!”景帝大是赞成这话:“周阳,你还有人才要举荐?快快荐来!”

“皇上,臣没有人才可以举荐。”周阳话锋一转:“可是,臣有一策,可使朝中人才济济,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哦!”景帝虎目特别明亮:“你真有此策?”

不仅景帝好奇,就是主父偃也是惊讶,打量着周阳。

自古以来,人才就是访、求、招揽,不外这三招。能不能得到人才,就要看运气了。商汤得伊尹,文王得太公,遂有天下,传为千古美谈。可是,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真要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从三王五帝到如今,三千年过去了,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盛况,就是有美名的文王也没有达到这种盛况。

景帝和主父偃哪能不惊奇。

“皇上,在说此策之前,臣先打个比方。”周阳开始打比喻:“农夫灌园,为求一饱,他辛勤劳作,就会得到所需的粮食。若是农夫不去劳作,那么,园里就会杂草丛生。同样的土地,劳作与不劳作,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周阳,你的意思是说……”景帝若有所悟。

主父偃的眼睛睁大了,死盯着周阳。

“没错!”周阳点头道:“皇上何不做一回农夫,灌一回园,自个来培养人才呢?”

“培养人才?”景帝一字一顿的说,眼珠都快砸下来了。

在三代之时,有官方培养人才的事情,可是,规模太小,影响不大。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学成风,稷下学宫兴盛一时。

自此以后,官方办学的事情并不多。汉朝大办官学,要等到汉武帝时期去了。周阳这话,着实是惊天之语,景帝和主父偃要不惊讶得掉眼珠都不行。

“是呀!”周阳肯定一句:“皇上请想,若是朝廷办学馆,招收天下聪明童子入学,他们中学而优者可以做官,主父大人这样的名士,还会沦落到饿倒街头吗?”

主父偃脸上泛着特有的光辉,对这话大是赞同。若是有出路,他早就入仕了,他之所以没有入仕,就是因为太穷,没门路。

“有理!很有道理!”景帝微一沉吟,大是赞同。

“皇上,这学馆,不仅仅用来培养做官的人才,还可以用来培养技艺之学的人才。”周阳哪会错过这等良机,接着道:“皇上是知道的,今年,大汉之所以能打败匈奴,除了将士用命之外,还有良匠的功劳。若无他们制造的强努,臣也摆不出弩阵,拿匈奴的骑射没办法,只能紧守城池罢了。”

强弩在这一战的威力,众所周阳,这话,谁也无法反驳,景帝不住点头。

“良匠也是人才,也可以培养。技艺百业,各种各样的人才,都需要。有了这些人才,马的种性更好,造出的弩威力更大,刀剑更加锋利,粮食更多。多得吃不完,只能用来养家畜,百姓就有肉吃了,人人吃肉,身强体壮,打仗就有力。培养更多的良医,为百姓治病,百姓康健,人户之数更多,开垦更多的土地,组建更多的军队……华夏文明就会推广到天之角,海之涯!”周阳掉起三寸不烂之舌,给景帝描绘出一副优美的蓝图。

这幅蓝图非常优美,听所未听,闻所未闻,景帝听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口水顺着嘴角流出,滴在皇袍上,皇袍沾湿了一大块,景帝兀自不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农家仙田 抗战之血染山河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逍遥人生 我有一柄打野刀 雅拉冒险笔记 亿万婚宠:老婆,你好甜 甜蜜暖婚:宝贝,乖一点 官道之色戒 武炼神帝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神医娘亲帅炸了 洛公子 重生的美丽人生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萌宠狂妃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红楼志 世子请叛逆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最近更新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红颜劫:乱世情殇 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 家父吕奉先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大晋霸主 明末风云:乱世殇歌 靠读懂人心立足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大汉帝国 殷扬 - 大汉帝国txt下载 -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 大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