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午后方晴

首页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抗日之兵魂传说 步步生莲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纵天神帝 佣兵的战争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游戏民国 澳洲风云1876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午后方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文阅读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txt下载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七百五十四章 赵祯的绿帽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名御史放下手中的笔,不知道该不该记。

今天非是宴客,所有宰执全部齐聚,再加皇上,所谈的很有可能明天便化为诏书,诏示天下,于是这名御史充当了起居注。对于几名御史的慎重,郑朗无所谓,这些年与赵祯多次私谈,有时候有起居注官员在侧记录下来,有时候也没有,有该说的还是要说,没有,不该说的也不会说。

其中重中之重乃是皇储,可惜没有人明白他的心意,要么他长寿到能活到八十多岁,在朝野内外还有权威,不然,那番话很有就会产生作用。没有赵桔,那怕就是赵构这个王八糕子做皇帝,也比赵佶做皇帝做得好,至少赵构在节俭上与赵祯有得一拼。

韩琦十分不悦道:“行知,你的话太过偏颇,国家太平无事,五谷丰登,倒也能办到,万一有事,如何能做到提供这么庞大的经济?”

郑朗只是嘿然。

韩琦终于不能作声。

因为郑朗已经做到了,皇佑三年的积余是在商胡埽特大黄河灾害基础上架构起来的。还有多少灾害能与这个史上最大的黄河决堤相比?

这年的大治,几乎也成了赵祯朝的里程碑,后来诸相的恶梦,无法超越了,动辄就让言臣拿来说事,怎能不是恶梦?

富弼幽怨地说:“行知,昔曰你说过,一水至此尚艰难,遑论兴亡替更事。”

没有那么容易的。

郑朗道:“我后面还有一句,锦锈光里亦努力,莫使前事当后师。治国是难,可不能将它做为松懈的借口。”

不过富弼的首相之路做得太屈,还好,贾昌朝下去了,否则他这个首相做得更难,郑朗没有再说。

发自内心来说,他也不是逼。若松一松,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勒辅,然后向朝廷挤牙膏,一生就挤在黄河上了。郑朗想落得这样的下场?挤了,大家注意一点,钱帛就出来了。不挤,钱帛多半也就浪费下去。

大家继续翻看着地图,抽到京东路走向的设计图,几人一起叫起来:“自济水入海?”

这就是郑朗在京东路反复察看得出的结果。

史上黄河无数次决堤,规模最大的共有九次,大禹治水那次,究竟如何,不能全当真,黄河改道由洛水入太行山东麓进入天津入渤海,人烟渐渐繁多,太行山的泥沙加上黄河上游的泥沙,使太行山东麓河段渐渐抬高,如欧阳修所说的,黄河自己儿要寻找低处奔腾,冲破了洛水,进入滑县,自滑县寻找出口入海。这是春秋时的事,当然它奔腾得欢快了,老百姓倒霉了。

这一过就是九百多年,河北河床渐渐抬高,流得不快活了,于是改向南寻找出路,导致皖鲁交界处泛滥成灾近六十年时间。汉明帝用王景,发几十万民夫士卒强开山阜,将黄河与汴水分流,黄河从东北千乘入海,沐渠由东南入泅水,这是史上唯独一次良姓的改道,人为地将黄河引向南方,利用地势强行束水,将河沙迅速冲向渤海,而不是让它沉淀。

但那时的黄河河沙远不及如今黄河含沙量之高。

到宋朝,问题来了,山东境内所有河床被全部抬了起来,黄河再次自己寻找出口,于是接连出现好几次决堤改道,规模最大的乃就商胡埽,规模之大,史上罕见,数次决堤导致二流入海,一流自大名府到恩、冀、深、瀛至契丹幽州东南入海,一流还是故流,经博州到德州至无禄入海。

再到金朝,分为二流,河水慢,河沙沉淀的速度就快,东流河床高了,河北经济泛滥成灾导致大面积的地势升高,包括杨六郎辛辛苦苦修的绿色长城,以及万个湖荡一起消失,索姓黄河一起注入淮河,淮河是一个娇小的小娘们儿,这一压,压得远离淮河好几百里地,临近长江的无为军都成了池鱼之殃。

第八次是晚清咸丰时候,勒辅因为财政不足,挤牙膏,还有一些官员的弹劾,导致他死的时候黄河并没有完全竣工,他一死,也就结束了。又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防,没有于中上游合理的植树造林。到了晚清时,中国人口达到四亿多人,无节制的开耕导致水土严重破坏,于是在他死后,黄河平静一段难得的时光,又开始出问题。

自咸丰时陆续地发生多起决口,最严重的是咸丰五年,由于连防暴雨,上流支流洪水不断注入,河水暴涨,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一分为三,一由曹州赵王河东流,另两股由东明南北分泄,在张秋汇合穿运河,强夺大清河于利津入海。

这个问题以后郑朗推动了,还会面对,若是北方不保护环境,人口更稠密,即便郑朗此次用心良苦,两三百年后黄河仍然会出事。

最后一次地球人都知道了,抗曰时老蒋炸掉的花园口。

郑朗徐徐答道:“我认真的看过许多地方,北流必然不可,若不束水,河沙沉淀得快,北方河床也会迅速抬高,早晚要出事,若束水,没有很好的地势借助,强行筑堤,一旦水大之时,太行山诸水汇合,必会出现崩堤。要么入南去,南方淮河更加薄弱,一旦将黄河南引,两淮之地,生灵涂炭。只有一个办法,往东去。以前朝廷有臣工提议重开黄河故道,现在黄河故道依然有水东流,不过八分的水从东北流入大海,仅剩下二分。冬季时都出了枯水。原因很简单,整个河床与周边的地势皆因积沙将其抬高。若再开故道,纵然花了许多钱帛下去,因其地势,还得会出事。因此臣想到了济水,治理之策,中游束水,下游泄水。水小时,中游水势束住,到了下游利用比较清澈的济水再次冲刷,使其河沙迅速冲向大海。水大之时,利用运河调剂分水泄洪。同时也节约了部分工程量。”

一旦通过运河调剂,北边黄河故道与南边淮河也要重新修葺,特别是淮河,会起到重要的分担作用。洪峰到来关健之时,那怕分泄了一公分的水位,河堤也就保住了。少了这一公分,河堤必将缺口。

“合河入济啊,”赵祯不由地一呆。

黄河故道与济水相隔也不过一百来里,最窄的地方仅是几十里路,一在北一在南,但就没有人想过合河入济!

然后几个脑袋再次爬到桌子上。

赵祯的头与富弼挤在一起,边上韩琦挨着,还不停地拱,每拱一次富弼脑袋就往赵祯脑袋擦一下,赵祯右边还有一个大宋,他是一个老实人,主动保持着一段距离,可距离也很小很小,庞籍直接将张昇扒开钻了进去。

陈旭与几个御史也不顾得弹劾,凑在边上也想挤进去看。

自古以来,中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郁水,郁水在南方,太远遥远,其次是淮河,然后不是到海河,海河此时仅是几条支流会合的河道,还让黄河给强霸了,成了黄河的东北流,其次就是济水。

自古以来,济水流了不知几千年几万年,黄河也治理过数次,就从来没有人想过引河入济。

其中数人,包括富弼等人,对治水还是懂一点的,没有办法的事,如今的官员是全能者,想做一个好官,什么都要会一点儿。

看着地图,然后细想着郑朗整个计划,最后富弼道:“似乎是一个妙法。”

兼顾地势,冲沙,节约了工程,虽然上治黄河两条原道,下治淮河,抛开对治理黄河有利的一面,本身治理这数条河流,也会对当地的灌溉与水利产生积极影响。

果然是一哥啊,出手非同凡响。

这就是郑朗最欣赏富弼的地方,气度越来越大,司马光与王安石有才华,可最缺少的就是富弼这个肚量。也是这个肚量,否则中书三人皆不对劲,那会吵翻了天。

指望庞籍让谁啊,更不要指望韩琦让谁了。

大家商议了许久才散。

第二天上午,郑朗于中书交完了职,等于是暂时的闲赋在家,又被黄门喊到都堂。

还有事呢,西夏使者怎么应付。

因为六名斥候的缘故,昨天郑朗说过一夜,大家也自觉地没有问,这几名斥候的事,暂时还不能对普通的御史公开的。

赵祯让他坐下问道:“郑卿,可想好了?”

“一些细节还没有想好,最好将狄青召回京城暂时叙职,我与他再商议一下。”

“要狄青吗?”

“陛下,军事方面的最好问一下狄青,治理地方他不及诸多大臣,但在军事上,又罕有大臣及他,这乃是用臣之道。”

韩琦与宋庠皆不大服气,庞籍倒是有些额许。

赵祯道:“准,这几年狄青于西北也受了苦,还受了委屈。”

“陛下,你就让他呆在西北吧,重新召回庙堂上不是优待他,是让他受罪的。”

赵祯哑然。

并且郑朗有点儿担心,狄青侥幸因为自己帮助,还活着,一旦死了,自己在军事上问谁去?杨文广与郭逵、赵珣皆有些欠缺,指望王韶,还早着呢。又道:“若狄青有事,国家等于去除一臂。”

“其他诸将呢?”

“其他诸将能做将,却不能做帅。”郑朗果断地说。

赵祯一呆,士大夫看不起武将,赵祯却不存在看得起看不起,他看重的乃是一个人才对国家的帮助。问:“可有治背疽的药方?”

“在南方时狄青就得了背疽,不过那时候并不严重,臣请了大夫替他看过,然一直没有根治。”

赵祯闻听略有些失神,韩琦很不悦,道:“西夏怎么办?”

谈正事吧,不要再谈狄青了。

“西夏啊,这次使者来不但不同意重新议和,相反地继续禁榷,断绝岁赐,我这里想出一条计策……”徐徐将心中想法说出,只是一个大约想法,细节的要等狄青来一道商议完善。

孙子兵法里特地写了一篇用间篇,可宋朝与契丹皆不大注意。相反,交趾与西夏做得好。

正是因为这个不注意,反而给了郑朗机会。

六名斥候渐渐进入西夏权利核心,若利用好,每一颗皆是一个原子弹,爆炸起来,西夏将会粉身碎骨。

但有一个问题,此时不战,必拖很久了。随着这些人越来越贵,郑朗也担心一个问题,他们联手叛宋。不联手就不敢叛宋,一旦身份暴露,不会有好下场的。

若联手否认,那怕宋朝将他们家人推到前线,他们一致不承认,说是宋朝反间西夏君臣,大事去矣。很正常的想法,若协助谅祚,以后身份必然会尊贵无比,回到宋朝,宋朝能给他们什么。况且为了掩护身份,各自在西夏成亲有妻有子。

郑朗也不想白白放过这次机会,更不想再给西夏岁赐,自己钱帛都不够用了,干嘛要给西夏人。

正好庞籍的想法,让郑朗灵机一动,于是有了这个主意。

宋庠说道:“还要打啊?”

“是打,小规模的牵制战斗,由狄青主持,伯庠,你尽管放心。”

“似乎不错,”赵祯犹豫半天说道。

以小博大嘛,赵祯喜欢。

况且他也想等着黄河治理好以后,举国没有大的弊端,以最强的姿态,一举拿下西夏。能以小博大,严重削弱对方何乐而不为?至于中间的过程有多难,能不能实现,自己不懂军事,交给两个懂军事的大臣去办就好哪。

这是一个机密。

赵祯又递过来一个札子,道:“郑卿,你看看。”

郑朗打开一看,乃是今天早上富弼、庞籍、韩琦草拟的一个扎子,第一件事就是说郑朗昨天讲的制止兼田隐田之策,与郑朗所说的差不多。以前郑朗执行过一段时间,后来没有执行了,仅是重新拾起,再者就是常态化,一年一查,并不难。第二件事讲的就是设监察监的事,也讲了对偷税商人的处罚,重者笞五十,恶劣者杖一百。

郑朗勃然大怒,道:“何处罚如此之轻?”

韩琦道:“我与醇之、彦国商议过,一旦执行徒刑,这些人非富即贵,必将天下哗然,行知,你也说过,天下务必以稳定为重,先是稳,后是治,后是改。”

似乎有道理,郑朗却反驳道:“错也,试问一旦这样处理,是仆人前去受刑,还是主人前去受刑,即便受刑,既知非富即贵,那个衙前敢真打?”

本身就是小棘条或者小竹杖,若不遇到酷吏,就是杖二百,顶多屁股打破了,人不会有事的,若衙前手松一松,那不是受刑,乃是挠痒痒。

知道韩琦与富弼不欲多事,郑朗又道:“稚圭,彦国,我先来说一说天下户等。五等以下户,自六等起,开始半饥半饱,七等八等九等几乎是赤贫,虽大治,这样的人家在我朝乃不在少数,这些户数严格来说,是要朝廷周济的。可现在呢,就连九等户也继续在纳税,有的地方未实施免役法者,六七等赤贫户甚至除纳税外,还要摊派差役。陛下,你也亲眼看到,臣带你看的那些人家仅是五六等户,都让陛下唏嘘不止,若是七**等户,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赵祯默然。

“然后是一等户与少数二等户,他们不是纳税,乃是赏赐,心情好了多赏赐国家一点,心情不好,便一文钱也不会赏赐给国家。臣提了这两策,不是让他们重新纳税,也不过是让他们多赏赐一点儿。”

说得有些激进,可与事实也基本相符,王安石变法,就想打击这些大户人家的,结果呢?

无论怎么做,想掏他们的钱,皆是登天万难。

郑朗继续道:“真正纳税的是什么人家,大多数势力较单薄的二等户,三等户,四等户,其实从五等户开始,即便让他们纳税又能纳多少?二三四等户才是国家征税的重心。而且从他们身上征税,国家又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想国家财政情况良好,就要保护他们的权益,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财神,维护他们,培养更多的五等户变成三四等户,国家财政才能越来越健康。臣提两策,不是为国家敛财,而是减少对他们的摊派,同时设监,监督各地官员的不顾政策强行摊派。二三四等户就会越来越多,国家才能形成真正的良姓循环。这个笞杖算什么?”

富弼苦着脸,问:“行知,你认为怎么去做?”

徒流刑罚必然行不通,那么除了笞杖还能怎么办?

“隐田者没地,偷税者罚财,何必笞杖?同时标明各种税务,不得让下面官吏胡乱征税。不当征的绝对不能让官吏去苛征,当征的也不能少,若想偷税,重罚之。制度才能完善,国家才能健康。”

赵祯道:“富卿,就依郑卿之策,稍后下去将札子修改一下,递上。”

富弼脸更苦了,这样一来,会得罪很多人的。

赵祯说道:“诸卿散吧,郑卿,明天继续上早朝。”

“喏。”

几个刚要散去,小黄门匆匆地捧着一本奏折进来,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何事?”

“陛下,你看,这是韩中丞送上来的札子,后宫出了大事。”说着,小黄门直哆嗦,脸上万分地害怕。这件事若是真的,连他们这些太监都要倒大霉的。

就算是真的,怎么传到宫外去?

“什么后宫?”赵祯忽匆匆地打开奏折,看后一下子跌坐在龙椅上,捂着胸口不说话。

人人都有好奇心,包括郑朗都伸过头,向奏折上看。现在写字用毛笔写的,虽是绳头小楷,但远比钢笔字写的大。所以有的人高度近视,或者高度老花眼,照样看奏折,处理政务。

远远地就能看到奏折上的字。

事情是从十阁引起的,赵祯造子,从宫中选了十个美女做为造子对象,其中有一个美女叫刘氏,还有一个美女叫黄氏,然而赵祯身体不大好,对付一两个勉强,对付十个,肯定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

正是青春年少之时,不经人事还带懂不懂,一经人事,感觉那个很舒服,然而赵祯满足不了怎么办?

这个刘氏杖着十阁十红的时候,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后宫正常大臣很难进入的,不过有一些大臣因要事拜谒,或者替两府向皇上递札子,偶尔能出入后宫。其中有一名拜谒的官员长相英俊,因为赵祯要造子,在十阁哪里呆得时间最多,于是经常进入刘氏居所,让刘氏看中。

也不是马上能拜见的,需要通报,有时候赵祯要休息,还要等一会儿,这个时间也就出来了。然后刘氏抓住这个时间,与此名官员通歼。具体的那个官员,韩绛未说。但多半是真的,也不敢用假消息诬蔑后宫,那可是掉脑袋的大事。刘氏不但自己通歼,还带着黄氏一道与这名官员通歼。就象后来三亚那些名模明星富豪一样,开银乱party。丑声越来越大,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出宫外,让韩绛得知,原来就看不惯赵祯宠着十阁,一番调查,确认无误上了这份密奏。

几个大佬迅速看完,然后连忙将头扭向一边,再扭也来不及了,就那么简短的几行字,早就看在眼中。

然后几个大佬满头汗,郑朗更是瀑布汗。全部流汗,连小太监一边跪在地上,一边流汗,不时地用衣袖擦脑门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莽荒纪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皇家小娇妻 洪荒之太上老子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紫鸾记 红楼:玩主天下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弃婿崛起之路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铁血大将军王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我是袁蜜水 这个王朝叫大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午后方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txt下载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