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金屋可藏娇

那那

首页 >> 何处金屋可藏娇 >> 何处金屋可藏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重生之女将星 京门风月 大夏第一假太监 北朝帝业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三国小兵之霸途 宠文结局之后 
何处金屋可藏娇 那那 - 何处金屋可藏娇全文阅读 - 何处金屋可藏娇txt下载 - 何处金屋可藏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六十章 自古东宫不虚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月上辛,上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万石君奋奉朝请,入见,言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余岁,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今既承周礼,又有嫡长之子,请立太子,以尊宗庙。”上叹曰:“然。”太子立,卫氏益贵。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茂陵邑中里

大约在十年以前,来自戚里的一户人家的入住,使得此处亦成为茂陵的一处热闹之所。卫青从一座外面看来十分朴素的府第踏步而出,从里面出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被人搀扶着的老者。老人的年纪显然已经很大了,他须发皆白,脸上满是皱纹,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汉高祖刘邦一朝留到现在的少数几个老臣之一,曾经被景帝亲口许为“万石君”的石奋。因为石奋的姐姐是汉高祖刘邦的美人,因而石家当时得以举家迁入戚里,后来历经高、惠、文、景四朝,始终不曾再有女子入宫的石家便在十年前,迁出戚里,入住茂陵邑中里。

“石老先生,请留步!”卫青温和地笑着,向送行的众人拱手告别。

“卫将军,慢走!”石奋说道,声音和他的外貌一样苍老。

“告辞!”卫青冲众人点了点头,上了马车。一直到卫青的马车去了很远很远,石奋才在儿子的搀扶下,回房。

“爹,小心门槛!”石建扶着自己的父亲,开口轻声询问道,“爹,你真的打算入宫去见陛下吗?”而他的弟弟石庆则在前面仔细地将所有的障碍排除,兄弟两人小心翼翼地将石奋扶到房中。

“这已经不是为父打不打算的问题了。”石庆跪坐在榻上,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而是我们石家到了必须决断的时候。”这位经历过高、惠、文、景四朝的老人在卫青上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果然,卫青入座后,很快就将话题引到了立储的问题上,并且暗示当今圣上年过而立,也应该将继承人确定下来了。

“决断?”现任郎中令的石建和现任内史的石庆听到这个词,均皱起了眉头。

“你们二人,是几个兄弟中最成器的。将来我们石家还要依靠你们重振家业,你们觉得我们家在此刻应该怎么做?”石奋注视着两个儿子。

石建和石庆对视一眼,石建开口说道:“爹,如今陛下又将废后接回宫中,恩宠有加,而且听说她已然身怀有孕,宫中另有两位宫人也已有喜。皇后应该是担心大皇子将来的地位,才会希望陛下尽早立储的。如今,陛下心意未明,我们家又一向不参与这些争斗,不如还是置身事外吧。”

“庆儿,你也是这个意思吗?”石奋听完这个答案暗暗摇头,转向另外一个儿子,问道。

“孩儿认为大哥说得很对,这个时候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观望中,我们石家如果再此时提出立储,就失去了我们家多年来坚持的中正立场了。”石庆略略思考,答道。

“唉!”石奋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啊……为父且问你们,为何我们石家能够将人臣尊崇集于一门?”

“是因为父亲为臣恭谨,我等子孙咸孝,无他者贵戚之骄横。”石建见父亲如此反问,便知道自己兄弟方才所答并不和父意,所以回答得更是谨慎。

“因为我家谨遵臣道。”石庆在哥哥说完之后,连忙点头,又追加了一句。

“不错,我们石家一直以来,靠的就是纯臣之道。可是,建儿,庆儿,立足观望两不相帮,却是取巧之道,而非为臣之道。”石奋语重心长地说道,“况且,隔墙有耳,今日卫将军拜会一事,必然已入了第三人之眼,所以我们石家必须作出一个决断。”

“爹,如此一来,我们势必会因此得罪陈家和馆陶大长公主。”石庆皱眉道,“万一将来……那我们今日此举,岂非平白树敌?”

“陈家将来如何还是未知之数,但是如果为父不上表请立太子,却是必然会得罪卫家。”石奋摆了摆手,阻断了儿子的发言。

“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石建身为郎中令,可说是他们父子三人中最接近刘彻的人,对于近段时间,刘彻一下朝就往上林苑跑的情况,最是了解。在他看来,如今陛下对废后的宠爱,更在皇后之上,万一他们石家真的树此大敌,只怕是得不偿失。

“建儿,我大汉礼制取自周,今有嫡长之子在,为人臣者怎能不请立嫡长子?所以,如果此际我们石家必须有一个表态,也必须是支持嫡长子,你明白吗?”石奋对于儿子的忧虑也隐约有些了解,但是在他看来石家却也是别无选择的。

“我儿,当初在建元年间我石家受到太皇太后重用,这种行为对于当时势单力孤的陛下来说,形同背叛,但是为何在陛下掌权之后,却还是原谅了我等,重用你们兄弟二人?”石奋意味深长地说道,“那是因为,为人君者,都喜欢纯臣,这个纯臣有时候或者并不听话,但是在他眼中却是最可靠的,你们可明白?”

“所以,你们无论做什么决断,都不能违背臣道,否则我们石家就会失去最坚实的根基所在。”

“谨遵父亲教诲!”石建和石庆两人听到这里,齐齐躬身叩拜。

……

卫青靠在自己的马车上,思虑着方才和石奋的谈话,知道自己和姐姐的计划是成功了,石奋是不会拒绝的。忽然,马车一个颠簸,停了下来。

“怎么了?”卫青扬声问道。

“回大人,前面被人拦住了。”车夫回道。

“噢!”卫青撩起帘子,向前一看,发现那里有一大段路被形形色色的马车所堵塞。

“大人,是新任朔方郡太守在前方宴饮。”一个家仆满头大汗地回来禀报说,“有很多朝中大臣前来饯行!”

听到这个禀报,卫青皱了皱眉,说道:“绕道吧。”

“是,大人。”

卫青缓缓放下帘子,将那一路连绵的车马一一看在眼中。

韩墨,墨门,辽东城,还有废后……

卫青将头靠在车壁上,剑眉皱成一团,只有在这密闭的空间里,他才能毫不遮掩地显露自己的忧心。有时候他会想,若当时自己再不顾一切些,将事情做得更隐秘些,除掉陈皇后,是否就不会有如今的这些烦恼了。可惜,一切都已经过去,懊悔无益。

……

今日的墨门,少了往日的安静,多了一份喧闹。往日深埋于实验房的众人,纷纷离开了心爱的实验仪器,在露天的广场上,为自己的师弟饯行。在一众的白衣中,一个穿着青衣的年轻男子显得特别的显眼,他穿过人群,走到韩墨跟前,举杯说道:“韩兄,小弟祝你此去鹏程万里!”

“多谢子长。”韩墨笑了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今日我带了个人,来介绍给你认识。”司马迁冲韩墨眨了眨眼,然后向后面说道,“冯兄,过来下。”一个面貌清秀的男子从司马迁的身后走出,来到了韩墨的身前。

“这位想必是替代在下任左内史的冯遂大人吧。”韩墨淡淡一笑,说道。

“韩大人好眼力。”冯遂嘴角一扬,笑道,“听子长说,大人才绝当世,故而在大人离京前特来拜会。”

“那是他过奖了。冯大人系出名门,才是气宇轩昂。”韩墨客气地回道。

“两位都是当世数一数二的风liu人物,倒不必各自谦虚了。”司马迁插嘴道,“你们一个要出镇朔方,一个执掌三辅,都可说是当世人杰了。倒是我,父亲至今都不准我出京游历,才让我头疼呢。”

“你是一介书生,独自出门游历怎么能让他放心呢?况且他的身子一直不太好,大约是希望你能够恩荫为官吧。”冯遂对于司马迁家的情况倒是了解得很,几句话下来,就将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然后又对他嬉笑道,“若是要他放心,你怕是须得找一个武功高强的妻子,陪你上路,才能让他放心呢。”

“冯兄,说过多少次了,我和释之只是兄妹之情。”司马迁见他说道这个问题上,不悦地皱起眉,“啊,说到释之,韩兄,我这里有一首诗,送给你哦。”

“什么?”

“她说和你曾有一面之缘,如今你既然要远去了,赠诗一首以饯行!”司马迁笑着说道,自袖间掏出一卷被红色丝带系着的卷轴,递到韩墨手中。

韩墨是知道宁释之的,但是他们却从不曾见过,一面之缘,却不知是从何说起。他怀着疑惑,打开卷轴,这是一幅素描画,画的内容很简单,是一座韩墨极为熟悉的城门,旁边题有一首小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韩墨的眼睛不自觉地睁大,连呼吸有些急促起来,随即他便闻到了一股清香,便问道:“子长,这味道?”

“是ju花香味,也不知她是怎么薰上去的。”司马迁耸了耸肩。

“菊乃花中君子,配韩先生最是相合。”

记忆中,那人的确说过这么一句话。

……

“师弟,你是真的决意往仕途上发展了吗?”众宾客散去之后,辅子澈指示门下弟子收拾残局,自己走到了韩墨的身边,关切地问道。

“大师兄!”韩墨恭敬地应道,辅子澈的年纪比韩墨要大上近三十岁,在韩墨父亲去世之后,几乎是兄代父职地将他养大,众多师兄弟中,韩墨最尊敬的人就是他。

“从前你虽然接受了陛下的任命,但是对于官场上的交游并不关心,可是,去年开始,你似乎就变了。这次还特意办了个这么大的饯行宴,你……”辅子澈看着日渐阴沉的韩墨,心中十分担心。

“大师兄!”韩墨苦笑一下,说道,“我知道分寸的。”

“你素来就和我们众师兄弟不同,又一贯固执,你既意在仕途,将来怕是迟早要和墨门分道扬镳的,而我们都是一群痴人也帮不了你什么,只是,切记小心行事。”

“是,师兄!”韩墨点了点头。

……

甘泉宫

刘彻每年的正月都会到甘泉宫举行祭祀大典,而一些早已退隐,却仍然深受宠爱的老臣们则可以在此时求见。万石君石奋就是拥有朝请之权的老臣之一,他退隐后,已经很少主动求见了,是以这一次,刘彻不但立刻允许了,还安排了一个单独会面。

“万石君,身子仍然老当益壮啊!”刘彻说道。

“托陛下的鸿福!”石奋恭谨地说道。

“万石君是我大汉开国至今,仅留不多的老臣,可要好好养自己的身子啊。”刘彻嘱咐道。

石奋在高祖一朝时还只是个小官,虽然其姐是高祖的美人,不过在朝中的分量的确不怎么的。可是到了文帝、景帝时代就不同了,这位勤谨的老者身价暴升不说,连带着他整个家族的分量都加重了不少,到了他这一朝,虽说是退居故里了,可是影响力却还是很大。在讲求资历的时代,有时候,活得长久也是一种本事。

“唉,”石奋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臣家世受皇恩,如今老臣虽是退了。这朝中之事,臣却还是看在眼里的。陛下,太子之事,事关国本,不知道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万石君,今日来见朕,就是为了这事吗?”

“是的,陛下。”石奋没有因为刘彻冷峻的面孔而退缩,继续不缓不急地说道,“您将陈娘娘接回宫,如今她又有孕在身,一旦她诞下皇子,老臣恐怕朝中人心不定啊。”

刘彻沉默不语,看着眼前的石奋侃侃而谈。

“虽说陛下春秋鼎盛,可是恕臣直言,人心趋利,从龙之功的诱惑力是很多人都抵挡不住的。太子早定,也省得臣公们将心思花费在这上面,陛下也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定策治国。”石奋说道。

“那么,万石君的意思是,要朕立卫皇后之子?”刘彻轻哼了一声,说道,“莫不是她送了你什么好处?”

“回陛下,卫将军的确曾来臣府上拜访,然而,臣之谏言,绝无任何私心。”石奋早有准备,对于刘彻的忽然发问,一点也不觉得惊慌,“陛下切莫忘记,我大汉承周制,周制立嗣当立长、立嫡。如今大皇子兼有嫡长之份,除了他,臣不知还有谁能为太子。”

“即使将来他的资质不是朕皇儿中最佳的?”

“若陛下以为大皇子不足以当社稷,将来还可立嫡。”石奋说道,潜台词就是,将来你要不喜欢这个,可以废了卫皇后,另立新皇后,那也就有新的嫡子了。

“承周礼!承周礼!”刘彻默念道。

“陛下,当初先帝没立梁王而立您为太子,正是因为承周礼!”石奋见刘彻似乎仍然没有下决定,便开口说道。

当初,窦太后逼迫自己的儿子立梁王为太子时,景帝正是用汉承周礼这个理由来拒绝的。所以,刘彻不能反驳汉承周礼的正确性,不然就是在质疑自己的皇位的正统性。

“朕知道了。万石君辛苦了,先退下吧。”刘彻淡然道。

……

上林苑•;御宿苑

刘彻蹑手蹑脚地走进内室,发现陈娇侧着身子,躺在软榻之上,阿奴在一旁为她驱赶蚊虫。刘彻对正欲行礼的阿奴做了个手势,示意她安静,将她打发了出去,自己走到陈娇的左侧躺下,将她整个人都揽到怀中。睡梦中的陈娇也自然而然地将头靠进他怀中,刘彻用手测了侧她的体重,发现又重了一些,嘴角划出一抹微笑。

陈娇一番好睡,直到黄昏十分才醒过后,睡眠过多的脑袋一开始还觉得昏昏沉沉的。在意识完全清醒前,鼻子已经闻道了熟悉的味道,她将头进一步靠近身旁之人,一如每一日他回宫就寝的时候,懒懒地说道:“你回来啦。”

“嗯。”刘彻窝心地将她搂到怀中。

这一声应,倒将陈娇的魂魄惊起,她霎时清醒了过来。发现前去甘泉宫祭祀的刘彻竟然回来了。她惊讶地张开嘴巴,开口说道:“你怎么回来了?这么快……”

刘彻笑了笑,说道:“事情办完了。自然就回来了。你身子,还好吧?”

陈娇尴尬地将上身退后,与刘彻保持着些许距离,说道:“挺好的。有飘儿她们照顾呢。”

刘彻虽然察觉到了她的疏离与抗拒,却什么也不说,只笑着转过头,说道:“时间已经晚了。想你也饿了,我们用膳吧。”

刘彻向外面喊了一声,宫女们在飘儿和阿奴的带领下,开始将晚膳送了进来。用完膳后,刘彻忽然开口说道:“阿娇,朕想立据儿为太子。”

陈娇的身形一滞,转头看向刘彻,望着他那认真的眼神,叹了口气,说道:“这和我有相关吗?你觉得我会反对吗?而我若反对了,你会改变主意吗?”

看着目光清澄如水的陈娇,刘彻忽然有些语塞。立刘据为太子,就如万石君所说,是势在必行,可是莫名地,在他做了决定后,却忽然觉得在圣旨宣布之前,应该先和陈娇说一声,通一声气。而今看了她的反应,他才算是真正明白了,那一日,阿娇说希望生个女儿,并不是以退为进,并不是为了让他安心,而是真真切切的内心想法。他忽然失笑了,伸手抱住阿娇,说道:“阿娇,你果然没变,一直没变。”

……

“陛下打算下诏立刘据为太子?”刘嫖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希。

“不错。诏书已经拟好,明日就会在朝会时颁布了。”李希叹道。

“这,怎么会这样?娇娇腹中的皇子根本还没有出生。他怎么会这么快做出决定?”

“听说是万石君石奋的谏言。”李希沉声道。

“石奋!这个老而不死的匹夫!”

“石奋用的理由是周礼礼制,立长立嫡。看来,如果我们想让阿娇生的皇子继位,必须先让卫子夫将皇后之位空出来。”李希看着摇摆不定的烛光,面色沉沉地说道。

***

“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还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僵之休,朕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卫皇后所生嫡子据,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杨得意尖锐的声音在前殿响起,大皇子也是当今皇帝目前唯一的皇子,三岁的刘据在其母亲卫皇后的怀中,开始了繁琐的立太子大典。卫子夫封后,只是因为生下皇子之功而晋升的,加上当时和匈奴之间关系紧张,刘彻并没有举行什么盛大的典礼。所以,这一次是卫子夫入宫十余年后,第一次在朝臣面前参与如此隆而重之的国家大典。

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怀抱着极有重量的儿子,向着太庙的方向三拜九叩,可卫子夫却丝毫不觉疲累。这份立太子的诏书,对她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绳索,那表示,刘彻并没有完全为了废后失去自己的原则。那也表示,刘彻对废后的忌惮,一如既往,而她卫家的地位,也能一如既往。

刘彻目光沉沉地看着卫子夫怀中睁着眼睛,四处张望的刘据,心中默默地说道:据儿,父皇立你为太子,只希望你将来莫让父皇失望才好。大汉的皇帝,不好做。终究是有才者居之啊。

无论刘彻心中如何想,无论朝中有多少人看出这一次的册封是帝后角力的结果。这一次的大典,对于整个大汉帝国来说,仍是喜事一桩。刘彻并没有吝惜应给的荣耀,整个大典做足了礼仪。除却上林苑外,整个长安连同其附近地区都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喧闹的锣鼓敲得震天响。

阿静神色黯然地回到掖庭,手中捧着从御府领来的衣衫与用具,储君初立,宫中亦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每宫每殿都分到了一些额外的奖励。阿静将衣衫与用具仔细地藏好,理了理容装向室内走去,房门还没完全推开,她就闻到一股子血腥味。阿静不由得立刻脸色大变,冲进房内,看到王灵已经昏迷在了榻上,下身是一片血迹斑斑,她一声惊叫,冲上前去,喊道:“娘娘,娘娘,你醒醒。”连唤了几声后,王灵仍然毫无反应,阿静不由得心惊肉跳,忙跑出院子求救。

可这个时节,宫里的人都为册立太子的事情忙碌着呢,又有谁会有时间搭理她呢。阿静一路从掖庭求告到增成殿,才终于得了李美人的点头许可,派了随侍增成殿的太医去掖庭探视。

“张太医,您快点。我出来好一阵了,我们娘娘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阿静焦急地催促着张太医。张太医应声加快了脚步。二人一路小跑进了王灵所住的院子,却听到了一阵虚弱的婴儿哭泣声,阿静心头一惊,再也顾不得太医,只身闯入房内,却见王灵面色苍白地靠在墙边,手中抱着孩子,下身的裙摆撕去了大半,拿去包裹新生的孩子。

“娘娘。”阿静见此情形忙跑到王灵身边,喊道。

“……阿静?”王灵的神智已经不大清醒了,她听到这一声呼喊,悠悠转醒过来,“你回来了?孩子……”

“是,是。”阿静忙接过孩子,随后她对外大喊道,“张太医,张太医,你快来。快来救人呐。”

不必她呼喊,张太医已经入了室内,他见到这一室鲜血也是一惊,上前为王灵把脉后,面色更是不好。见太医这个神情,王灵哑哑一笑,说道:“张太医,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必劳你多费心了。你还是帮我看看二皇子吧。他是否身体康健?”

张太医叹了口气,将阿静怀中的孩子仔仔细细检查了一番,转过头,说道:“娘娘放心。二皇子虽是早产,身体底子却好,好好照料,自然无病无痛。”

“好,好。”王灵不住点头,说道,“张太医,你出去吧。我有话,要嘱咐我这侍女。”

张太医退开后,王灵无限留恋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对阿静说道:“阿静,这是个皇子,大汉的二皇子。”

阿静眼中已是泪水不止,她抽泣道:“是,奴婢一定好好照顾二皇子。”

“保他无病无痛,保他顺利长大成人,然后告诉他,他娘是怎么死的。”王灵一点也不似个将死之人,从头到尾,神智清醒,语速平稳,一一交代着自己的后事,“若陛下召见你。告诉陛下,请他把二皇子交给李美人照顾。”

……

完成了全部的大典后,卫子夫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椒房殿,中长秋崔依依疾步走到她身边,附耳说道:“娘娘,掖庭那位生了,是个皇子。”

卫子夫心头一凛,低声问道:“孩子现在呢?”

“在增成殿。”崔依依说道。

“怎么会去了增成殿?”卫子夫皱眉道。

“是大长秋派人做的。”崔依依低声道,“说是陛下早有吩咐,原本伺候庶人王氏的阿静也调到了增成殿,今后就专门负责照顾二皇子。”

“阿静被调走了,那庶人王氏?”卫子夫将沉重的外衣换下,问道。

“庶人王氏,因为生产时候照料不当,失血过多,去了。”崔依依说道。

卫子夫听到这个消息,眉头也不皱一下,只点了点头,说道:“做得好。陛下有说什么?葬礼如何处置?”

“陛下那边至今还没消息呢。”崔依依说道。

“那就按照宫女之例,处置了吧。”卫子夫冷然道。

“是。”

……

增成殿

“听说,你之前去过掖庭?”许久未光临的刘彻,没有理会宫女递上的茶壶和茶杯,在坐定之后的第一句话便直指主题。

“是的,陛下!”对此询问,李茜也十分坦然地承认了。因为她知道,无论卫子夫如何权势滔天,这后宫的一举一动其实都逃不过刘彻的眼睛,一旦有任何事情超出了他所允许的底线,那人必然会受到惩戒,王灵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彻抬起头,仔仔细细地看了看李茜的容颜,忽然开口问道:“李茜,你入宫,有四年了吧。”

“过了这个年节,恰好是四年。”李茜应道,说话间伸手为刘彻斟上一杯茶。

“四年,不算短了。朕以为你把握到了在后宫中生存的诀窍。”刘彻说道,“知足者常乐。”

李茜放下茶壶的手,脸上装饰起完美无瑕的笑容,然后说道:“陛下谬赞了。”

“李美人,你知道吗?天下美貌的女子很多,而朕是天下之主。”刘彻黝黑的眸子直直地盯着李茜,说道,“所以只要朕愿意,就会有一批又一批美女被不断地送入宫中,就像你和掖庭那位当年一样。”

李茜放在长袖中的双手不觉握紧,面上却还是很柔顺地低着头,聆听着教诲。

“可是,在这么多人中,懂得生存之道的人,却是千里无一。”刘彻淡淡地说道,“朕也是后宫之子出身,知道一个平民女子要在宫中生存,很难。在朕的后宫中生存,更是难上加难。”

“而你,一直做得很好。好到让朕觉得,如果不是先有卫皇后,让你坐中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李茜听到这一句,瞳孔不觉大张,极力维持着的平静面具险些破碎。

“既然将皇子交给你抚养,是王庶人的遗愿。朕就依她所愿。这个皇子,朕交给你,只希望你不要辜负了王庶人,也不要辜负了朕。”刘彻淡淡地说道。

“臣妾谢陛下信任。”李茜试图行礼,却被刘彻所阻。刘彻意味深长地看了她的腹部一眼,说道:“你有身子,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闪婚老公太凶猛 快穿:碎片恋人攻略手册 都市古仙医 混沌狂尊 爱情逃兵 红牌弃妇带球跑 浅曈女帝 霄渊剑 眸中万象:灵魂的隐秘侧写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什么!那个养猪的又跨界了? 堡垒求生:我觉醒世界树屋 崛起之异能传奇黑科技暴富 娇软雌主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 弃妃竟是王炸:偏执王爷傻眼倒追 独醉天涯 鬼吹灯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机械工程师修真 强爱之独占娇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大宋必须浪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谁主噬心 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大明锦官梦 乱世猛卒 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 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大夏第一神捕 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长安烬长月烬明 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 玄桢记 钢轨上的家族 
何处金屋可藏娇 那那 - 何处金屋可藏娇txt下载 - 何处金屋可藏娇最新章节 - 何处金屋可藏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