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奋斗在红楼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澳洲风云1876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88章 万税,万税,万万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山西被大同贼子给占了,

洪承畴的平西大军败了,

就连洪承畴本人就逃跑去河南了。

美其名曰为圣上分忧解决河南流寇之患,那河南的流寇怎么来的?

而且河南有成国公朱纯臣的十几万大军在,用得着你那两万人入河南去平流寇?

崇祯气的是眼前一黑,浑身都在发抖!

只感觉这大殿里是寒风呼啸,冻得他骨髓都要被凝固了。

这大明到底是怎么了?

为什么自己挑选的臣子总是这样让自己失望?

为什么自己就是打不赢张好古那个活曹操?

难道是自己错了?

不可能!

我可是太祖洪武皇帝的血裔,是大明的皇帝,从小饱读圣贤诗书,少时就聪慧无比,长大了更是被不知道多少大儒包围着。

他朱由校呢?

一个只知道去玩什么奇技淫巧的昏庸之人,最后竟然是他成了皇帝!

朱由校能治理好大明吗?

什么中兴之帝,什么纳仁大可汗,他要是真的那么厉害,怎么会养出来张好古这个活曹操!

朱由检恼怒着,再看看满殿群臣,此时这满堂朱紫的文武大臣们,这些衣冠禽兽正气凌然的东林君子们,正在毫无形象的对着敌党破口大骂。

一个个吹胡子瞪眼,殿内是吐沫星子横飞,这个骂那个阉党,那个说这个贪污朝廷军饷,还有说这个拖延后勤,那个是贼子内应的。

看着这大明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的景象,朱由检一开始还觉得是满殿群臣都在为了大明社稷而忧虑,都是一些忠直良臣,现在再看来,朱由检只觉得他们吵闹。

满堂大丈夫,竟无一人能有治国安邦之言!

“哎...”

深深的叹了口气,朱由检算是对这些人死心了。

一旁的司礼监禀笔王承恩连忙上前:“皇爷,您可要保重龙体啊。”

“朕乏了,莫要管他们了,扶朕回去。”朱由检声音有些沙哑。

王承恩也顾不得其他,连忙扶起朱由检,几个小太监跟在后面,拥簇着他们的崇祯皇帝离开,而这时,满殿群臣还吵得厉害,无一人发现他们如此努力表演想要取悦的对象,早就走了。

直到一个小太监匆匆回来传话说皇爷病了,命群臣散朝,并让内阁抓紧给出一个收复西北,应对辽东的法子来,这时群臣才面面相觑。

朱由检病了,真的病了。

倒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纯粹就是心病。

朱由检这一病,内阁大学士们就难受了,温体仁、施凤来、杨嗣昌三人皱着眉头,如今大明的局势实在是不好啊。

西北的甘陕已经失陷,山西又被史可法给打下了下来,如今史可法的兵锋可以说直指直隶了。

而山东还有周遇吉牵制着朱纯臣的大军,朝廷布置在直隶的兵马眼下相当一部分都要调到西边去进行防御,甚至这都不一定够!

温体仁皱着眉,看着内阁里那还是前朝张好古执政时期留下的舆图和沙盘,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处置,只能是皱着眉装深沉了。

施凤来也是不知道如今该如何是好,抚须眯眼,也是不发一言。

其实倒不是这两人真的什么也不懂,相反,他们虽然不是精通军略但起码也粗懂一些,但正是因为懂一点,才知道如今大明直隶的局势多么危险。

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愈发不敢说话,生怕自己的布置一不小心就成了导致大明京师沦陷的罪人。

杨嗣昌也是无奈,他看向温体仁和施凤来:“要不,从南边调兵?”

“南边调兵?调兵进来那些人可就不太好控制了啊。”施凤来皱眉说道。

他可是知道崇祯朝这些卫所兵的德性。

温体仁则是叹了口气:“唉,施阁老,如果不从南边调兵,直隶可就难保了。”

施凤来点了点头,表情似是无奈又似是欣喜:“那,就从湖广、江浙、两广、川贵调兵北上吧。”

杨嗣昌又说道:“嗯,湖广、江浙为第一批,先调十万兵将进京。”

温体仁摇了摇头:“十万不够,应付不来如今的局势,先调二十万吧。”

施凤来深深的看了温体仁一眼,二十万兵!

这可是要把湖广和江浙给掏空了啊。

杨嗣昌沉吟着:“也行。”

显然,温体仁看的很明白,大明朝廷存在,京师之地不失,他们才是尊贵的阁老,才能保全家卷和土地,他们的权势是不能有失的。

如今一切的重心都是保住直隶。

只要直隶还在,只要河南不失,南边和朝廷还能联系的上,失去陕西山西,失去山东影响真的不大。

左右不过三四个省,大明南北两京一十三省,其实精华都在中原和东南,例如河南、湖广、南直隶、浙江。

山东也是精华之地,但丢掉一个,并不会造成大明的局势崩盘。

如今只要能保住直隶,南国的兵马源源不断抵达北方,朝廷就能积蓄实力,等待反攻。

甚至说句大逆不道的,他们可都是南人啊,北方打烂了管他们南国什么事?

万一真的局势危机,大同贼子打到京师了,让陛下跑到南直隶不就行了?

那应天府可是大明的南都,也是京师嘛。

本着各自那不能说的想法,三人找来了兵部尚书刘鸿训,向他叙说了三人的想法。

然而刘鸿训眉头一皱,当即否决:“不成!”

“湖广、江浙兵马入京极容易尾大不掉,那些兵马若是在直隶撒起野来几位考虑过影响没有?莫忘了,朝廷如今可没多少钱粮了,二十万大军入直隶,吃喝拉撒如何解决?”

“更何况若是这些人里有人一鼓动,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趁机闹事,二十万大军再反了...”

温体仁有些不高兴了:“如今不调南国兵马北上,眼下这危局该如何解决?”

“史可法的十万贼军已经在山西,兵锋直指直隶;周遇吉也带着七八万虎狼在山东,与成国公大军对峙;北边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骑兵数次袭扰边关,显然是在牵制朝廷兵马;直隶已经被三面包围,及及可危了!”

刘鸿训叹了口气:“温阁老,这些我都明白,可朝廷没钱再养活二十万大军了啊。”

杨嗣昌忽然说道:“加税,还能加税,再养活个三五十万大军,应当不是问题,只要尽快解决直隶的危机,到时候再免了赋税即可,如今朝廷有难,百姓多辛苦辛苦也是应该的。”

三人很清楚,刘鸿训是兵部尚书,三人的办法哪怕得到朱由检同意,皇帝下了中旨,内阁附印盖章,但兵部不同意依旧可以拒诏。

他们可不是张好古执政时期那高效运转的强势内阁,刘鸿训是无法抵抗张好古,但抗住他们的压力还真不难。

刘鸿训沉默着,忽然说道:“调二十万大军可以,但不能只从湖广和江浙调,不然这些地方的兵将抱团,朝廷难以掌控指挥,而且如果其将领日生骄横,难免尾大不掉。”

“朝廷需从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四川、两广各调兵马入京,这样既不会让他们拧成一团,方便朝廷掌控,也不会让南方各省没有兵马使用。”

温体仁笑了:“刘部堂此言,老成谋国,可行。”

施凤来和杨嗣昌也是点头:“嗯,可行。”

刘鸿训也是看开了,既然这三人想要调南方兵马入场,他也必须要有一直可用的力量来使用,那就广从南方选兵,他堂堂兵部尚书,总能收揽一批军将来用。

四人联名给朱由检上了折子后,朱由检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见四人,而是拿着折子在寝宫陷入了沉思。

温体仁、施凤来、杨嗣昌、刘鸿训在殿外候着,静等着朱由检的召见。

四人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听到小太监说话:“几位阁老,皇爷召见。”

进入寝宫,四人躬身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然而,这一躬身,四人本以为能听到朱由检很快的说“诸卿免礼”,结果四人又是躬着身子,听不到朱由检的一言一语。

寝宫内,只有朱由检默默翻着折子的书页声和四人有些难受的呼吸声。

终于,朱由检开口了,声音有些嘶哑:“诸位阁老,免礼,赐座。”

四人这才直起身子长舒了口气,躬身大半天,他们这腰可是难受的很啊。

而这一下,四人也是又一次体验到了朱由检的喜怒无常,反复无度,对天威难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位崇祯皇帝,也许真的对儒学爱慕到了极点,喜欢到了极点,对他们这些大臣也是掏心掏肺,但他可不是什么蠢人啊。

坐在软凳上,经历了刚才那一出,四人也不敢坐的太结实,只是屁股稍稍挨着凳子,生怕一会儿反应不及。

朱由检沉声问道:“如今,必须要从南国调兵了。”

杨嗣昌说道:“陛下,如今直隶的局势,比较土木堡之战后的直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杨嗣昌说的还是很有水准的,是比土木堡之后的直隶,这意思就是皇帝陛下您可不是英宗那个蠢货,您是力挽狂澜的代宗啊。

朱由检微微皱眉:“局势危机,朕是知道的,但危险到了这个地步,杨卿莫不是危言耸听?”

杨嗣昌连忙说道:“陛下,请听臣一一述来。”

“如今大同贼子看似兵分两路,实际上是三面包围。”

“西边有史可法的甘陕兵马兵进山西,东有周遇吉的山东兵马,而北面,蓟镇边关已经有军报送达,漠南的蒙古诸部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如此,看似大同贼子是只动了西北一路,但成国公大军被牵制在河南山东一线,史可法又逼近直隶,逼得朝廷不得不调兵西防,如此直隶必然空虚!”

“而此时若是北边的漠南蒙古各部南下,蓟镇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到时候难免重演瓦剌围城,而那个时候,朝廷可无山东的备倭兵可调了。”

“而且陛下,辽东可还有着数万虎狼呢,这柄尖刀,可一直抵在朝廷的咽喉之上啊。”

听着杨嗣昌的叙说,朱由检也是深感局势危机,但他表现的很沉着:“从南国调兵,何人统率?”

刘鸿训出列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从南国各省分别调兵入京,各省兵马入京,基层军将随行,入京后直接充入京营,由朝廷兵部统辖,另选大将统率。”

刘鸿训的意思就是彷效嘉靖时调南军入京,由朝廷管辖,北人掌管,组建新的京营兵马。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问道:“如今朝廷可还有钱粮供给?”

施凤来说道:“陛下,臣等的意思是,加税!”

“加税!”朱由检又皱眉了。

哪个太平盛世的王朝会不断加税啊?

朱由校的时候朝廷可是不断减税乃至免赋,到了他这,要不断加税,这名声可就彻底坏了啊。

“先帝时,朝廷屡屡减免赋税,轻徭薄赋,遇到大灾甚至免税数年,百姓交口称赞,曰仁。”

“为何到了朕这,就要不断加税?百姓岂能不怨声载道,说朕暴戾?”

朱由检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杨嗣昌愣了愣,随即说道:“陛下,前朝之所以动辄减免赋税,实际上都是贼子搞出来遮人眼目的玩意罢了,说是免税,但免得都是那些本就不值钱和收不上来的赋税,真正的赋税,前朝一直收着,而且收税甚重!”

“前朝能不断减免赋税,粮草充足,是前朝托天时之利,无本朝这么多天灾。”

“天灾非人力所能阻,前朝时便言什么冰河期,天灾频现,天启七年、天启八年、天启九年...屡有大灾,足可见一斑。”

“而到了本朝,这个冰河期愈演愈烈,此非陛下之过,乃是天灾如此,天灾不断,百姓受苦,朝廷不断救灾,粮草自然缺乏。”

听了这番话,朱由检心里好受多了。

是啊,天灾又不是因为我这个皇帝的缘故才出现的,前朝时期天灾就不断啊。

例如那河南的大洪涝,他那先帝哥哥都亲自跳进去挡洪峰了。

这小冰河期是前朝就有的,和他无关,他顶多是受到了牵连。

温体仁又出列:“陛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有劫难,以为历练。陛下御极以来,仁德广布,天下臣服。如今虽有天灾,但非人力所能阻;而人祸,则是贼子有心挑拨。”

“此等天灾人祸,正是上天给陛下的警兆和历练,实为告知陛下大明有妖孽出,污染天下。只待陛下力挽狂澜,拨乱反正,涤荡奸贼,重理朝纲,天下必然恢复太平,大明四海必定安定。”

朱由检听了又是不断点头,是啊,天灾是示警,人祸是磨练,这都是老天爷警醒他,大明朝出妖孽了,要亡国了。

那妖孽是谁,还用说吗?

肯定是辽东的活曹操张好古啊!

如果他不是妖孽,那大明哪来的妖孽?

总不可能是崇祯朝这满朝的东林君子,忠直良臣吧?

总不可能是大明的勋贵武将,士绅良民吧?

一定是张好古!

就是那个活曹操,先是蛊惑了先帝哥哥,弄什么新政新法破坏了祖制,这才惹得天怒人怨,如今天灾不断,张好古又闹出人祸,这都与我无关啊,我朱由检只是被老天推到了这个位置,来拨乱反正的!

没错,我,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天命之子,为苍天所钟,拨乱反正!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情也好多了,他看向四人:“若是加税,百姓又要受苦了啊。”

可不是么,如今大明天灾不断,各地流民频频,又有士绅勋贵欺压百姓,惹得无数人家破人亡,这大明的百姓这几年谁不苦?

一个比一个苦!

这个时候如果再加税,还有几人能活?

温体仁则是说道:“陛下,大明庇护四海,养活万千百姓,这亿万黎民都是陛下的臣子,是托了陛下的洪福才能生活。如今朝廷有难,臣子为陛下分忧是本份。”

“苦一苦百姓,朝廷扛过这一关去,再免税也就是了。”

杨嗣昌更是说道:“陛下,如今朝廷的危急,正是需要天下人一起用心尽力的时候,陛下坐镇中级,我等朝臣在朝中调度四方,地方官吏提供粮草,将士前线用命,百姓岂能不尽一份力?”

“苦一苦百姓吧,这个骂名,我来担!”

朱由检眼前一亮,好臣子!

是啊,大明如今的危机,可不是要所有人一起用心用力的去解决?

加加税,收上钱来,朝廷就有办法解决此次危机了啊!

杨嗣昌又说道:“陛下,天下大乱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前朝,若不是前朝出了一个奸臣妖孽,大明也到不了如今这一步。”

“朝廷缺钱缺粮,都是那妖孽奸贼搞出来的,户部亿万金银凭空消失,大明银行的库存金银失踪,大明宝钞沦为废纸,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妖孽霍乱天下的明证!”

“陛下,不能犹豫了,如果朝廷不能果断处置,扫荡妖孽,大明社稷必然崩坏,天下黎庶都要遭殃啊!”

施凤来勐地瞪大眼睛,杨嗣昌你这个混账玩意!

不懂为尊者讳,直言先帝有失也就算了,你干嘛闲着没事提户部那十几亿金银失踪?

你是不是觉得户部这个差事好当?!

自己站出来显得磊落还要踩我一脚?

朱由检阴沉着脸,终于说道:“如此,那边调南方诸省兵马入京填充京营,另征平贼饷,以供大军使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艳海风波 花都太子 很纯很暧昧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应如妖似魔 
最近更新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娇小玲珑的芈瑶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