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首页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81章 气抖冷的崇祯,就是要亡国了,东林君子们也要党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今天下疲敝,百姓流离失所,繁华景象恍若昙花,朝廷尽失民心,若皇帝无治国理政只能,可彷效先贤退位让贤,以免苍生涂炭...”

看着张好古专门从辽东送来的折子,朱由检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直接是铁青着脸,拿折子的手都在发抖。

“这个,这个活曹操,他终于露出他的野心来了!”

“他写这个折子是给谁看的?”

“谁让天下百姓流离失所?谁又让大明盛世急转直下?”

“这老天不下雨不刮风,难道都是朕的错了?!”

“这个活曹操,他是觊觎朕这大明天下,他是想篡位啊!”

“朕绝对不给他这个机会,朕的大军呢?朕的大军怎么样了?!”

朱由检气的浑身发抖,只感觉这大热天的手脚冰凉,这世道到底怎么了?

“陛下,成国公目前正在河南屯驻,震慑山东贼寇...”温体仁慢吞吞的说道。

嗯,好一点的说法叫屯驻河南震慑山东,难听一点直白一点就是被打的已经退到河南舔舐伤口,一时半会动弹不了了!

显然这种语言的艺术朱由检如今也是熟悉了,毕竟都是儒家官员,春秋笔法怎么来的谁还不清楚了。

可温体仁这话,朱由检是绝对不可能满意的。

“朕给了成国公二十万大军,给了他那么多钱粮军械,要的是他把山东给朕夺回来,要的是他把山东贼寇给荡平!”

“如今他屯驻河南算怎么回事?他屯驻河南了,山东该怎么办?让朕把祖宗的土地拱手让给那个活曹操吗?”

发飙的朱由检无疑是恐怖的,温体仁、杨嗣昌、施凤来这几个大学士纷纷跪在地上,吓得满头冷汗。

好歹是当了几年皇帝的人,朱由检如今已经有了几分皇帝的威势,加上如今不是天启朝,东林党派也不是大同党,他们是依附于皇帝的附属生物,皇帝不支持,这些儒家官员就什么也不是。

因此面对刚愎自用又多疑的朱由检,这些大学士虽然能湖弄就湖弄,可一旦朱由检发了火,他们也只能战战兢兢的等待那喜怒无常的天威降临。

什么叫天威难测,说白了就是朱由检这种生性多疑又反复无度的人属于狗脸,说翻就翻说好就好,这就是喜怒无常,这就叫天威难测。

但可惜的是同样生性多疑,朱由检却没学到他祖宗嘉靖的几分功力,嘉靖生性多疑却能牢牢把控朝政,把那些自诩人上人的大学士和各部尚书们玩的团团转,嘉靖就是那个遛狗的人。

而朱由检不行,朱由检能力不够,又生性多疑,那他反复无度之下只能是满地鸡毛,更何况朱由检的心思如今是个人就能琢磨透,所以朱由检根本玩不转所有大臣。

但越是这样,朱由检却是死死握着大权,他非常固执的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握朝政,但面对下面人的蒙骗,他大多数时候又被牵着鼻子走。

如今的崇祯朝的朝堂风云那是真的波云诡秘,谁也不知道明天到来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哪天皇帝就看自己不顺眼派遣缇骑来抄家。

如今这种局势下,内阁大学士也好,六部尚书也好,没一个轻松的,所有人都是如履薄冰,谁也不知道惊喜和意外谁先会到,因此一个个说话都是留着七分,要么祸水东引,要么含湖不清,就是不想留下口实留下给人攻讦的把柄。

堂堂大明的内阁和六部,大明的中枢,如今成了这样一滩浑水,也足以说明朱由检在某些方面的优秀了。

钱谦益是已经乞骸骨了,以内阁首辅致仕也已经抵达人臣的巅峰,他可以安然回老家去安度晚年潇洒度日了。

孙承宗是身体不好,如今正在病假之中,加上朱由检对孙承宗并没有全部信任,加上孙承宗很多意见和自身相反,所以朱由检也乐得孙承宗休息,然后把他的差事交给自己的亲信大臣们。

例如勋贵朱纯臣、朱国弼,例如内阁大学士温体仁、杨嗣昌、施凤来...

这些都是自己一手简拔委以重任的亲信啊,说起来都是自己的心腹,是可以掏心窝子的。但朱由检万万没想到,这些亲信大臣那是一个个真的对自己掏心掏肺,办事之前一个个全都是说的胸有成竹,可做起事来却是惨不忍睹。

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这几位大学士,朱由检叹了口气,他思来想去,感觉这些大学士还都是值得相信的,应该是他们担着的差事太多了,得想办法提拔些新人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朱由检忽然感觉轻松了些,是啊,这些大学士办事不利,那自己再招一批新人不就行了?

然而想完文臣这边,再想想勋贵,朱由检又是忍不住头疼,如今这些勋贵,还有多少能值得相信的?

见皇帝又是忍不住叹气,温体仁连忙上前:“臣等办事不利,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啊。”

朱由检听了这话心里一暖:“说起来,这军事方面的事,又怎么怪得了诸位爱卿呢。说到底,还是军队不振作啊。”

说着,朱由检很是不解的问道:“诸位爱卿,能否回答朕一个问题。为何前朝时我大明王师南征北战横扫八荒,可到了朕这里,平不了山东的大同贼寇也就算了,为何连甘陕的流民造反都镇压不了?”

温体仁、施凤来、杨嗣昌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难道说都怪皇帝你乱来把军队的战斗力给搞崩了?

但凡还有一点点情商,但凡还有一点点求生欲,温体仁等人就说不出这个话来,更何况军队方面的事他们这些文臣本来就不适合掺和,朱由检也不是很喜欢文臣掺和军事,因此三人七嘴八舌说了一堆宽慰朱由检的话,但实际性的东西是一个没提。

朱由检见此更是心累了,挥挥手让这些大学士们离开后,朱由检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还是得找专业人士来询问。

于是朱由检请来了告病在家的孙承宗,还有内阁大学士刘鸿训,希望二人能给自己一些建议。

朱由检看着憔悴的孙承宗有些愧疚:“孙师傅啊,朕也不想在这个时候麻烦你,可是如今,大明已经及及可危了。那活曹操在甘陕、山东和朝廷两面作战,朝廷如今节节败退,朕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孙承宗虽然病的不清,但脑子却是无比的清醒:“陛下,如今朝廷之败,不仅仅在于军队,更在于主将。”

“主将无威望,将校不知兵,军队毫无战心...并非一日之功啊。”

听了孙承宗的话,朱由检有些脸红,如今军队废成这个样子,他这个当皇帝的似乎功不可没啊。

“孙师傅,朕也知道军队的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可如今地方情况危急,总是要有个章程才是。”朱由检非常诚恳的说道。

孙承宗见朱由检这么诚恳,也是给朱由检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例如为军队提供足够的犒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例如钱粮一定要给及时给足量,让将士安心;还有任用前朝那些经验丰富的将领,重振军队的声威等等。

这些方案有些是朱由检现在就能办的,例如选拔一批新的将领,也有一些是朱由检没法办的,例如犒赏和钱粮...

大明朝廷现在穷啊,但凡能用钱解决的事,大明朝廷是什么也解决不了。

既然不能用钱解决问题,朱由检也就把目光转移到了人上,既然孙师傅说选拔一些可堪大用的人才,朱由检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大明还有那些可堪一用的人才?

见朱由检陷入了深思,孙承宗心里也是叹了口气,平心而论,他不清楚皇帝做得多措吗?

可说破大天,朱由检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啊,他是大明的老人了,为了大明效力了一辈子,临了难道还要当一回儿臣坐视大明亡了吗?

孙承宗不愿意如此,他是传统的儒家官员,精通军事是一回事,但儒家官员骨子里的那些东西却是不变的,他不会做贰臣,他侍奉朝廷要有始有终,朝廷对他恩重如山,作为传统科举取士的官员,作为一个生于嘉靖,历经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四朝,三朝从官的老人,哪怕是搭上这条命,他也要保全名声...

朱由检没想到孙承宗如今已经打算拼上自己那条老命也要守护这大明朝廷了,他还在想着如今大明地方也好,中枢也好,究竟还有多少可用能用之人。

作为皇帝,朱由检虽然说被朝臣们蒙蔽了很多事情,但人事上的东西,朱由检都是清楚的,可最近朝廷也没出什么人才啊。

王承恩小声说了句:“皇爷,孙次辅也许心里有数了呢。”

朱由检见了眼孙承宗,孙承宗则是指了指刘鸿训,朱由检了然了:“刘爱卿,你是兵部尚书,给朕说一说,朝廷还有那些可堪一用的人才。”

刘鸿训当即说道:“回陛下,大明富有四海,广纳百川,天下人才尽在陛下彀中。”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先夸一夸朱由检,也好引出下面的人来。

刘鸿训也很清楚,如今大明这个情况,再指望东林党自己内部各派系和地方各派系争来争去,那大明就真的要亡了。

所以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良将,需要一批忠于朝廷,熟悉军事的良将,哪怕有人攻讦说这些人里有人勾结大同贼党。

朱由检对刘鸿训的话也是很满意,示意刘鸿训继续说。

刘鸿训则是非常贴心的给出了一批名单,包括孙传庭,熊廷弼,洪承畴等人,他们的履历,年龄,有什么特点等等,这些人或是武将,或是文臣,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精通军略,都可以经略地方。

有了这批名单,朱由检心里总算是松快了不少。

翌日上朝时,朱由检主动提起了此事,想再听听朝臣们的意见。

可朱由检没想到的是,让这些大臣们出个法子好抵挡大同贼子,这些个大臣一个个装聋作哑,但如今自己给出名单来了,这些大臣又不乐意了!

这个说孙传庭就是大同贼党,不可重用。

那个说熊廷弼是张贼的潜邸旧臣,绝对是其埋伏下的臣子。

这个说万万不可效彷新军,如今天下支撑不起再出现一个大同贼子了。

那个说朝廷不能恢复旧制,否则他们崇祯朝那不就是个笑话了吗?

这些人七嘴八舌,你一眼我一语,着实让朱由检头大,但这些人说的话偏偏有那么几分道理。

是啊,天启朝的制度是绝对不能恢复的,自己当初是以恢复祖制重整天下的名义取缔新政新法的,如今要恢复前朝制度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那不是说自己这几年都是白费功夫的瞎干吗?

那天下人会怎么想?

那些百姓士绅会不会觉得如今大明北边不下雨,南边发洪水等等这些天灾都是因为自己引起来的?

所以新政新法是绝对不能恢复的,哪怕仅仅是军队方面也是如此。

更何况新政新法是连成一串的,单拿军队来说,无论是军功田还是军饷制度等等,都不仅仅涉及军队,还有地方和财政等等,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朱由检不想干。

而大臣们其余的话,关于孙传庭和熊廷弼有可能是张好古埋下的暗子,这些人都在张好古麾下共事过不可信之类的,朱由检则是半信半疑。

说起在张好古麾下共事,这满朝大臣谁不是如此?

当年张好古宰执天下,按照这个说法那满天下都是大同贼党了,他还能在这当皇帝?

但如果说不信吧,一想想那些临阵反叛的军将,朱由检又不得不怀疑张好古是不是下了一盘大棋。

最后朱由检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按住孙传庭和熊廷弼,大明人才多,不差这两个,经略甘陕的事,先让洪承畴去吧。

定下来后,朱由检立刻给洪承畴加兵部尚书衔,委任其为三边总督,总揽甘陕军政,负责清缴甘陕的流民起义。

随后刘鸿训又提出来一个问题:那银子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沉默了,朱由检也是哑然了。

之前大臣们互相攻讦,泼妇骂街式的进行党争,朱由检是选择性的听一半忽视一半。

可到了钱粮上,朱由检没法忽视了,同时他自认为也是懂军事的,对孙承宗提出来的一系列建议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选择一批强有力的懂军事的官员就可以了,毕竟有能力的大臣可以自己搞钱补贴军队,想什么让朝廷重金犒赏大军,有什么及时给足钱粮,还有什么军功田之类的东西,那就太不符合大明,也太不符合朝廷现状了。

这些东西,不都是大同社那些逆贼才搞的吗?

他们弄这些东西不就是蛊惑利诱吗?

军队效忠朝廷乃是天经地义,他们不应该自带装备干粮为了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好彰显自己的忠勇吗?怎么能跟朝廷谈钱呢?

一个个臭丘八境界真低!

太俗了!

身为大明皇帝兼儒家正统传人的朱由检对丘八大爷们专注于银钱,而毫无对朝廷效死的态度非常不满。

但朱由检也知道如今朝廷正是用这些丘八大爷的时候,哪怕不满也要等到以后再说。

所以目前身为大明皇帝的朱由检还是要考虑钱粮问题,哪怕再不想提,哪怕再想无视,都不得不重视这个严重影响了朝廷运转的缺钱问题。

如今崇祯朝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没钱,正是因为没钱才不能调动更多的大军平叛,正是因为没钱才无力赈济灾民,正是因为没钱朝做事才束手束脚...

没钱是大问题,崇祯朝不是天启朝,没有一年几千万两银子的岁入,崇祯朝一年只有三五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如今全部花出去还不够,还要拆东墙补西墙。

实际上从崇祯三年开始,朝廷就已经入不敷出每年都是寅吃卯粮,朝廷的国库里是没有钱的,每年朱由检要从内帤里补贴很大一笔银子出去。

所以思来想去,朱由检决定开源节流一起来,并号召大家进行节流,最大的节流方案就是为了节约开支,朝廷将把每年给勋贵王公的银子都停了,大臣们也是不发俸禄了,

这个节流方案着实惊呆了大明的百官和勋贵,他们怨声载道,一个个确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在暗里暗戳戳说两句,同时心里想:这崇祯朝是真的不如天启朝了。

遥想天启朝时大明多富裕啊,朝廷啥时候短缺过百官俸禄?

俸禄,养廉银,夏冬双季补贴,逢年过节的福利,可以说除了不让贪腐以外,没啥不好的。

但如果让勋贵和百官选,那他们还是会选崇祯朝,因为崇祯朝虽然俸禄少,但大家挣得多啊。

虽然这么说着,但大家还是在哭穷,向朱由检说各自的不容易,勋贵好歹有御赐的庄子有各自的商队可以赚钱,没了朝廷的赏赐依旧活得滋润;可大臣们穷啊,一个个除了家里那几万十几万亩良田,除了那些铺子商队,除了那银窖里的银子...

大臣们还有啥?

大臣们还剩下啥?

这么多正人君子,朝廷不给俸禄,这不是逼着大家伙摘掉面具吗?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艳海风波 无限之信仰诸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奉打更人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很纯很暧昧 绿茶美人在恋综杀疯了 网游之修罗传说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带着战神回明末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txt下载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