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将军好凶猛 谍网 抗战之烽火 红色帝国1924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3章 中兴四将,朕集齐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啪!”又一声鞭响……

赵吉扬起马鞭,再一次抽打在西夏濮王李仁仲的尸体上,怒骂道:

“历史车轮滚滚,谁能阻止统一?”

“你却螳臂当车,宁死也不降宋!”

“李仁仲,你妄想阻止朕率大军一统华夏,此罪恶极,该挨此鞭。”

赵吉官家的言行,让在场的郓王赵楷、康王赵构、枢密使宗泽、熙河经略使姚古等人,看得热血沸腾,心中都对赵官家敬佩不已。

在一旁,那位秉笔直书的起居郞,原本认为赵官家对宁死不降的敌军主帅李仁仲鞭尸的这种行为,是违仁君之名的。

可是,当他看到赵官家对李仁仲鞭尸了两次,每一次都能讲出深明大义的道理来,他反而觉得赵官家对李仁仲的鞭尸,没有什么不对,反而应该再狠些鞭打,才解恨呢!

起居郞被赵官家的霸气所震慑,令他拿炭笔的右手,不住地颤抖着,使他写在纸板上的字,都有些歪歪扭扭了。

他并不太在意自己因为心情激动,而写下的这些比平时差远了的字迹。

反正等有空闲时,他还要将这些写在便携纸板上的赵官家言行记录,重新用毛笔誊抄在《天子起居注》上。

此时,这位起居郞的心情,兴奋无比。

他有幸能记录下赵官家御驾亲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马踏敌西京城、对敌主帅濮王的鞭尸等一系列壮举,他感觉自己骑着小毛驴跟在赵官家身后一路西征,哪怕是屁~股和两条大腿都磨破了,现在还隐隐作痛,付出的这些都是值得的。

他情激动,双手颤抖,在抖动的纸板上,用炭笔记录着赵官家方才的言行:

【官家在夏国西京东城扬鞭,对夏濮王李仁仲二次鞭尸,怒斥其罪:

“历史车轮滚滚,谁能阻止统一?”

“你却螳臂当车,宁死也不降宋!”

“李仁仲,你妄想阻止朕率大军一统华夏,此罪恶极,该挨此鞭。”】

这位起居郞亲笔记录下赵官家这几句足可名留青史的豪言壮语,他的心情澎湃不已,久久不能平复。

赵吉问向韩世忠留下来的那名小校道:

“李仁仲自刎前,有何遗言?”

小校急忙如实启奏道:

“李仁仲自刎前,曾言:

‘孤恳请赵官家,念在我大夏国的陪都——西京城,在百余年前,亦是大宋的灵州城,宋军攻入此城后,请善待城内百姓,恳求千万不要屠城!’

最后,李仁仲以剑架颈,仰头望天,高喊出:

‘西京失守,孤之罪乎?!’

‘悠悠苍天,何薄于孤?!’

然后,韩将军和吾等兵将,想冲上前夺下李仁仲手中的宝剑已晚,他却毅然决然地挥剑自刎,血溅城头了!”

赵官家身旁不远的起居郞,竖起双耳认真地一边听着,一边奋笔疾书地记录着。这可是第一手史料,他感觉自己跟着赵官家御驾亲征,真的没有白来,这种李仁仲的自尽堪比项羽自刎,自己记录下来,后世修史时,都得从自己写的《天子起居注》里面引用。

赵吉他听完这名小校的转述李仁仲的遗言,也不得不佩服李仁仲确实是西夏国的一个大忠臣。

可是,西夏国现在是大宋的敌国,敌国的忠臣越多,那对于朕的大宋就越不利。

“呵呵……”赵吉听完这名小校的转述李仁仲的遗言后,故意嗤笑一声,用马鞭指李仁仲尸体,高声斥责道:

“李仁仲,你妄言:悠悠苍天,何薄于你?”

“朕告诉你原因:乃是,朕得天助,而你们夏国却失助;故此你是阻拦不了朕御驾亲征一统西夏的!”

“啪!”赵吉说完,扬鞭抽下,打在李仁仲冰冷的尸体上。

赵楷、赵构、宗泽、姚古、皇城司亲从官家、以及引路的那名小名,皆不住点头,赞同赵官家所言甚是在理。

那名起居郞,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如实记下了赵官家的言行,并由衷地写下了赞辞:

“赵官家真天子也!得苍天相助,将一统西夏!”

……

赵吉仔细打量着李仁仲的遗容,那独眼中透出的坚毅与不屈,让赵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意。

他提着马鞭,一指李仁仲的尸体,说道:

“李仁仲,你有如此三项大罪,故朕抽你三鞭。”

“朕亦要将你暴尸街头三日,让西京城内百姓看到你的惨死之状,让他们知道抵抗我大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宗泽、姚古等人,皆认为赵官家这样处理甚好,可以震慑西京城内的百姓,让他们屈服于强大的宋军。

赵吉环视左右,又道:

“朕虽痛恨李仁仲死守西京抵抗我大宋正义之师,亦敬其宁死不屈、忠于夏君、以身报夏国。”

“朕决定:将李仁仲暴尸三日后,对其进行厚葬,并赐其谥号为‘大宋夏州忠烈侯’。”

宗泽和姚古,都看出了赵官家的深远用意。

赵官家对李仁仲鞭尸和即将要进行的暴尸街头,皆是为了震慑西夏还想抵抗大宋的军民,让们知道,像李仁仲这种抵抗大宋的行为,就是螳臂当车行为,都是徒劳无功的。

然而,赵官家这位明君雄主惩罚完李仁仲,还要对其进行厚葬,为的不仅是收买西夏军民的人心,更是为了给大宋将士们看的,让他们学习李仁仲这种宁死不降、杀身成仁,忠于自己国家君主的爱国精神。

赵官家赐给李仁仲谥号为‘大宋夏州忠烈侯’,这是宣示西夏国本来就应该是我大宋汉家王朝的一州之地。

在场的众人,无论是郓王赵楷、康王小赵构、枢密使宗泽、熙河经略使姚古,还是那位秉笔直书的起居郞以及皇城司亲从官,皆对赵官家的作法,深表赞同和佩服。

“官家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赵吉对韩世忠留下的那名小校一招手,说道:

“对李仁仲暴尸街头三日之事,由你主办!”

那名小校欣然领旨道:

“末将遵旨,谢主降恩。”

赵吉一挥手,道:“把李仁仲的尸体,抬下城吧!”

小校立即带着手下,遵照赵官家的旨意行事……

……

此时,随着黎明的曙光初现,西平府城上空的炮火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宋军震天的鼓声和嘹亮的号角。

赵吉身披铠甲,手持长剑,威风凛凛地站在高高的东城上,目光如炬,坚定而深邃,眺望西京城内的动向……

一批又一批的报事官,骑着快马来报,各路宋军刚刚取得的捷报:

“报!启奏官家,西京南城遭到我军炮击后,夏敌已经弃城而逃,我军进入南城,追击逃跑之敌……”

“报!西京西城已破,歼敌两千余……”

“我军已经攻入西城,正在向城中推进……”

“报!西城败退之敌,向未遭我军大炮轰击的北城方向而逃……”

“报!从南城败的夏军败将,亦向西京北城方向逃去,我军在后追击,杀敌甚多……”

赵吉听着捷报频传,他站西平府的东城上,眺望着远方。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大宋官军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火药武器后,无论是对以冷兵器为主的夏国或是辽国和金国,那都是降维打击!

原本李仁仲生前制定的万一城破后,夏军坚决进行巷战的计划,也成了泡影。

因为大宋官军攻城时使用了火炮、火枪和手榴弹,这令那些夏军的逃兵败将,根本不敢在西京的街道巷尾,再去抵抗势如破竹的宋军了。

从西京东城、南城、西城败逃下来的夏军,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尽快地逃出如死神般的宋军追击,最好能从未受宋军攻击的北城逃出城外……

败逃的夏军兵将,争先恐后地向北城方向逃跑时,自相践踏而死伤者甚多,跑得慢的人被宋军骑兵追上一刀砍死者也不少……

兵败如山倒。

从西京东城、南城、西城败逃到北城的残兵败将合计有三千来人。

此时,北城的夏军兵将共有三千多人,他们听说濮王李仁仲可能遇难了,再看到城内到处是攻进城的宋军大队人马。

“夏军兵将,速速扔掉武器投降,逃跑者和抵抗者,格杀勿论……”

“杀啊!”

宋军的喊杀声震天……

守卫北城的三千夏军,也被宋军的气势吓得惊慌失措。

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打开了北城的城门,放下吊桥搭在护城河上,与那三城败退下来的三千来名夏军混为一处,相互争抢道路,出城而逃……

逃出北城的夏军后队,已经被数路宋军追赶上了,又一阵砍杀声伴随着夏军兵将的惨叫……

种师道、种师中、郭成、韩世忠、姚平仲、吴阶等将领,看到夏军逃兵,果然中了赵官家制定的“围城必阙”之计后,他们由衷地赞佩赵官家的军事奇才。

他们知道,这些夏军若还坚守北城,那么,虽然攻下北城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一定会给宋军带来一定的伤亡。

而夏军自己打开北城门,自相践踏地从北城逃出去,看似北城外的刘延庆部的营地,频频调出兵马去支持其他三路宋军攻城,实则是赵官家定下的迷惹夏军之计。

而现在,北城外有多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的两万兵马,会对逃出来的夏军又进行一轮阻击战。

除此之外,还有赵官家派去的岳飞和王禀两部人马,做为机动的游骑兵,对侥幸脱逃的夏军,进行二次和三次追击歼灭……

这就相当于让北城的夏军丢弃他们的地利优势,跑出城外,必将腹背受敌……

“冲啊!”

“杀啊!”

数路宋军的先锋军,呐喊着,挥舞着刀枪,追杀着出北城的夏军的后队……

在此次攻城战中,种师中的部下小校张俊,勇冠三军。

他率领本部骑兵百余骑,作为先锋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夏军的后队。

张俊身披重甲,胯下战马嘶鸣,他手持长枪,双眼杀得血红,他身上的铠甲和战马尽染敌军的鲜血。

张俊大喝一声:

“赵官家御驾亲征西北,正是吾等杀敌建功立业之良机。弟兄们,随我张俊奋力杀敌者,赏!退缩者,斩!”

“杀啊!”

“杀啊……”

张俊率领本部骑兵,如同犹如猛虎下山,冲向夏军的后队。

张俊一马当先,挥舞长枪,如同战神下凡,他手中长枪‘崩、拨、压、盖、挑、扎’之处,夏军兵将纷纷倒地,血流成河……

在张俊英勇杀敌的鼓舞下,其部百余骑宋军骑兵,也更加勇英杀敌。

张俊率部,每一次冲锋,让夏军兵将胆寒心惊。

败逃的夏军兵将后队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惨重,被张俊部的骑兵,斩杀者足有八百余人……

略后而至的韩世忠率部,正与为张俊的老将种师中相遇。

韩世忠在马也看到,张俊及其部下骑兵作战,甚是英勇。

韩世忠向种师中问道:“种相公,前方那员虎将,是何人?”

种师中微微一笑,叫着张俊的字,高声道:

“此人乃吾部猛将张伯英是也!”

韩世忠也将张伯英这三个字,牢牢地记在心中。

他观张俊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的样子,颇似自己。

韩世忠因为在东城上,想劝降敌军主帅李仁仲耽误了些时间,故此,他率部晚来了一会。

他高喊一声道:“吾部兵将,随吾冲杀夏敌!”

“杀啊……”

夏军逃出城的前队兵将,本想绕过驻扎在北城外的刘延庆部营寨时,突然,刘延庆和其子刘光世率领大军,从先前安静得看似无人的营寨中杀出……

刘延庆和刘光世这对父子,擅长于招降纳叛,他俩率兵而出,并不是第一时间对夏军发动攻击,反而是让前队数百名宋军兵将,齐声高喊着事先背好的劝降语句:

“夏军兵将听好了,尔等已经将我大宋数路大军,围追堵截至此,尔等已经无退路!”

“尔等速速下马,扔掉兵器,抱头跪于地上,我军定会优待俘虏,保尔等不死!”

“若不速速投降,此地便是尔等葬身之处!”

夏军中有一半新兵,皆是李仁仲在西京城被宋军围困后,急从城内强行抓来的壮丁。

他们本来就无心死战,只是被逼迫无奈不得参军,方才也是被西夏的正规军裹挟着出城而逃到了这里。

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让手下的兵将,对夏军齐声高喊进行劝降,还真的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夏军中那些先前被抓来的壮士,看到宋军势大,他们闻言后,纷纷扔年最手里的兵器,抱头跪在路边……

而真正的很多西夏老兵,并未相信宋军能真的善待他们。

更何况,李仁仲部下正规军的兵将们,他们家人并不在西京城。

这些人,只是想逃出西京,回到自己部落家中……

故此,刘光世给其父刘延庆出的临阵劝降夏军的主意,只起到了一半效果。

有一千多夏军的新兵,也就是先前李仁仲派兵强行抓来的那些壮丁,纷纷掉手里的武器,抱头跪在路边,愿意归降。

其余的两千多夏军,趁机从包围圈西北的薄弱处,冲杀而出,拼命地向本北方向逃跑……

刘延庆一看,还有那么多的夏军不想归降而是逃路了,他唤自己的爱子道:

“光世,速速率部追杀逃跑之敌!”

“遵令!”刘光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让自己率部追杀逃跑的夏军,是为了让他获取到更多战功,以便等到赵官家论功行赏时,官职能被再次提升。

刘光世急令本部三千人马,随他急追逃敌……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遵赵官家旨意,不得不把包围圈的西北方向故意安排少一些兵将,为的就是让夏军在此地与宋军交战时,还给他们留下一个能从包围圈薄弱处杀出重围逃跑的心理暗示。

这样,败逃的夏军就不会死战,也不会给宋军造成过大的伤亡。

而他们败逃的西北方,还有岳飞和王禀两部人马所设的伏兵,在等着他们。

刘光世急促战马,率部追击向西北逃去的敌军时,突然,他看到韩世忠率部了冲杀了过来。

刘光世看到韩世忠后,心中有些不悦,他还记得随赵官家赴东南征方腊时,就是小校韩世忠这个狠人,真敢拼命,冲杀入敌阵,生擒了方腊。

也正因为如此,那个先前的小校泼皮韩五,竟被赵官家亲自召见,从而他青云直上,仕途一片光明。

‘现在,韩五官阶,竟比我刘光世高了很多!’

想到这里的刘光世,更加急促手下兵将,高喊道:

“吾部兵将,速速追击逃逃之敌。莫让他人抢了战功!”

“遵令……”

虽然刘光世部的兵将如此答应着,可是,他们先前已经散漫习惯了,加之其部兵将平时的训练也不到位,

现在,他们眼见着杀敌立功的好机会就在眼前,可他们的骑兵却一时无法追上逃跑的夏军骑兵……

反而韩世忠率领先头部队的数百骑,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军纪严明、训练刻苦。他们很快就追击上了飞马狂逃的夏军骑兵后队,斩杀起来……

刘光世正想大骂手下骑兵都是废物之时,他却看到一员猛将率领百余骠,从前方斜插向败逃夏军大队马人,厮杀了起来……

“吾观那员只率领百余骑的猛将,并非是韩世忠部的人马,不何是何人麾下的勇将?”

“禀告将军,那员勇将,乃是末将的旧相识张俊,其如今在小种经略相公麾下!”

刘光世听得一皱眉头,道:

“张俊?!跟赵官家从京城来西征的中书舍人张浚,同姓同名?”

“此人,好生勇猛,若能向小种经略相公要来张俊,在吾麾下,本将军将会如虎添翼也!”

刘光世远望着不怕死英勇杀敌的张俊,甚是求才若渴。

他是能理解像韩五、张俊这些出身贫苦的下低军官,为何对敌作战时那样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因为他们这种草民出身之人,跟有他刘光世这中将门虎子的命值钱呢?

刘光世自为认,凭着自己父亲的官位,自己不需要像韩五、张俊那般卖命,自己的仕途也是一片光明。

反而是,自己太过拼命杀敌后,真的把小命卖掉了,那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没了。

想到这里的刘光世,反而不急着催促其部兵马急敌逃敌了,他就率部跟在韩世忠和张浚后面,逃些落单的或是负伤的夏军逃兵进行击杀……

韩世忠部、张俊部在前追杀,刘光世部在其后捡剩儿,就这样追杀了敌军跑出了二里多地。

溃逃的夏骑只剩一千三四百骑了。

突然,岳飞率部拦截在了败逃夏军的正前方……

已如惊弓之鸟的夏军,吓得想从左右两侧分兵而逃,可是,王禀部的人马,跟截阻止在夏军的左右两翼……

此时,韩世忠部、张俊部、刘光世部也相继从后面赶到!

“杀啊!!”

数路宋军,对这不足一千五百骑的夏军,进行了围歼式的进攻……

刘光世立马于激烈的战场之外,他看到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武状元了出身的岳飞,居然也和草民出身的韩世忠、张俊一样,身先士卒地冲杀在前。

“唉!”刘光世立马于战场外,感叹一声道:

“岳飞、韩世忠、张俊,尔等不过勇将而已,非是帅才也!”

刘光世之言被他身边负责保护的他心腹偏将听到。

那位偏将立即对刘光世奉承道:

“若论有帅才者,非刘将军莫属啊!”

刘光世骄傲地一笑,说道:

“此言,不许外传!”

“遵令!”

刘光世抿着嘴角微笑道:

“咱们辛苦追击敌军至此,也不会把杀敌之功,全被那几路人马给抢了去!传命,我军前队冲杀向敌阵!多斩首级给吾带回来,吾有用重金购尔等斩敌之首级!”

“遵令!”

刘光世部的前头部队一千余骑,领命冲向包围圈中的敌军……

刘光世对留下来保护他的近两千人的兵将,下命道:

“尔等也别光看着,给吾齐声高喊纳降之语,让无心敢战之知,速速归降我部!”

“遵令!”

刘光世所部未参战者,都齐声高喊道:

“夏军听好了,你们顽抗到底,必是死路一条。”

“吾部主帅乃是西北赫赫有名的刘延庆老将军!”

“今刘老将军爱子刘光世将军在此立誓:

只要尔等扔掉武器,速速到我部阵内,保尔等不死,还会优待尔等……”

刘光世领着手下兵将,齐声高喊着劝降之词,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韩世忠、岳飞、张浚、王禀等部人马的合围击杀下,原本一千三四百骑的夏军,现在还活着的只有三百余骑了。

很多夏军兵将,听到刘光世那边宋军的劝降喊话后,本不想投降只想逃出此地的他们,已经知道自己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了。

有一百余骑夏军骑兵,还真的就扔掉了武器,急催战马,向刘光世部那里狂奔而去……

剩下的那些扔掉武器稍慢的夏军兵将,皆被如猛虎下山般的张俊和其部下,挥刀挺枪或砍或刺于马下……

…………

【pS: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中兴四将分别为: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再pS:感谢凤啸堂之六味地黄丸、富平侯羿啸、凤栖梧桐626的打赏!

感谢订阅本书的亲们,感谢投票的书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无限之信仰诸天 逍遥人生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福艳之都市后宫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宋檀记事 大奉打更人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都市花语 二次元之真理之门 西游之问道长生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唐晟春秋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红楼情种 
最近更新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家父吕奉先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