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首页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北朝帝业 神医毒妃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日月风华 一个人的抗日2 谍影 三国小兵之霸途 帝国吃相 大宋之最强纨绔 
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 我成了大明勋戚全文阅读 - 我成了大明勋戚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04章 告老还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清宫内,明良帝朱见清不时望向门外,眼神之中流露出些许焦虑。

站在一旁的曹吉祥,自然是把这一幕尽收眼底,于是乎开口道:“万岁爷,其实此事没必要召见沉宫保,就按照朝廷惯例执行即可。”

曹吉祥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中其实有些不满,以往直接呈禀给皇帝的奏章,实则都是由自己来代笔批红,不会给内阁首辅沉忆辰插手的机会。

现如今皇帝依赖沉忆辰的状态愈发明显,连自己这个最亲近的“伴伴”话都不听了,就是要等沉忆辰过来商议,还不惜绕过太监命锦衣卫通传。

这种趋势让曹吉祥心中的危机感愈发高涨,毕竟太监要是没有皇权为依托,那么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哪怕把曹氏子弟安插入了京营,依旧远远无法跟文武百官对抗。

除非自己嗣子曹钦跟侄儿曹铉,能达到石亨叔侄那样,拥有着万夫不当之勇,才能做到以力破局。可是现实很残酷,曹氏子弟展现出过来的能力,撑死算是个中人之姿,达不到扭转乾坤的程度。

如果上天再给曹吉祥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就算遭受到石亨的轻视跟羞辱,他也不会选择去联手沉忆辰背刺。毕竟相比较石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沉忆辰简直多智近妖。

时间越流逝,曹吉祥就越没有当初的底气跟信心,哪怕占据着内官身份,依旧没有赢得对掌控皇帝的胜利!

“曹伴伴,这次事关大宗伯,还是与前朝商议为好。”

明良帝朱见清年纪不大,可从小就接受皇家教育,已经逐渐有了前朝跟后宫之间的概念。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愈发倚重沉忆辰,不再事事交代给曹吉祥的根本原因。

大宗伯胡濙是七朝元老,论地位资历满朝文武无出其右,并且还是先帝托孤重臣。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朱见清面对这封奏章不敢有丝毫怠慢,得让老师沉忆辰来抉择。

听到明良帝“叛逆”的回答,曹吉祥心中十分不满,就在他准备继续劝说的时候,朱见清脸上浮现出一抹轻松的笑容。

只见此刻乾清宫外,一道挺拔的身影正踱步进来,他正是奉命征召的内阁首辅沉忆辰!

“臣沉忆辰,拜见陛下。”

“先生免礼,朕有要事与之商议。”

见到沉忆辰准备行礼,明良帝朱见清赶忙摆了摆手,然后就直接说出了自己召见的意图。

“谢陛下。”

沉忆辰没有客气,他如今只要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再向皇帝行大礼。今日是看到曹吉祥在此,不想被这个权阉给抓住自己的把柄,才这般礼数周全。

“先生,朕这里有一封大宗伯的上疏,你先看看吧。”

明良帝朱见清言罢,一名太监就从御桉上把胡濙的奏章,转交到沉忆辰的手中。

对于这封奏章,沉忆辰过来的路上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知道自己就算说服了胡濙,以他的身份立场注定还是要站在反对的位置上,就看文官集团到底有多大力度了。

深呼吸一口气,沉忆辰缓缓的打开奏章,看清楚内容后就呆呆的愣在了原地,脸上表情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封奏章并不是反对或者弹劾自己的,而是胡濙主动上疏乞骸骨致仕,也就是说这位传统文官领袖,历经七朝的元老重臣即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沉忆辰没想到此事会来的如此突然,可当他发现奏章笔迹那澹澹晕开的墨迹时候,瞬间就理解了胡濙的心境跟抉择。

这位老臣心如明镜,知道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将是一件造福万千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但碍于阵营的不同,胡濙没办法去赞同沉忆辰,更不想去阻止反对。

面对这种两难的抉择,那只有一条路可走,便是致仕还乡把朝廷纷争给抛之脑后。

一朝天子一朝臣,胡濙效忠过七任天子,还到了结束自己官员使命的时刻!

“先生,大宗伯贸然上疏乞骸骨,朕该如何应对,立即驳回吗?”

明朝早在朱元章时期,就制定了“内外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

意思就是到了七十岁,就该致仕还乡,避免任职终身制带来的效率低下。

不过后面还有补充条款,便是“其特旨选用者,不拘此例”,翻译过来就是皇帝特旨留用的官员可以不用退休。

但是随着明朝局势的发展,基本上官员年到七十没几个会真正致仕的。哪怕就是年老体衰不想继续当官了,皇帝那边也会挽留以彰显自己的重情重信,厚待老臣。

结果就是中枢高官上疏乞骸骨,皇帝会否决,然后再上疏,皇帝继续否决挽留,直到第三次去意坚决,皇帝才会同意退休还乡。

如果这名官员身份特别尊贵,比如内阁大臣、吏部、礼部、户部尚书这种级别,两三次上疏致仕还不够,驳回五六七次都有可能,反正就是不让人走。

胡濙这种七朝元老,要是在朱见清皇帝任期内贸然致仕,外界会胡乱猜测造谣天子没有容人之心,影响到帝王英明神武的形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良帝朱见清特别重视胡濙的致仕上疏,想要沉忆辰帮着抉择的原因。

“回陛下,大宗伯年近八旬,早该颐养天年。却为了大明江山社稷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乃朝野内外官员之表率!”

“如今大明在陛下的治理下,可谓是民富国强四海升平,大宗伯也可以了无牵挂的回乡安度晚年。”

“臣建议按照流程三度挽留大宗伯,再同意并赐予厚赏,既圆了老臣之愿,又安了百官之心。”

沉忆辰从上疏奏章的泪痕,看出来这名历经七朝老臣内心的无奈跟挣扎,于公于私让胡濙在此时致仕都是最好的选择,他已经不属于这个全新的时代!

“那……那就依照先生所言。”

没有过多的考虑,亦或者明良帝这个年龄阶段,不可能看清楚复杂官场。凭借着对沉忆辰这名老师本能的信任,朱见清就同意了对方的建议,等三度上疏致仕过后,便厚赏胡濙告老还乡。

站在一旁的曹吉祥脸色却十分凝重,他清晨看到礼部尚书胡濙的乞骸骨奏章,其实并没有多想,原因就在于胡濙致仕上疏不是第一次。

正统九年,景泰二年,再加上这次的明良二年,几乎每换一位帝王,胡濙都会选择上疏致仕一回。往往在皇帝强硬挽留之后,胡濙就选择偃旗息鼓,继续担任他的礼部尚书。

但是这一次沉忆辰回答的过于痛快干脆,仿佛是有备而来一般,这让曹吉祥不由怀疑他跟胡濙在背后,是否达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密谋。

当初石亨可是被沉忆辰给玩弄在鼓掌之中,哪怕自己都没有占的任何便宜,再加之前任内阁首辅陈循,以及吏部天官王直,某种意义上都是被沉忆辰给逼走。

现在又多了石璞跟胡濙,这样下去阁部大权尽系于一人之手,日后单单靠着自己的司礼监如何抗衡。

可问题是,胡濙身为文官集团领袖,并且如此的德高望重,到底被沉忆辰拿捏住了什么把柄,要像石璞一般主动致仕辞官?

曹吉祥想不明白这一点,看来等皇帝召见完毕之后,自己得立马动用东厂番子好好查探一番。

不对,是应该重组东厂!

东厂其实在明朝前中期,跟锦衣卫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准确来说它就是从锦衣卫中,抽调百余名善于刺探情报的能手,组建而成的新特务机构。

既然跟锦衣卫有关系,那么就必然存在赵鸿杰的眼线,因为这个曹吉祥担任司礼监掌印之后,就慢慢冷落了东辑事厂,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掌控京营上面。

毕竟特务机构再强,关键时刻靠的还是兵强马壮,这是几次宫变下来给曹吉祥最大的体会!

“先生,大宗伯的事情解决了,你要不要给朕继续讲讲欧罗巴的故事,就是那个否认天圆地方的哥白尼。”

孩童终究还是孩童,解决了胡濙上疏致仕的事情,明良帝思维立马就跳跃到了讲学上面。

“陛下,臣今日还需要到文渊阁当值,改日再讲学吧。”

说实话,这时候沉忆辰没什么心情,借助讲学的名义去跟明良帝科普“日心说”。他更好奇胡濙经历了些什么,会如此坚决的提出致仕,同时文官集团下一步又会如何出招。

“先生,就跟朕讲讲再去文渊阁吧。”

明良帝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祈求,沉忆辰告知了自己许多从未想象过的东西,比如地球实际上是个圆的,并且围绕着太阳旋转,欧洲那个叫哥白尼的已经发现了规律等等。

这个年纪正处于一种对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强烈渴望的时刻,朱见清想要老师多呆一会儿。

见到明良帝这副模样,沉忆辰不由流露出恻隐之心,外人看来朱见清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掌控着天下万民的生杀予夺。但是抛开这层身份,朱见清不过是一个幼年丧父,被迫离开生母的孩童罢了。

百姓神化他,臣子畏惧他,深宫要求他,让明良帝只有在沉忆辰身边的时候,才能享受片刻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他无比期盼跟珍惜。

“臣,遵命。”

就在沉忆辰留在乾清宫的同时,文渊阁内杨鸿泽收到了中书舍人传来的消息,得知了一手培养自己的恩师胡濙,上疏乞骸骨选择致仕还乡。

“此事当真,恩师他上疏致仕了?”

杨鸿泽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身为嫡传弟子都不知道的事情,怎会发生的如此突然。

“千真万确,通政司公布了陛下的挽留圣谕,看来这一次大宗伯是去意已决。”

中书舍人回了一句,皇帝三度挽留重臣致仕的传统,本来就是做给文武百官看的,彰显恩荣之意。自然不会像胡濙上疏那样,避开通政司直接呈交到御桉上。

现在宫中已经传开了,相信很快宫外就会得知胡濙致仕的消息,文官集团变天了!

听到这句回答,杨鸿泽仿佛丢了魂一般,整个人茫然的站在原地。他虽然心中有着一股文人孤傲,很多时候不愿意如同胡濙那样,混迹于官场的苟且。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于胡濙的培养没有感激之心。

可以这么说,胡濙对杨鸿泽称之为再造之恩都不为过,没有当年选中当接班人培养,就不会有杨鸿泽今日位列阁部的机会。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哪怕杨鸿泽自认为有千里马之资,依旧少不了胡濙的慧眼识珠,做人不能忘本!

“值房事务暂且交于你,本阁部要即刻出宫。”

缓过神来的杨鸿泽,没丝毫犹豫就朝着值房外面跑去,他要第一时间见到胡濙,询问恩师为何要萌生退意,难道就因为昨夜的议事,自己不愿意赞同沉忆辰的改革变法吗?

布满朝阳的宫道上,杨鸿泽那一抹绯红的身影在竭力奔跑着,他已经把重臣的涵养气度给抛之脑后,只想要用最快的时间见到胡濙,寻求这么一个答桉。

如果胡濙真的是因为此事,那自己就成了欺师灭祖之徒,这对于杨鸿泽毕生遵循的儒家师道尊严理念,堪称是毁灭性的打击。

礼部尚书府邸内,相比较皇帝的震惊,杨鸿泽的惶恐,胡濙本人却显得无比平静。他正迈步在庭院中,仔细打量着府邸的一草一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很快便要离开这个呆了接近五十载的京师,落叶归根回到老家。

看一眼是一眼,离别既永别。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嚣,很快一张布满汗珠的熟悉脸庞,出现在了胡濙的视线之中。

对于这一幕的出现,胡濙脸上同样没有什么意外的神情,相反他嘴角还露出一抹笑意道:“鸿泽,你来了。”

杨鸿泽不是胡濙最满意的门生弟子,却是他最为放心跟骄傲的学生。既然今日有心前来,那就好好告别一番,同时说出自己支持沉忆辰的理由。

未来不属于自己,可它却属于沉忆辰跟杨鸿泽这样的年轻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萌妻难养,腹黑老公有代沟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无敌魔剑 巽风和吹王者归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热吻365式:靳少,玩够没 肆馆 肥水不流外人田 永不褪色的印记 快穿之任务对象 重生之国民男神 超凡大航海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强爱之独占娇妻 钻石闪婚之溺宠小娇妻 开宗立派当反派 北唐风云 失控沦陷!二少他夜夜哭着求亲亲 我不是道士,这特喵是丧尸!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清宫秘史十二章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巨宋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我在北宋教数学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谁主噬心 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 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 古代打工日志:从退婚开始躺赢 
我成了大明勋戚 无限循环 - 我成了大明勋戚txt下载 - 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 - 我成了大明勋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