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

兴霸天

首页 >> 从李元芳开始 >> 从李元芳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步步生莲 学霸养成小甜妻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铁十字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穿越影视风云录 明朝那些事儿 三国小兵之霸途 明末之大国崛起 
从李元芳开始 兴霸天 - 从李元芳开始全文阅读 - 从李元芳开始txt下载 - 从李元芳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百五十七章 论恶心士大夫,蔡京是专业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回禀君上……”

蔡京徐徐起身,早已准备多时的他,很快压下紧张感,缓缓开口道:“此等臣子所为,恐为再立霜台!”

李彦眉头扬起,语气中透出满意:“不愧是蔡相,所言一针见血。”

霜台就是御史台,御史职司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霜台”,而如今燕廷里面,是没有御史台的。

他设立中书省和都督府,一文一武,与赵宋相比,恰恰缺少了这个重要的监督机构。

这点遭到了不少士大夫的诟病,暗地里议论百官妄为,我行我素,尤其是那些早年跟随燕王的功臣。

但实际上,这群人忽略了,或者说有意忽略了,朝廷是有监察机构的。

如都督府辖下的督查部,就是详查各军,吏部稽勋考功两司,也是严格记录官员表现。

两者互相监察,同时接受对方的督查。

只是这些部门终究没有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地位显赫的机构。

所以此番燕廷出兵,确实是为求时机,不宣而战,抓到这么个好机会,舆论声势自然造了起来。

蔡京不去争论此言对错,更不会仅仅局限于文武,而是道出背后深层次的目的,展现出了宰相应有的格局,又凝声道:“言官一职关系重大,不可轻定,君上有意前朝弊政,更当慎之又慎!”

李彦道:“依蔡相之言,前朝言官有何弊政?”

两人交谈之际,起居郎正在不远处奋笔疾书,将一言一行都记录在案,日后会编着为太祖的《起居注》。

听到这一问时,起居郎的笔尖轻轻一颤,马上知道这段对话不仅关乎到御史台的重立,更会影响言官接下来的权力与声名,立刻全神贯注,不敢错漏一个字。

蔡京也知道,自己真敢讲出言官的坏话,后世在文官笔下就难以留下什么好名声了,但他同样清楚,想要坐稳宰执之位,就要配合御案后的这位天下至尊,将其想说又不好明说的话道出:

“御史制度,古来有之,掌记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毋惮大吏,毋询私交,位卑而权重。”

“然据唐制,御史言事需先上报御史台,方可奏报,直到前朝仁宗时,中丞刘子仪定规,御史不需上报,直接向天子上奏,又有闻风弹事,由此不可收拾……”

“台谏言官每每听闻***要员的传言,不详加调查,先行弹劾,专务阴私莫辩之事,加以中伤,两府重臣不敢得罪,因此升官尤其迅速,此等沽名邀誉,亦无监督,自是气焰嚣张,无所顾忌。”

“仁宗见之,定奏事范围为“不忠、不正、不孝、不义”,却终难遏制,以致于朝政官员“闻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之言,行政迟缓,人人自保。”

“君上革鼎弊政,自当引以为鉴,不可令御史台再复前朝之势!”

起居郎一丝不苟的记录,心中暗暗惊骇,这位宰相是真的敢言语啊,而君上没有丝毫驳斥,看来对于言官的印象也着实不好,御史台危矣……

李彦其实很平静。

蔡京说的这些坏处,确实是他想说又不好明言的,但赵宋御史言官的优点,同样不可否认,比如对权臣、对外戚、对宦官,进行了强有力的压制,更能对天子进行一定权力的约束。

宋仁宗就愿意接受言官的约束,他是一位没有能力,但很有数的皇帝,有评价“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这其实不容易,毕竟拥有主宰天下的权力,很少有人能做到自知之明,所以皇帝位置上多的是眼高手低之辈。

仁宗能虚心纳谏,唾面自干,执政期间又是天灾频频,西夏崛起的年代,能平稳地将政权交托下去,就是合格的皇帝,当然坐拥那么多名臣良将,却什么大的成就都没达成,终究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不过御史台确实是在仁宗朝彻

底崛起的。

其实御史在许多皇帝眼里,是充当耳目的帮手,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

毕竟上到中央各品级官员,下到地方大员,都会被御史台的阴影笼罩,“宰相而下畏之”,只要稍有不慎,哪怕没有证据,言官们都可以上奏弹劾。

在这样的风气下,天子可以利用御史,光明正大地给臣子打板子,平衡朝局。

所以在权力架构里面,这是一个必然出现的产物,李彦想要改变的是风气,而不是真的将御史抹掉,那同样会出大乱子。

蔡京也很清楚,御史台只会遭到压制,不可能不复存在,而作为宰执,不能一味只说问题,也该提出解决问题之法。

他熟练地从腰间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本:“御史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定当详规,臣初拟《监纪九款》,请君上过目。”

李彦好奇地看了看这位的腰间,猜测里面还有几份奏本,等到内侍将奏本呈上,展开后细细一看,顿时赞道:“好!”

相比起吴用的《僧侣考选详规》,蔡京的《监纪九款》更加成熟,开篇第一条就很不错:“御史出身,不限进士,三十以上者,方许赴吏部考选授职,务得公明廉重,老成历练,不许新进初仕任用。”

这是保证当御史的人选有足够的阅历,而不仅仅是看重文名清誉,有理有据,十分重要。

紧接着第二条,同样是直中要害:“纠举之事,须明着年月,指陈实迹,明白具奏,若挟私搜求细事及纠言不实者,当记功过。”

这其实就是不再允许“风闻奏事”“闻风弹事”,谏官不再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要拿出一定的实证出来,同时记下功过,使之不再肆无忌惮。

如此难保不会有消极怠工,所以第三条就来了:“御史当各举其职,有知善不举,见恶不拿者,降罚贬迁。”

御史人数稀少,不能让尸位素餐之位久居,一旦没办法做好弹劾工作的,立刻去职,让更有能力的官员担任。

也难保不会有御史一心为公,却被有心人迷惑,加以针对,第四条考虑的正是这点:“御史考试除授,兼刑断之能,优先录用。”

御史也要考试,并且以刑部有经验者,优先录用,这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加掌握奏事的准确度,不被女干人蒙蔽。

……

蔡京的执政能力确实没话说,李彦一条条看下去,发现如此改革之后,御史言官的定位更加清晰,职能也更加明确,当然也更难当。

不过言官本就是一条官场捷径,既然想要通过弹劾天子,纠错百官来火速升官,就要有相应的能力与担当,不可能便宜事都占尽。

所以李彦满意地放下奏本:“此实作事,行修于躬,御史台第一任长官,蔡相可有人选?”

这本来是习惯性一问,毕竟人家拿出《监纪九款》,自有举贤之能。

换成以往,蔡京会推辞,但这回他目光微动,开口道:“臣举荐公孙尚书,为御史台长官。”

李彦有些诧异:“哦?”

蔡京道:“公孙尚书昔年为判官,为人刚正不阿,擅断刑事,又曾遭前朝御史弹劾非议,深知其利害,久未归刑部,今刑部已有章程,若迁御史台,更尽其责!”

李彦看了这位宰相一眼,嘴角微扬:“准奏!”

……

“荒谬!荒谬!公孙昭岂可为御史之首!!”

相比起前朝,宫内消息京师满天飞,燕京的街头巷尾,很少传闻王宫内的逸闻,但有关御史台的成立和长官之选,还是以最快速度传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一时间,群情激奋。

此事其实相当敏感,如果蔡京胆敢阻挠,那指不定有书生去王宫请命,痛斥“蔡贼女干佞,闭塞圣听”。

但现在蔡京把前朝

御史一通骂,又拿出《监纪九款》,最后还举荐公孙昭为御史台长官,就把这群士大夫恶心坏了。

关键是目的没达成。

他们为什么执着于御史?

不光是为了广开言路,而是想要旁敲侧击,士大夫的地位到底有没有改变。

明眼人不止是蔡京、李格非等人,不少士大夫冷眼旁观,总觉得这位燕王在文武方面会有倾向。

毕竟五代武人乱政,宋朝引以为鉴,崇文抑武,使得士大夫的社会地位直线提升,彻底凌驾于武人之上。

那么从燕朝的角度上,前宋文人的党争乱政,也可以说是亡国的根源之一,宋末帝的谥号是“禧”还是“厉”,保守激进两派,至今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士大夫也怕地位受到打压。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御史台的成立于否,由谁任职,背后的政治含义就很大了。

结果得到这般结果……

“任公之子来了!任公之子来了!”

一座府邸中,正当众人激愤探讨,突然传来通报。

公孙昭当年与任伯雨的恩怨,众人还记在心中,其子在通缉告示前为父争名,竟被暴民打死,如今听得任伯雨的后人前来,纷纷起身相迎。

就见一位书生双手托着任伯雨的牌位,仍旧披麻戴孝,入堂后直直拜下,一句话让周遭齐齐变色:

“先公枉死,恶贼逍遥,今任申先祷告上苍,盼恶贼战死辽东,不得归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恰似寒光遇骄阳 至尊杀手妃:凤破九霄 福艳之都市后宫 大神皇 渔港春夜 快穿步步成神 女主拒绝被虐:死遁魔修正道 无限群芳谱 Miss.D的爱情推理日记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 穿越之主角系统 林岚秦小雅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完美世界 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 穿越黑心小王妃 我的男人是反派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唐枭 血火河山 重生南非当警察 大明:朕杀敌成神 明末永昌 红楼之薛霸王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夏水流长 重返十三岁 三国之重振北疆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北宋诡事录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回到大明当才子 捡个女帝当老婆 神仙门 
最近更新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 隋烽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庶民崛起 边荒枭龙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纨绔世子觉醒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从李元芳开始 兴霸天 - 从李元芳开始txt下载 - 从李元芳开始最新章节 - 从李元芳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