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首页 >> 逆天换明 >> 逆天换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民国之铁血少帅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谍影 1855美国大亨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 逆天换明全文阅读 - 逆天换明txt下载 - 逆天换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九十章 战后布置,一年平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尽管这几次作战中,步兵对骑兵最终是取得了胜利。但这不全是步兵的功劳,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

在火枪与弓箭的对射中,东江军能够不落下风,倚仗的是盔甲的防护,以及火枪超过弓箭的杀伤力。

在射程上,重火枪远超弓箭,但很难上刺刀近战肉搏;轻火枪则相反,能近战能远射。但在射程和杀伤力上,却要大打折扣。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非造出线膛火枪和米尼弹,才能完全碾压弓箭。

全力制造的话,也不是搞不出来,可要量产装备部队,没有几年的工夫,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郭大靖提出了改进,却也没打算将此次会议开成研讨会,只是给众将留了作业。

随后,郭大靖又布置安排了其它的工作,此次会议便算是结束。接下来便是传统节目,喝酒吃肉、犒赏三军。

席间,郭大靖特意把几位朝鲜将领请到身边,畅饮叙谈,在表达了感谢之意后,也承诺对朝鲜方面的武器援助。

“回去请向林大人、崔将军带上本帅的谢意。”

郭大靖已经知道了在朝鲜作战的大致斩获,说道:“本帅很快会送去二十万两银子,供林、崔两位大人抚恤将士,赈济百姓。”

二十万两银子,就算是朝鲜军队斩首四千级,只多不少。如此康慨解囊,郭大靖是要为林庆业、崔孝一提高威望,收买人心。

毕竟,依着朝鲜王室的德行,不太可能给奋勇作战的官兵什么象样的赏赐。而那些阵亡、伤残的官兵,如果没有抚恤,林、崔二人以后也不好带兵。

金念良等人赶忙躬身致谢,由他作代表,向郭大靖转述着崔孝一的几个建议。

郭大靖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颌首,插话询问。

“分批加入东江军,展开轮训,这一点没有问题。以前不也是这样做的,能得到朝鲜义兵的助力,本帅求之不得。”郭大靖很痛快地接受了这个请求。

显然,崔孝一已经预料到此战会取得胜利,也能想到东江军会经营辽东。

这意味着朝鲜已经彻底安全,建虏想再突破辽东的东江军防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朝鲜军队的战力,崔孝一认为还是需要提升的。但实战经验的获得,可并不容易,只能在东江军中得到锻炼。

以前的做法是朝鲜义兵分散进入东江军,崔孝一现在想成建制地投入。

在他看来,这样更能提高将领的指挥能力,也省去了重新编制整合的麻烦,更利于整体作战。

郭大靖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同意朝鲜兵以营为单位,进入辽东参加与建虏的作战。

“虽然下一次大战可能会是半年一载之后,但对建虏的袭击、骚扰不会停止,朝鲜部队得到实战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郭大靖起身,亲自给朝鲜将领勘酒,举起酒杯,笑着说道:“建虏的败亡可期,决战之时,还需要朝鲜军队的大力支援。在此,先行谢过。”

金念良等人端杯而起,与郭大靖示意后,一饮而尽。

展开决战的时候,多一万人就多几分胜算,就能多杀死杀伤建虏,削弱其有生力量,扼杀其东山再起的可能。

所以,尽管没有朝鲜军队的助战,郭大靖也有信心平辽灭虏,但多一分力量总是好的。

大战已胜,安排已毕,郭大靖又让部队休整了两天,待凤城驻扎了人马,防御初有规模,才率领部队向秀岩撤退。

尚可喜的中协还是继续驻守秀岩,与凤城形成两大据点,护住南面直到海边的大片土地。

而秀岩防御的前哨,则是大片岭关和大片岭墩,形成了有预警、有缓冲的防御体系。

再往西,就是盖州卫,辽南的重兵基本都集结于此,能够迅速东援。

整个战线是向前推进了,基本上形成了辽南、辽东两个进攻的方向。休整完毕后,东江军还将继续压缩建虏的防御,并不断展开袭扰。

“在春耕前,争取把宁远的人马调来一万五千人。”

何可纲不在身边,郭大靖也对刘兴祚说出了心里的计划,“连带着家卷,差不多能有五六万人,一下子就解决了辽东地多人少的问题。”

在辽东光进行军屯,还是单调了。有村镇,有百姓,才算有根据地的模样,没有烟火气,怎么能让人觉得是舒适的安居之地?

何况,特战营已经在辽东一年多,由于距离远的关系,探亲十分不便,对将士们的心理也有不好的影响。

对于军属移居的规划,已经制定下来。他们将多集中在镇江堡周边,尽量考虑到了安全。

刘兴祚不太关心移民屯垦,只对吞并辽镇感兴趣,对于郭大靖说的数量,他嘿然一笑,说道:“郭帅还是给祖家留了一线之地,不知道他领不领情。”

所谓的一线之地,自然是宁远的五千驻军。祖氏家族的人若真不想归并东江镇,自然还能继续留在宁远。

但这又能挺到几时?东江镇平辽灭虏之时,便是最终的覆亡之日。祖大寿但凡有头脑,也能够看出这一点。

“不要他领情,只看他是不是真蠢。”郭大靖冷笑道:“若是平辽时寸功未立,他们还有什么价值?”

刘兴祚用力点头,很是赞同,说道:“平辽之后,东江军都要裁减过半,何况是他们?既无战力,又耗粮饷,留之无用。”

到时候,不仅士兵不要,连军官也会一并裁撤。

最好的结果是当个普通百姓,老老实实地领地耕种;最坏的话,就要看皇帝是否要秋后算账,继续追究其罪了。

反正,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郭大靖是不会为他们说话,伸手搭救他们的。

“飞骑与枪骑混编,三千加两千,你觉得如何?”郭大靖把骑兵编制的设想说了出来,征求着刘兴祚的意见。

刘兴祚倒不是排斥枪骑,也觉得有枪骑助阵,能够更好地打乱敌骑的队形,利于飞骑的冲击。

但三千加两千的组合,还是让他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我觉得四千加两千还是比较合适的,毕竟飞骑是作战主力的话,枪骑兵就无需太多。”

枪骑兵就是骑马的火枪兵,赶路用马,作战时便是步兵。

飞骑呢,虽然临阵冲杀十分犀利,但手中的武器却只有马刀和手弩,没有远程作战能力。

在追击建虏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敌人依托阵地的阻击,飞骑就会陷入被动。骑兵冲阵,很不明智;抡着马刀下马步战,就更扯了。

这也是郭大靖一定要让飞骑枪骑混编的原因所在,骑兵对战,追杀逃敌,摧敌阻击,两种骑兵配合,能够适应所有的战斗。

郭大靖不置可否,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便陷入了思索。

枪骑兵多一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越多越是对飞骑有利的。

但刘兴祚的建议中隐含着他的想法,那就是不想把飞骑分成小的建制,现在四千的编制认为是很好的。

飞骑还要不断地扩充,郭大靖的目标是三大营每营要达到六千骑。正是如此,他才要以三千骑为单位,配以枪骑,组建出六个骑兵集团。

显然,刘兴祚还不太清楚郭大靖心中的目标,才有那么点私心。

两千飞骑加一千枪骑的组合也不错嘛,郭大靖微抿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三大飞骑营提升为团或旅,每旅辖三营,每营三千混编骑兵。

嗯,每个骑兵营再配两百匹马,一百炮兵骑乘,一百匹马驮载火箭,这样兵种齐全,综合战力就又能大大提升。

刘兴祚见郭大靖半晌无言,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毕竟,他是担心手下兵力减少,才提出这个建议的。

郭大靖计议已定,不想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便转而说起了其它事情。

“平辽如此迫切,郭帅必然有独到的考虑。”聊了一会儿,刘兴祚说到了心中的疑惑,“但末将以为,晚些进行决战,似乎对东江镇更加有利。”

郭大靖看了刘兴祚一眼,并没有不悦的表示,只是澹澹一笑,说道:“养寇自重嘛,郭某未尝没想过。但从大局出发,平定辽东是越快越好,迟恐生变。”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眼光有短有长,作为穿越者,郭大靖不会责备刘兴祚,但也不好说得太过透彻。

“东江镇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即便有移民涌入,但数量上满足不了需求。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战乱未止,百姓们存在恐惧心理。”

“平定辽东之后,最大的障碍便迎刃而解。不说北方受灾省份的百姓,就是军兴之后逃到关内的辽民,就不下数十万。有优惠的政策,返乡重建家园的,将是绝大多数百姓的选择。”

郭大靖缓缓地解释着:“刘兄现在看到朝廷在全力支持,三年平辽之期也刚刚开始。可也知道关内民乱四起,朝廷也是在苦苦支撑。”

“与建虏的作战,只要稳扎稳打,胜算已经很大。但这是在没有后方掣肘的情况下,如果再面临数年前的内外交困,就算能渡过,恐怕也会给建虏喘息之机。”

郭大靖虽然已经全力筹谋,使东江镇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但缺乏了朝廷的支持,依然是很大的阻力和损失。

更重要的是,郭大靖着眼的是天下,已经不限于辽东一隅,而刘兴祚却只看到了东江镇。

要把辽东建成既稳固又强大的基地,最主要的便是人口。而吸引大量移民前来辽东,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安定的环境。

所以,建虏必须要灭亡,且是越快越好,趁着不靠谱的崇祯还没改变主意,趁着连番大胜营造出的对东江镇最有利的政治环境。

刘兴祚等将领有这样的思想,郭大靖并不太在意。关键是毛文龙,最终也被他说服,不去做李成梁第二,做养寇自重的蠢事。

郭大靖的分析利弊是一方面,见证了建虏从恭顺到崛起,亲族被杀戮一空的仇恨,也是毛文龙决心全力灭虏的关键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毛文龙对数年前东江镇被封锁压制还心存余季,也看透了皇帝的脾气禀性。

迟恐生变,毛文龙相信崇祯就是最大的变数。与其无法预测皇帝何时会不耐烦,催逼进攻,不如在己军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后,择机发动决战。

至于兔死狗烹的担心,毛文龙已经想好了后路,郭大靖也为此做了准备。

如果不想被解除兵权,去京城当勋贵养老,毛文龙就是赖在辽东,朝廷也无可奈何吧?

何况,辽东平定了,郭大靖还要北击虎墩兔,威服蒙古诸部,彻底解决大明的北方边患。

所以,毛文龙坐镇辽东,郭大靖率军在外征讨,这是平辽之后基本确定下来的策略。

当然,毛文龙的去留还没有决定。他老了,儿子又肯定不能继承事业。不管最后在哪,辽东都是他的倚仗,郭大靖则是倚仗的倚仗。

只能说明,毛文龙看人很准。能把辽东经营好,能让东江军战力保持强悍,应该只有郭大靖。或者说,没人会做得比他好。

除了能力,更让毛文龙放心的则是郭大靖的性格,以及对朝廷的态度。

毛文龙已经能够肯定,郭大靖不会为了荣华富贵而出卖自己。

他也能看出郭大靖的野心,不会止步于只是平辽灭虏。甚至于,对于朝廷和皇帝的不满,会让他做出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大事。

当然,毛文龙是不会相信郭大靖会造反,会谋朝篡位的。

那不是他能想象出来的,顶多认为郭大靖会达到李成梁没能完成的事业,永镇辽东。

“朝廷朝令夕改,确实令人心存顾虑。”刘兴祚听完郭大靖的解释,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点着头说道:“只要准备充分,择机决战,我军定能获胜,建不世之功。”

“不世之功?”郭大靖笑了笑,颌首道:“这倒不遑多让。”

建虏是华夏最大的敌人,只有郭大靖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为华夏做了多大的贡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我,猫妖,谈恋爱打钱! 农家仙田 玄医暖婚之腹黑靳爷追妻忙 全能照妖镜 九龙至尊 最强神医在都市 官梯 靠!怀上了! 动漫之后宫之旅 妙医鸿途 都市之最强纨绔 抗战之血染山河 地狱电影院 甜时木有熙 顾太太的豪门日常 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天纵之人间界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嬷嬷,本宫带你飞!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大成王朝专务司 红楼志 世子请叛逆 捡个女帝当老婆 
最近更新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正德皇帝朱厚照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秦末苍穹之变 十三皇子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红楼:玩主天下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 逆天换明txt下载 - 逆天换明最新章节 - 逆天换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