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首页 >> 大明世祖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唐砖 高危职业 我要做皇帝 汉阙 奋斗在红楼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抗日之铁血使命 三国之召唤猛将 崛起之第三帝国 明天下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十七章 女驸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负责公报的中书舍人,情况:

但凡办报纸,都是地方的士绅,亦或者豪商,如徽商,晋商等,都是有钱的主,倒是不缺钱。

阎崇信这些年在内阁中,基本上都掌管钱粮方面,一听到这些,眼睛一亮:

这般一看,所有的押金加一起,怕是能抵得过茶税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盐和茶,一个最普及,一个最昂贵,在商税征收中是力度最大的。

绍武朝相较于前朝崇祯、天启,对于商税的征收力度是最大的。

财税的十四个清吏司,就有一个专门负责征收商税。

各县,则设下分司,专门负责征收一应的商税、农税,绝不会让地方沾手。

仅仅是绍武十六年,整个大明的茶税,就超过了百万块,达到了两百万之巨。

而是其中,主要产地来自于安徽,福建,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只要茶叶被收获,立马就征一遍商税,谓之茶税;而如果是出口,这是海关税,就地贩卖,则是坐税。

换句话来说,仅仅是茶叶,就得来回反复三四遍,甚至四五次税,可谓是朝廷的心头宝。

而像是酒,大部分就地销售,只有少数才能流通开来,税收虽高,但却不能出口,销售份额也少,一年顶多百万块。

既然他们不缺钱?何不按年来收?

朱谋则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露出一丝笑容:据我所知,一份报纸,多者一毫,少则十来文,月售数份,一年的利润可是不小啊!

阎崇信轻声笑道:若是杀鸡取卵卵,倒也不是不行,但凡事要讲究个细水长流。

一千押金,只是门槛罢了,若要举办报纸,必须要年纳百块赋税。

无论经营好坏。

这番话,众人纷纷颔首。

说白了,官场上下,尤其是中央朝廷,最忌讳的就是权力失衡,对于报纸自然不太痛快。

重重限制,与皇帝不谋而合。

堵胤锡乐观道:全国一千六百县,四百府,若是每府一份报纸,一年也能坐收四万块,简单且方便。

而若是上千份,那就不得了了。

这番话惹得众人轻笑。

不过众人心里还是有了共识:商税确实搞钱。

再之后,负责公报的中书舍人,则小心翼翼的诉说着管理细则。

首先,报纸不能涉及御驾,诽谤朝廷要员。

等等——冯显宗在第一条就提出了异议:据我所知,报纸也有着监督官吏之责,使得其有所约束。

依我看,就把品阶定在四品吧?

可——朱谋点头道:不涉及省衙,只是知府这等亲民官,倒是可行。

中书舍人只能继续道:

第二,不得设传谣言,诽谤他人。

第三,报纸不得有辱文风道德……

第四,报纸前三年不得过县界……

条条款款,可谓是细致极了。

若是官员家中也办报纸呢?

堵胤锡瞧出了漏洞:借此来打击政敌,这可不是什么好法子。

您说的是。中书舍人解释道:朝廷规矩,官员基本上都是异地为官,且报纸暂时不出县,打击同僚就显得无有必要了。

谈到了这个,阎崇信则补充道:官员不得私自书写文章等东西上报,须得实名之。

折腾了半个时辰,关于报纸的管理细则讨论完毕。

内阁这才递交给皇帝。

皇帝看了几遍后,又加上一条:采取责任制。

若是出现差错,如流言造成损失,则又主编,以及股份一同担责。

流程细则一下,本以为民间的舆论会平息一些,但没想到更加的涌动了。

因为一切都是正规透明的。

所有人不怕钱多,就怕暗箱操作。

短短一个月间,北京城中的报纸登记,就超过了三十份。

很显然,北京城百万人口,各色人等,即使识字的人不多,但市场足够辽阔,足以让报纸吃个溜圆。

卖报卖报喽,文才报,最新鲜的三国,能看个饱咯——

神仙鬼怪,哪吒闹海,封神演义就在雅贤集——

宛平县出个母猪,一连下了九个猪崽,独家秘方就在闲话斋……

哟嚯,倒是热闹。

齐王临窗而坐,看着街面上的风景,耳旁传来了大量的吆喝声。

各色的孩童,怀中揣着报纸,喊着不一样的口号,在街头巷尾大肆吆喝。

来往的行人有的驻足买来,有的不住地抓耳挠腮问着。

朱存桦见之,一时间感怀备至。

在年初,皇帝就定下了他的婚事,腊月就得成婚。

想起了日后家中有人管束,他就感觉不自在。

但同时,结婚之后就能去就藩,独掌一国,大权在握,这又让他心痒难耐。

爷,最近这几日,报纸这玩意儿就多了,让人看不了都。

小二送上了点心,轻声道:在以往,只有一个公报看着,翻来覆去都是朝廷那点事,半月一份,早就没了滋味。

如今倒是好,各种各样的报纸都有,怎么鬼神,三国,若是识字的都能自己看,一份报纸才十来文,这要是去书店了,那没几贯钱下不来。

小二述说着喜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来自南方的粮食,通过海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北京城,导致京城粮价长期保持稳定。

换句话来说,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多了,市井文化兴起,许多人物质基础满足了,精神就开始空虚了。

而如今报纸的涌现,则迅速了填补了空白,使得他们为之欢愉。

而在之前,像是戏剧一类的,也是在京城兴起。

像是搭建戏台的茶馆酒楼,在北京城不下百座,可谓是热闹非常。

这报纸搞钱吗?

齐王品着茶,轻笑地问道。

瞧你说的,要是不搞钱,哪有那么多人去弄?

小二觉得,这个公子怕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您别看这市面上报纸很多,但买的人更多,大大小小的酒楼茶肆,必然有茶博士来读解,听的人不少。

然后各个报纸登的事不同,有的是,有的是家常里短,我还听闻,有了是一些下流的报纸,什么金瓶梅一类的……

每个人至少要买个三五份来,您说搞钱不?

齐王听着,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也准备办一份报纸。

至于登的内容,自然不是什么政治,而是闲聊杂趣,如斗蛐蛐、斗狗一类的文章。

整个京城,像这样好玩的人不下十万,而且都是不差钱的主,每人买一份,那岂不是发了?

越想,他也觉得可行。

作为藩王,虽然他日后要去就国,但如今每年只能领着年禄,去除掉一些日常花销,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寻摸到一个财源,却是要紧的。

况且,日后他去了齐国,在北京城也要有个眼线,时常关注国内大事。

而还有什么比报纸最适合的?

越想越行,他径直起身,下了楼梯。

而迎面,则撞到了一位贵公子。

楚王世孙。

老楚王在绍武初年就薨了,由于是高龄而去,世子上位时,都已经快六十了。

所以,如今的世孙,也有了二十来岁,真是年轻气盛,好玩的时候。

二爷——世孙一见到齐王,惊喜的拱手,然后凑上前道:您也是来看这玉堂春?

什么玉堂春?齐王一愣,搞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嗐,就是这怀庆楼的招牌,玉堂春啊!

世孙轻声,露出了一副痴笑的模样:最近京城,不知道是哪位大才,写了一份本子,叫《女驸马》,好家伙,风靡整个京城。

您想,这天下几千年来,那么多个进士状元,哪里有个女驸马,女状元?谁不想瞧瞧模样?

而就属这玉堂春,模样最为标志,人也俊俏,每天想来听戏的人海了去了——

齐王闻言,也不由得露出了些许兴趣。

成,今个我倒是想要看看——

言罢,两人就一前一后,来到了戏台前,准备听戏。

果然,其女子纤腰玉脸,虽然抹着粉彩,但一举一动都具有莫大的诱惑,尤其是一身状元袍出来,惹得众人沸腾。

为救李郎离家园人,谁料皇榜中状元?

一戏唱罢,齐王倒是淡定,一旁的世孙则激动莫名,大量的碎银,金钗,好似石头一般扔在台上。

二爷,待会儿斗狗去?世孙意犹未尽道:我最近寻摸了一条好狗,名叫大黑帅,已经连赢了两三场,赚起了上百块呢……

不用了。齐王摆摆手:若是夜不归宿,怕是宫里会有人拿着变子出门了……

他心中感叹,这群留在京城的王府子弟,算是废了。

他若是留在北京,日后怕也是如此吧。

崇祯年间的一场大动乱,河南湖广、陕西几乎沦为白地,藩王们自然凄惨异常。

而山东,则是因为建奴屡次入寇,从而导致许多藩王死伤惨重。

崇祯初年,分封在各个府的亲王,只有二十八个。

等到绍武初年,只剩下楚王、福王、瑞王、襄王、荆王、益王、鲁王、唐王等,寥寥十余人罢了。

至于上千个郡王,更是死伤惨重,十不存一。

为了安置这些藩王,皇帝将他们一股脑地搬迁到了京城,然后将京畿、辽东的一些荒地,以亲王两百顷、郡王五十顷的份额,分给他们,让其自食其力。

为了避免文官们说皇帝冷血无情,朝廷每年与亲王两千石,郡王两百石的年禄,算是安置了。

至于那些将军中尉们,只要还在宗籍上,一律赏赐五百亩地,银百块,迁居辽东。

但留在京城的亲王、郡王们,可不想去辽东凑热闹,安排个人去守农庄就是了,哪里有京城繁华。

所以,大量王府子弟,虽然有降等袭爵的鞭子在,但一个个仍旧我行我素,吃喝玩乐不少。

齐王的报纸客户,大部分是他们。

而显然,虽然就藩日子苦了些,比不上他们快活,但前途却更加的远大。

可以预想,皇帝的二十余子,定然有许多耐不住性子的,肯定会留在京城,到时候就也是如此了。

心中想着,齐王不由得为其感到悲哀。

或许日后,许多后代子孙,就会变

成像刘备那样的织席贩履之徒了,但东汉宗室数十万,又有几个刘备起来了?

到底也是亲戚,我可不能见着不管。

齐国乘上马车,心里思量着。

实际上,感怀之下,他也想起了自己日后就藩封国,子孙后代的样子。

如果沿袭朝廷的规矩,那么不可避免就会如此了。

虽然王妃都没一个,但齐王却想得更远了。

匆匆坐上铁轨马车,齐王来到了玉泉山。

求见皇帝时,就见后者正短衣穿着,拿着一把稻谷,津津有味地在打稻子。

这没什么,对于皇帝的稀奇古怪举动,齐王已经习惯了。

但,皇帝却踩踏着木板,一个四方的木柜,中间一个圆筒,上面不买了螺旋状的铁棍,指头粗,随着皇帝上下踏步,其铁筒也是转动起来。

而其手中的稻谷,放置其中,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稻粒就脱下了。

几个呼吸之间,一把稻子就脱粒完成了。

齐王惊了。

看什么,这是新制的打谷机,甚是方便,能省不少的人力。

皇帝擦了擦汗,喝了一口盐水,虽然感觉有些累了,但体验到前世小时的打谷,却是让人兴奋。

父皇勤政爱民,时刻关切着百姓之事,古之尧舜也不过如此吧。

齐王大声称赞道。

说吧,有什么事。皇帝换了衣衫,轻声道:你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快说来。

儿子在京城,听了一场《女驸马》的戏,但偶遇了楚王世孙……

齐王叹道:京城的宗室,如今纵情玩乐,虽然有降爵但却毫无忧虑,儿臣却焦虑他们的未来了……

不是有宗学吗?

皇帝随口道:只要想上进的,让他们去免费读书,自己管不过自己,只能败家了。

这事,管不了太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武装风暴 不嫁霸道冷总裁 唯有爱难言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男欢女爱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跨过千年来爱你 医品至尊 一拳崩碎山河,你说他只会种田? 糟糕,反派将军总想父凭子贵! 保护我方族长 吸血爹地被捕了 少东的彪悍爱妻 全球高考 鬼夫撩妻太忙 痞妃传 逆青春 婚久情深,错惹腹黑总裁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橙心如意剑 刀笔吏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最近更新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大梁辽王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红楼之皇权枯骨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 大明世祖txt下载 - 大明世祖最新章节 - 大明世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