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首页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回到南明当王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至尊特工 谍影 澳洲风云1876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 回到南明当王爷全文阅读 - 回到南明当王爷txt下载 - 回到南明当王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零二章 今时不同往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琳泽对大明帝国大学堂的定位是综合性大学堂。朱琳泽的目标是将大明帝国大学堂打造成大明,乃至于是全世界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堂。

朱琳泽此前由于缺乏安全感,担心以南明的军事实力不足以抵御清军南下以及来自其他方面势力的威胁,故而军费开支一直是大头。

因此朱琳泽更倾向于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军队建设之中。

今时已非往日,如今事实已经证明弘光朝的新军已经是天下最强的军事实力之一。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这支军队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士气,抑或是战斗力都还处于上升期。

除了禁卫军的装备已经齐全之外,其余各军,包括骑兵标的装备都尚未配备齐全。

没办法,朱琳泽这几年来的扩军速度实在太快,火铳和火炮尚且可以加班加点,扩充产能,给新入服役的新兵们配备齐全。

但甲胄则不得不全手工打造,慢工出细活,急不得。加之手艺娴熟的制甲工匠本来就不多。因此,甲胄的产量近年来难有大规模的提高。

凡此种种,朱琳泽的新军,除了禁卫军和骑兵标之外,几乎所有的军都存在缺乏优质合格的甲胄。最严重的忠贞军,全军的批甲率甚至只有一半左右。

兵部的大臣们则是认为缺乏甲胄无伤大雅,就算批甲率只有一半左右的忠贞军,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极为惊人的批甲率,完全有资格称得上是精锐战兵。

朱琳泽和陆军将领们的想法则和兵部的大臣们相左。

兵部的大臣们将这些士兵视为帝国的燃料,在他们眼里这些士兵的存在只不过是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罢了。

但这些兵都是朱琳泽和陆军将领们亲手带出来,尤其是讲武堂毕业的学员,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朱琳泽亲自将他们的毕业证书发到手中,再安置到各军。

这几年来,海陆军讲武堂的毕业生典礼朱琳泽可是一次都没错过,哪怕是速成班的学生毕业,朱琳泽都亲自到现场给他们发放毕业证书。

海军讲武堂的情况则相对特殊一些,毕竟海军讲武堂设在竹堑,朱琳泽不可能每次都从南京跑到竹堑专门只为了给海军讲武堂的毕业生们发放毕业证书。

不过困难总比方法多,朱琳泽还是每年坚持让毕业生们在海军讲武堂的教员们的监督辅导下,由他们自己驾驶船只,一路由竹堑前往南京。然后再由朱琳泽给它们亲自颁发毕业证书。

朱琳泽不嫌麻烦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争取让每个讲武堂毕业的学生都近距离地见一见他,见一见他们为之效力的闽王,以及大明朝的首都。

以前军队人数少的时候,朱琳泽还可以做到亲自给每个士兵发军饷。只是现在军队人数太多,朱琳泽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到给每个讲武堂毕业的学生发毕业证书。

朱琳泽此举自然是激起了官僚集团的不满,但他们也仅仅只是心怀不满罢了。谁心里都清楚朱琳泽手里头这支新军的实力。

除了心怀不满,他们也做不了什么,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发发牢骚,仅此而已。

军队就是朱琳泽最大的底气,他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想办法让他的军队对他心怀绝对的忠诚。

文官们所忌惮他的就是他的新军。

朱琳泽询问了倪元璐今年的具体财政情况如何。

一提到财政问题,倪元璐还是一如既往地一张苦瓜脸。

见朱琳泽问的细致,倪元璐也知道朱琳泽这是在考虑建立专门的师范学堂,以用来培养足够的教师。

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闽王培养人才的方法倪元璐是亲眼见识过的。倪元璐也不得不承认闽王这套培养人才的方法效率很高,要比传统的私塾教育强多了。

“闽王可是要建专门的学堂用于培养提学官和教师?”

倪元璐问朱琳泽道,要是朱琳泽真要兴建专门培养教育人才的大学堂,他是支持的。就算财政再难也要想办法挤出一些,至少先把师范大学堂的架子给搭起来也好。

有了架子之后,往后再继续添砖加瓦也就方便了。

有了今天这件事情的前车之鉴,倪元璐也希望能够早日建起专门的师范大学堂,培养出真正能为人师表的教育官员和教师。

这样的话就算不能杜绝此类现象再度发生,至少也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倪元璐掏出随身携带的几个小本本,戴上老花镜,就着小学堂饭堂内的烛火认真地查看了起来。

“户部那边最多可以拨出多少银子来?”耐心地看倪元璐算好后,朱琳泽询问道。

“最多抽出八万六千银元。”

倪元璐扣扣搜搜半天,才给出了一个让朱琳泽为止汗颜的数字。

“闽王要的做事情多,虽然本朝以半壁江山户部收入能做到和崇祯朝相当,但也没剩下多少银钱。臣可以保证,从臣这里出去的银子,都去了该去的地方。”

倪元璐见朱琳泽陷入沉思,生怕朱琳泽降罪,急忙解释说道。

从他手里出去的银子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到到了下面之后,一层层下去这些银钱又能剩下多少落到实处,倪元璐也不敢保证。

不过有一点倪元璐还是敢保证的,那就是本朝要比崇祯朝吏治清明很多很多。

崇祯皇帝顾及自己的名声,没有对官吏们下手太狠,加之积重难返,崇祯朝造成的财政浪费难以计数。

而朱琳泽现在还不是皇帝,本来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旁系藩王的身份摄政监过,对于外界的风评,朱琳泽向来就不是很在乎。

因此,闽王对贪官污吏下起手来,远要比崇祯帝狠的多。

朱琳泽之所以敢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崇祯皇帝所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朱琳泽有专门用于培训吏员的吏学堂,可以直接填补地方官吏的缺口,不用太过担心杀了那些贪官污吏之后出现无人可用的窘境。

老大一个帝国办一件事居然只能挤出可怜的八万六千银元这么点钱。

这让朱琳泽唏嘘不已,这大明未免也太穷了。

“海军讲武堂和陆军讲武堂减少三成招生数量,减少两成的火器采购量,能省下多少?”

朱琳泽沉吟片刻,问倪元璐道。

军费是朝廷开支的最大头,没有之一,饶是朱琳泽现在已经在逐渐裁撤控制区内的没有多大用处的营兵。

但由于新军的扩编,实际上也没能节省下多少钱。反而由于新军人数膨胀,军费开支反而越来越大了。

朱琳泽段时间内没有继续扩军的打算,故而打算削海军和陆军两个讲武堂的开支,以及减少装备采购量,用来师范大学堂的招生和建设。

“减少两成火器的采购量?”

倪元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向来在军费开支上不做出让步的闽王这次居然一下子减少了两成的火器采购量。

简直是闻所未闻,倪元璐想了想说道:“具体能剩下多少,臣暂时不得而知,不过减少两成火器采购量,当能省下五六十万两的开。”

朱琳泽点点头,五六十万两总算也能勉强应付一下了,等海关的收入上来和招商局拓殖成功。朝廷的财政问题也能慢慢变好。

届时朱琳泽不仅要完成新式教育体系的构建,还要对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够了,朝廷财政艰难,诸君共勉之。”朱琳泽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

“马士英,陆闻达献策有功,着马士英充任内阁次辅,赐陆闻达进士功名。”

举人功名一直以来都是陆闻达的心病,朱琳泽顺水推舟,借着这个机会,直接给了陆闻达一个进士功名。

刚刚发生了这等事,几个随行的大员也只能保持沉默,不敢触朱琳泽的霉头。

当然也有像李邦华这样已经看开了的官员。

以陆闻达现在在朝野的影响力,一纸功名之差又能如何?难道还指望着举人的功名束缚住陆闻达?

这个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一些。

再者,李邦华也不得不承认,陆闻达的办事能力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内阁的阁员。要是陆闻达能入阁办事,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当然,以陆闻达在闽王系的地位,现在又有了举人功名,以后想要入阁办事,乃至于当上内阁辅臣,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此间,李邦华不由得十分羡慕陆闻达。以闽王的能力,闽王真要是成祖第二,陆闻达想在青史上留下光辉夺目的一笔,也不是什么难事。

“臣,谢过闽王!”

马士英见状大喜过望,急忙谢过朱琳泽。这碗泔水饭吃的也不冤枉,一个主意和一碗泔水饭换来一个内阁辅臣的位置,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相较于对陆闻达的态度,在场的大明朝大佬们对马士英的态度可就冷淡多了。

在他们眼中,马士英不过是一个首鼠两端,摇摆不定的投机小人。

这种态度尤以王铎为甚,听到马士英从一个普通的阁员升任为次辅,骑在了他头上之后,忍不住噗嗤了一声。

马士英却是不以为意,在政治上能有所建树是他现在对自己最大的期望。

王铎看不起他,他也还看不起王铎呢。

他马士英是首鼠两端的小人,那他王铎就是尸位素餐的君子,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陆闻达一时之间竟然愣住了,呆呆地愣在原地。

闽王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他的这块心病。陆闻达鼻子一酸,忍不住哽咽起来,这辈子没有跟错人。

此生能奉主如此,夫复何求?

“属下谢过闽王。”

陆闻达哽声道,闽王这是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

相较于弘光朝虽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但一切工作总体上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

大顺政权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难过了。

这个曾经让天下人一度以为取明朝而代之的政权,此时已经是日薄西山,穷途末路。成为明清对峙之间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

在朱琳泽着手裁撤卫所军队和营兵这些旧式军队,减缓新军扩充速度都同时。

李自成此时却不得不大肆扩军,以提升大顺军的战斗力。

然而大顺政权的财政早已经不堪重负,大顺军早已经不是当初不发军饷的流民军队。

为了安抚住这些军队李自成只能不断增加军队的军饷。

大顺政权的实际控制去只有荆襄两地,并且还在不断萎缩。以荆襄两地养活现在的二十几万军队无疑是天方夜谭,要不是靠着当初从京师追赃助饷得来巨量的金银财宝。只怕现在的大顺军早已经分崩离析了。

李自成现在只是以他个人在大顺军中的威望,勉强维持着这支军队不解散。

李自成双目憔悴,相较于攻城略地,意气风发时的闯王,现在的李自成两鬓早已生出雪一般白的华发。

“皇帝不好当,还是当初的闯王自在。”

李自成忍不住自嘲道。

不过李自成李万岁的皇帝之称,也只是在大顺政权内部才这么称呼。

由于南明方面的不断施加压力,李自成不得不去除帝号,接受南明朝庭给他封的“顺王”之号。

李自成也在这短短数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从一个驿卒到闯将,闯王再到皇帝,最后又从一个皇帝,成为大明朝封的王的传奇经历。

皇帝不如当初的闯王,闯将当的舒坦,是李自成现在最真切的感受。

想到此间,李自成不由得想起他曾经的老对手崇祯皇帝朱由检。

大明朝北庭寿命的午后几年,京师紫禁城中崇祯皇帝也是这种感受吧。

如此想来,李自成竟然还有些同情朱由检的遭遇。甚至觉得他比朱由检更惨。

李自成忍不住连着咳嗽了好几声,急忙紧了紧背上披着的披风,以减少身体热量到流失。

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北方和西方有清军虎视眈眈,东方有弘光朝。

这两方势力都是李自成得罪不起的,可偏偏大顺政权又夹在他们中间,这让李自成感到非常地无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官道之色戒 无限之信仰诸天 宋檀记事 艳海风波 花都太子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后宫春春色 都市花缘梦 网游之暴力狂医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应如妖似魔 
最近更新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大齐之君上传奇 三国凭实力截胡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 回到南明当王爷txt下载 - 回到南明当王爷最新章节 - 回到南明当王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