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首页 >> 大隋主沉浮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马前卒 谍网 北朝求生实录 1908远东狂人 大夏第一假太监 佣兵的战争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91章 暗流涌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杨集把苏威、宇文恺送出大门,却看到门前广场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异常喧哗。这一幕,便是见多识广的苏威和宇文恺也吓了一跳。他俩抵达府前广场之时,广场之上仅仅只有两匹马,想来是之前那两名武士的坐骑,然而就在短短的谈话时间之内,广场左右全是车马。

“有些夸张了!”望着人山人海般的广场,苏威向杨集说道:“大王,老楚公在世时的杨家,好像也不如。”

“他们自己要来,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杨集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而且送礼带有礼貌、带有诚意、带有给予、更带有尊重的成分,我总不能伸手去打送礼人吧?”

“自然不能!”苏威呵呵一笑,又意味深长的补充道:“《汉书》有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这话对于身在官场中的达官贵人而言,更加适用。而世上很少有人不喜欢名人字画、奇珍异宝、金银玉石,虽然大王并不缺少这些,可别人既然自愿送上门来,大王就没必要显得特立独行,取之又有何妨?呵呵,人嘛,哪有十全十美的?”

“苏相言之有理。受教了!”其实早在杨集出仕之始,杨坚就教了他为官之道,其本质就是‘收钱不办事,贪赃不枉法’;而他这些年以来,一直都遵照杨坚的思想行事,简而言之就是‘东西不想,货我又想要’,久而久之,就没人上门求他办事了。不料随着他在官场上的步步高升,送礼的人又开始出现了,甚至有的人单纯是为了送礼而送礼,都没有求他办事。

通过眼前这些人的衣饰、车辆,显然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而是寒门、商户;而这一类人,一般都是那个送礼而送礼的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商户更是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他们从来就不指望达官贵人能承诺什么、回报什么,他们送礼的目的其实仅仅只是抱着万一的心思。万一有一天被某个大官记住了,他们觉得他们之前的付出就值得了。

就目前而言,杨集这个战功赫赫的亲王、尚书令要是愿意放低姿态、放下身段与这些人交谈和交往,单单一个折节下交、卑辞厚币的品质,就能让无数寒士认为他有王者之风,激动的免费的帮他宣扬美名。然而遗憾的是杨集从来就不想当贤王,根本没有刻意去经营自己的名声,所以他在民间、在士林间的名声是劣大于优,非常有争议。

鉴于自己的选择,杨集实在不明白那些被誉为贤王的亲王是怎么想的,那些想争皇位的皇子也就算了,不想当皇帝的皇子、皇帝的弟弟和堂兄弟,竟然也混出一个贤王的名头出来,难道就不怕皇帝或下一任皇帝忌惮、杀头?

…………

王府府前广场热闹之极,而同处一坊的楚国公府却是门可罗雀,这与杨集出仕之前,十分相似,然而如今,两府的情况却反着来了。

楚国公府内一片愁云惨淡、乌云密布,杨文思从民部尚书降为检校民部尚书的消息,对杨家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这甚至比杨约被免去内史令之职还要严重。

毕竟民部尚书是实打实的要职,而内史令是个虚高的虚职,可是杨约当初丢失内史令之时,杨家人尚且人心惶惶、惊恐失措,此刻杨文思被降为临时一般的检校民部尚书,杨家人又怎么不吃惊?更让他们心急如焚的是,这一免职、一降职所间隔的时间,竟然连半年都不到。

杨文思这一降的同时,也意味杨家失去了顶级高门身份,从大隋最耀眼的门阀沦为‘泯然众人’的一等门阀,除了随杨素逝去的荣耀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了。

杨玄感把叔祖杨文思送走以后,又开了族老会,商量了许多事,然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之内,情绪异常暴躁的来回踱步。

父亲对他寄予重望,临终前把偌大家业交给他,希望他牢牢守住这个家业,父亲也不指望他进一步壮大,只愿他不要让这个家走上没落之路。然而他这个新家主辜负了父亲,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把家族弄成光芒暗淡模样,刚才另外几房长老已经怨声沸腾,横加指责了,再这么下去,就连家族都有瓦解的危险,更别是如何维护和巩固外面的人脉的关系了。

其实另几房长老因为杨玄感母亲妻子偏向娘家的缘故,一直以重嫡轻庶、分配不公为由,向杨玄感表达不满,但是像今天这么词锋激烈、尖锐的长老会,却是前所未有。

这说明家主的权威已经动摇、家族人心已散,他这个当家人,要是没有办法力挽狂澜、没有拿出止住颓势的良方,内部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不妙。

就有此时,门外传来房门管事的声音:“家主,蒲山公求见。”

杨玄感精神—振,霍然抬头道:“快请,请他到我书房来!”

片刻,李密走了进来,笑着向杨玄感拱手行礼道:“恭喜兄长!”

李密与杨玄感交情极厚,两人向来无话不谈,也能推心置腹,李密今年二十五岁,长得身材魁梧、英气勃勃、相貌颇为不凡,他文武全才,志向远大,不仅以救世济民为己任,而且对时局有着极深见解。

李密袭父爵蒲山郡公,在大业元年凭借父荫任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成了杨昭座下一名将领,不过李密当年就辞职了;这倒不是他无心仕途,而是他认为杨广年纪轻,少说也有二十多年阳寿,在未来的漫长时间之内,太子之位充满了变数,就算杨昭以后胜利继承皇位,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那时根本不可能一步登天。

在东宫既不安全、也比较难以晋升,而他不仅有才华,本人又是关陇贵族“八柱国”子弟,既然如此,与其把青春浪费在前途未卜东宫,倒不如把职务辞了,这样既可广交朋友、经营名望,又能进一步读书深造。

听了李密那名“恭喜兄长”,杨玄感不由一愣,苦笑着请李密坐下,又命侍女上茶。

侍女上好茶、关门退了下去,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李密和杨玄感两人,杨玄感这才问道:“贤弟想来也听到叔祖降为民部检校尚书的消息了,此时却向我贺喜,我何喜之有啊?”

李密微微—笑,拱手道:“对此,兄长是否感到很沮丧?”

“能不沮丧吗?”杨玄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苦笑着说道:“贤弟难道就没有察觉到杨府的压抑吗?你可曾看到杨家人谁有笑脸?”

李密没有出仕,一直在家读书,却十分关心和了解天下大事,闻言便摇了摇头:“兄长身为局中人,只见其弊而未知其利,可是在我这个外人看来,杨公被贬为民部检校尚书除了面子和俸禄有点损失之外,并无实质影响。只要杨公把圣人交待下来的任务办好、办得稳妥,又会升为民部尚书。这既符合帝王的敲打之道,也容易令帝王感到满意,只因圣人觉得杨公的变化全部是因为他的敲打所致,这令他颇有一种教人成才的满足感。”

“所以我认为兄长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袖手旁观、不是毫无作为,更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杨公闯过这一关,使他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完美的事儿。这样一来就保住杨公的民部尚书之职了,而兄长要是在这件事上大公无私、尽心尽力,事后既能收揽杨公这重要的一房,也能立起家主之威望,若是得到杨公的支持,你这个家主日后会轻松不少。”

杨玄感双眼渐渐亮了起来,他明白李密的意思了:对他现在来说,最重要的是家主之位、家族能否上下一心,要是像李密所说这般,保住了杨文思的民部尚书之职,家族内部的危机立刻减去一半以上。他沉思片刻,抬眸问道:“贤弟,我现在担心的是圣人,圣人对杨家的态度可是很不好啊!阿耶生前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官员,也是因为圣人的态度纷纷疏远了杨家。”

“兄长此言差矣!圣人也好、将臣也罢,他们现在的态度其实都是因为杨家之前的败笔所致。”李密叹息一声,直指问题的关键:“兄长看看崔氏、河东薛氏,当崔仲方、薛胄被贬官的时候,人家又是如何应对的?人家是沉默、是尽可能的避开圣人的怒火,而不是仗着家族大、人才多、人脉广去挑衅帝王之威。”

说到这里,李密目视杨玄感,又问道:“而你们杨家呢,你们受到处惩罚后,非但不思己过,反而乱作一团、怨声载道、四下求人,进一步将事情闹大。若是换成兄长,兄长喜欢这样的部下吗?”

“我明白了。”杨玄感闻言苦笑。事实上他全部都知道,可他就是改变不了;说到底,还是他这个家主没有半点威信,制约不了各房。但是正如李密之前所言,杨文思是一个契机、而二叔杨约也是一个契机。

他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又说道:“实不相瞒,我现在心乱如麻、六神无主、毫无良策,依贤弟之见,我在朝堂之上应该如何行事,还请贤弟多多指教!”

“一方面是本着卑微认真之心,当好礼部尚书;另一方面是约束好各房,千万别再闹事了,否则兄长一点点差错,都会导致早就怒气万丈的圣人大发雷霆。”李密看了杨玄感一眼,说道:“至于官员疏远之类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能够让兄长看清一些人的真面目。”

杨玄感缓缓点头,他沉吟半晌,又颇为期待的说道:“贤弟能否帮我度过眼前这个难关?我指的是文思叔祖这关。”

“老楚公于我有恩,我与兄长又同情手足,此乃义不容辞之事。”李密明确表态道。

。。。。。。。

就在李密与杨玄感交谈的同时,—辆马车也在元寿府前广场停下,元弘嗣从马车上走了出来,他匆匆走上了台阶。

元寿之子元敏在大门前已经等候多时,上前行礼道:“叔父。”

元弘嗣点了点头,沉声问道:“贤侄,别人到了吗?”

“各房叔伯都来了,现在就等叔父了,请您跟我来!”元敏带着元弘嗣向书房方向走去。

元弘嗣五十余岁,长得相貌堂堂、魅梧高大,他是门下省一名中级官员,也是元家在朝廷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这一房生活在幽州渔阳郡,他以前也一直在幽州当官。

杨广创立监察州初期,关陇贵族便推荐他为幽州刺史,而赵郡李氏和山东士族则是推荐李子雄,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杨集从中作梗,使李子雄成功当上幽州刺史,使他梦想成空之余,也打乱了元家向东北发展势力的既定战略。

今天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以及独孤顺和长孙炽的一唱一和着实令元寿担心,一回来,便召集各房代表商议应对之策。

元寿书房内,元家家主元胄、元昭、元文都等人都已经到齐了,现在就等元弘嗣。

元文都是元家一个旁支的首领,他现在比较得到杨广重用,官拜司农少卿,年迈的前任司农寺卿在上个月生病去世以后,便由元文都接任了司农寺卿;只不过元文都为人低调、话不多,在朝堂之上几乎是一个隐形人,故而并不怎么起眼。由于今天会议对于元家极其重要,所以他也来元寿府邸了。

“抱歉抱歉,我来晚了!”元弘嗣快步走进书房之间,向里面几们行礼道。

坐在上首的元胄摆了摆手:“就等你一人了,快坐下吧!敏儿也坐下来听听。”

元氏家族现在已经分成了数十房,但是今天来元寿书房开会的人,都是元胄和元寿的心腹支系。

元胄脸色肃然的对众人道:“今天让大家来,一是独孤派和窦派的态度,据说,他们两派已经联合与我元派为敌,意图借朝廷之手抢占雍北诸郡,就目前来看,独孤顺接下来,极有可能把他巡视北方的各种证据交给薛道衡,然后借司隶台之力、薛道衡之手来实现这个用心险恶的目的。三是独孤派和窦派极可能通过李渊,把我们元氏的实力透露给了皇帝,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隐藏实力,如何避免皇帝打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武侠之气运掠夺 全球高考 软妹子重生记 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都市之最强狂兵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我在大唐有块田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我被丧尸了100年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秦始皇荡平六国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成州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穿越大明做女皇 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 古今名人记 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 大隋主沉浮txt下载 - 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 大隋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