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首页 >> 南明靖江王 >> 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京门风月 大夏第一假太监 北朝帝业 佣兵的战争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抗战之烽火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之征战岁月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 南明靖江王全文阅读 - 南明靖江王txt下载 - 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81章 官场(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北直隶长芦盐场的码头上,范氏商队管事范守富指挥着力夫将一袋袋盐运上船,准备经卫河(海河),运往北直隶、河南、山西各地销售。

“五公子,要不要挂出咱‘范字号’?”范守富开心地问,语气中带着几分希冀。

这段时间,老范家在商战中连遭打击,损失了很多大生意。介休范氏的家主范三拔本能地感到了危险,下令各地的商队低调行事,能不挂“范”字旗便不挂,避免招摇。

范守富的商队,有日子没挂“范字号”了。他是范氏家奴,为老范家行了一辈子商,真的想挂“范”字旗。

“嗯,挂起来吧”,范毓奇低声微笑道,募地,又提高了音调,“不仅要挂出咱家的旗,还要敲锣打鼓。吾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介休范氏,依然是天下第一商!”

“咣当当~咣当当~”

老范家的船队沿着卫河行驶,一路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那杆覇气的“范”字旗,迎风招展,似乎在与锣鼓声交相呼应。

“这是谁家的船队,这么招摇!去,打听一下”。

青县码头,一名身着青袍、三十岁左右的书生淡淡地吩咐身边的家仆。

家仆去了一会儿,很快返还。这么招摇,想不知道是谁家的船队都难。

“什么!介休范氏!”

书生听完攥紧了拳头,手腕上的青筋因为愤怒而暴起,“岂有此理,一窝汉奸,居然敢招摇过市!本府要上疏圣上,抄了这汉奸的家!”

此人不是别人,乃是新任的河间知府吕留良。

吕留良,字庄生,浙江崇德县人,博学多艺,精通天文、谶纬、乐律、兵法、骑射等二十四项绝艺。血性汉子,从小便有咯血疾,身体弱,十五岁那年,带病在太湖一带募义兵抗清,左股中箭,遇天雨辄痛。后来,光武帝开科举,他又从浙江跑去应试,得中探花。

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大明收复澳门的时候,立下大功,刚升任正四品河间知府。

大明各府,除了国都所在的应天府尹、顺天府尹为正三品外,其他皆为正四品知府。

正四品官看着蛮高,可以吕留良的资历,则有些慢了。当年第一批科举的一甲三人:状元王介之,任正三品左副都御史;榜眼史大成,任正二品漠北巡抚;唯有探花吕留良,才是个正四品的知府。

之所以升得慢,跟吕探花的个性有关。这位只会做事,不会做官,虽有一腔热血、两袖清风,却完全不懂人情世故,在大明朝,真得很难吃得开。

比如,他任香山知县时,别的知县上任前都要找知府等上官汇报思想,他倒好,直接上任,甩开膀子大干特干,完全不知道还有向上官汇报思想这种事;再比如,他一点都没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觉悟,喜欢管闲事,任香山知县时,看澳门佛朗机人的炮台不顺眼,多次向两广总督郑封、辽东总督佟养甲(当时协管澳门通商事务)、广东巡抚金维新等人请求拆掉夷人炮台。这么大事,岂是汝一个小知县管得了的?没人搭理他。一怒之下,直接上疏朱亨嘉。完了,又犯了官场大忌:越级上报,得罪了一大帮上官。

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吕留良十有八九要在香山知县的位置上生霉、发臭、干到死了。

命好,新上任的武英殿大学士、两广总督苏观生,性格和吕良留相似,也是大明朝出了名的“二货”。

苏观生,字宇霖,莞城(东莞)人。此人科举不顺,大器晚成,三十岁才考上生员。虽然科举蹉跎,却有一副硬骨,人送外号“三不要老爷”。那一年,他任无极知县,为百姓平反冤案,得罪了上官,遭到诬陷。他说:“我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奈我何!”从此得了个外号:“三不要老爷”。

“二货”看“二货”,自然是极顺眼的,苏观生怎么看吕留良,怎么喜欢,多次夸奖吕留良是国之干城。

可惜吕探花得罪的人太多,在吏部三年一次考核外官的大计中,居然只得了个“中等”。

苏观生大怒,使人骑快马带书信给当时负责大计的吏部侍郎顾奕,说:“香山知县吕留良,若是不能列为优等,必是汝考核不公,予定要参汝一本!”

顾奕一瞅,苏老儿那“三不要”的臭脾气上来了,咱惹不起!左右不过一个小知县的考核而已,卖个面子吧。下令底下人,把吕留良由“中等”改为“优等”。

就这样,“三不要老爷”顶着重重压力硬挺吕探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挺上了知府的位置。

不知是什么人使了坏,虽然升了知府,却没能留在广东、继续跟在欣赏他的苏大学士后面混,而是被人一脚踢到北直隶河间府去了。

调走前,苏观生请吕留良吃了顿饭,语重心长地点拨道:“庄生啊,汝禀性刚烈,嫉恶如仇。只是北直隶可不比广东,不在老夫身边,凡事须得小心!为人当学着圆滑一些,方是处世之道”。

吕留良不禁感动,眼眶红了,“苏公良言,予铭记在心。只是天生这副犟脾气,怎么改也改不了。此生若能如苏公一般,被百姓加个美号,于愿足矣!”

此话挠到了苏观生的痒处,他一生最得意的便是任无极知县期间,不畏强权,平反冤案,被无极百姓起了个“三不要老爷”绰号,百姓们还为他在无极县立了块功德碑。每当遇到困难,一想到那块碑,苏大学士便恢复了无穷斗志。

听吕留良这么说,苏观生不再劝他圆滑,反而勉励道:“昔年于忠肃公曾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汝这犟脾气真要是改不了,不改也罢。只要汝行得正,坐得端,老夫定为汝之后援!”

得了“三不要老爷”的鼓励后,吕探花豪情满怀地乘船去北直隶河间府上任。

刚下船,不急着去府衙,而是化作一书生,去各县探访民情。至青县时,正巧遇到了老范家的商船队,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一问,竟是伪清“八大皇商”之首介休范氏。

吕留良直气得浑身发抖。他是和清虏血战过的,当年在太湖组织义军反清,比他大四岁的侄子吕宣忠殉国,他悲愤莫名、呕血数升。为了恢复中华,多少烈士捐躯!可那介休范氏,甘为清虏走狗,贩运军事物资,出卖明军情报。一窝汉奸,到了今日,竟仍敢横行!

人一生气,火就旺;火一旺,便顾不得三七二十一。

吕留良的臭脾气一上来,立即给光武帝上疏。因为实在太气,这道疏竟然是用密折的形式上的。

朱亨嘉为了巩固皇权,建立了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及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偏吕留良是个有主见的,上疏反对,认为密折鼓励臣下告密,使广大臣僚人人自危;密折内容彼此都不得而知,大臣即使被诬陷也无处申诉;若用密折越级言事,必定会引起上下猜疑,不利于政务的推行。建议取缔。

可朱亨嘉却觉得密折能增添皇权的权威和神秘感;让官员相互告密,以后便没人敢欺瞒朕;有利于下情上达。所以,这是个好东西,能让普天之下,唯朕独尊。不能取缔,得保留。

吕留良劝皇帝,没成功,一赌气,坚决不上密折。哼,如果每个四品及以上官员,都和予一样,坚决不给陛下上密折,这密折制度便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这密折却有一宗好处,速度快,可以直递君前。

这一次,吕留良被老范家的嚣张激怒了,为了尽快收拾他们,第一次使用了密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萌妻难养,腹黑老公有代沟 与你为敌 风水云雷电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诡事绘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太古玄荒录三部曲之一荣耀传奇 默读 爷爷奶奶说过的鬼故事 极品老太重生八零,谁也不伺候了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最后一作 独爱重生小妻 懒得说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无限群芳谱 至尊升灵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大宁第一衙内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笔架叉将军 北宋第一狠人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大明辽国公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高门庶子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 南明靖江王txt下载 - 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 - 南明靖江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