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首页 >> 南明靖江王 >> 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重生之女将星 纵天神帝 三国之召唤猛将 北朝帝业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工业造大明 乱世枭雄 重生之征战岁月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 南明靖江王全文阅读 - 南明靖江王txt下载 - 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九十六章 扫奸(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双层木楼,古朴典雅,楼外的酒幌(酒旗)迎风招展,柜台的酒架上摆着“老春”烧酒,一楼客堂内放着多张方桌、方凳,二楼则是雅间。

陶记饭铺是宁国府宣城县的老字号,店面不大,可自陶匡明爷爷辈起,便在此开张,颇有几道招牌菜。不过如今乱世,吃酒的人少,陶匡明辛苦经营,也不过勉强维持而已。

“掌柜的,来个雅间”。

一声虎吼,震得饭铺发抖,黑乎乎铁塔般一条壮汉走了进来,乃是马义魁,其后还有四人:方开之、高继先、于生之、胡君信。除胡君信是本地人外,其他均是在宣城营生的宁国县人。

陶匡明笑了,这几位声音豪气,可除了高继先开了间盐铺有些闲钱外,其余皆是些穷汉。奇怪的是,每次到他的店铺,必要雅间,点一盘酱菜(腌制的小菜,香菜、生姜、大蒜、芝麻萝卜条之类)、一壶水酒,一坐便是大半日,鬼鬼祟祟地,不知在密谋些什么。他一时好奇,偷听了几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几位瞧着破衣旧衫,却在做着天大的事情!

陶匡明平生最敬佩忠义之士,所以并不以他们点的菜少却占了雅间而嫌弃,反而倍加周到热忱。渐渐地,他们也习惯了以陶记饭铺作为聚会的地点。

“几位还是老规矩,一盘酱菜、一壶水酒?”

“不,此次咱们有贵客,劳烦掌柜的再加一盘冬笋、一盘板栗”,胡君信犹豫片刻又道,“再来盘琴鱼干”。

“好咧,您稍候”。

五人进了雅间,半晌又来了两人,当先一位是个僧人,瞎了只眼,穿着件宽大的僧袍;后一人则是军士打扮,号衣背后,印着个大大的“兵”字。

陶匡明满面堆笑,“两位请,五位尊客已等候多时了”。

僧人礼貌地一笑,露出满嘴白牙,带着那军士走进雅间。

陶匡明想:这位定是个贵人,寻常百姓焉能有如此好牙?

他猜得没错,这和尚乃是浪迹于宣城、宁国、芜湖一带的反清义士安和尚。安和尚姓安,本是弘光朝中军都督府官员,反清时被射瞎了一只眼,官宧人家,所以才有一口好牙。因为经常扮作僧人,四处联络义士,索性化名为安和尚,真名反倒无人知晓。

“安大哥!”

众人一见安和尚,纷纷起立。人的名、树的影,宁宣芜广一带,提起安和尚的大名,谁人不敬?

胡君信瞅着安和尚身后的军士问道:“安大哥,此乃何人?”

他们皆是反清复明的义士,一见身穿清军号衣的这位,自然心里别扭。

安和尚一笑,“此是义士许大成。他原是鞑子宁国营军士,在紫山遇到吾,被吾说动,愿跟吾一起共谋大事。有他在兵营内策动,大事必成”。

众人听后大喜,一口一个许兄弟叫着,气氛融洽了许多。

“几位尊客,酒菜来了!”

陶匡明亲自奉上酒菜。众人一见,除了自己点的那几样外,还多了一盘花菇田鸡、一盘炖鸽、一盘雪花金鲐鱼,酒也不是自己点的水酒,乃是宣城名酒:“老春”。

这“老春”烧酒可不一般,乃李白好友、宣州着名酿酒师纪叟所酿。李白最爱喝纪叟酿的酒,纪叟死后,他为其立碑一块,上镌悼诗曰:“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戴老黄泉下,还应酿大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太白一生,写了无数咏酒诗,但写给酿酒人的诗,唯此一首。

胡君信有点惊讶,“掌柜的,吾等未点这许多菜,也未要‘老春’,您是不是弄错了?”

陶匡明正色道:“几位尊客在做些什么,小老儿不敢知道。只是心中敬重几位的为人。这顿饭,小老儿请客!”

说完,掩上门,施施然走下楼去。

“想不到这老儿也是个忠义之辈”,于生之赞道。

“人心思明,谁无汉思?”方开之热泪盈眶。

安和尚忽然哈哈大笑,端起酒坛,给每人倒了碗“老春”,“这可是好酒,当年太白先生便是饮此酒,写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千古名句。大家同饮,莫要辜负了掌柜的一番心意”。

??

一壶泾县特尖、一碟板栗外加一碟赤岭山药,两位儒生打扮的人正在沈家大宅的书房里密谋。

这两位儒生,一个是原大明分巡登莱道海防佥事沈寿岳,另一个是崇祯十二年解元汤斯祜。

在宁国府宣城县,提起沈家大宅,无人不晓。

沈氏是名门望族,上一代家主乃是大明朝名将沈有容。现任家主是沈有容第四子沈寿岳。当年沈寿岳和弟弟沈寿峣组织义军抗清,兵败后沈寿峣被杀,沈寿岳回到老家,闭门不出,安心谈书。

宁国知府张献素对他不放心,派同知张经猷、照磨(掌管宗卷、钱谷的属吏)韩旺喜假意与其结交,实则暗中监视。不料这二人被他一腔正气所摄,反被其策反,上报张献素说,沈寿岳日日在家读书,并无反意。张献素遂不以为意。

所谓在家读书,不过是等待时机而已。监国靖王大军北指,大明忠臣沈寿岳自然憋不住了,四处联络义士,又派人联系朱亨嘉,制定了一个袭取宁国、宣城二县,乃至太平府、广德州的计划。

朱亨嘉欣然同意。也正是该计划,促使他三路分兵,准备在泾县围歼济度和洪承畴。

汤斯祜问沈寿岳:“巨山兄,监国那边怎么说?”

“监国同意了,他已派恩平侯高明贵兵发宁国,与吾等里应外合”。

“好”,汤斯祜叫了声好,旋即又道,“宣城鞑子兵少好办,只是宁国恐怕不易取”。

清军将主力集中到泾县、宁国、太平、旌德诸县,宣城空虚,只有一个守备八百兵。沈寿岳手中有父亲留下的两百多上过战场的家仆,汤斯祜亦有一百多家仆,安和尚有二百余江湖义士,他们还策反了同知张经猷、照磨韩旺喜、捕头管得生、宁国营兵士许大成。其中管得生甚为重要,不仅管着快班,也兼管着皂班和壮班,手下有各类衙役三百多人。许大成也策反了十几个宁国营军士。又有宁国府武生汪伸与他们合谋,汪家亦有百名壮丁。

宣城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过宁国县却有清军左标提督李本深率一万兵马驻守,所以汤斯祜说宣城好办、宁国不易取。

沈寿岳微微一笑,“贤弟勿忧,吾已派安和尚、许大成去联络宁国义士马义魁、方开之、高继先、于生之、吕四九、周惟德,还有胡君信、汪文仲,让他们去宁国潜伏。宣城是宁国府治,吾等先在宣城起义,李本深闻之必从宁国派兵镇压,如此宁国便空虚了。只要恩平侯的大军攻破千顷山或紫山,抵达宁国城下。便让胡君信带人四处放火,夺取城门,里应外合。如此,宁国必破!”

汤斯祜大喜,“巨山兄此策甚妙!”

沈寿岳又笑道:“愚兄还有两个喜讯要告诉贤弟,只怕贤弟听后更会欢喜得夜不能寐呢”。

“哦,兄长快讲”。

“其一、伪清广德州知州于浩、建德知县王天福欲和吾等一起,归顺大明;其二、许大成有个结义兄弟王田是芜采营军土,据他说伪清芜采总兵卜从善,闻监国斩杀尼堪、吴达海后,惶惶不可终日,似有归降之意”。

“太好了!天佑大明啊!”

“等宣城起义后,吾欲让贤弟去芜湖,劝降卜从善。贤弟可敢去?”

汤斯祜慨然道:“兄长说得哪里话,吾乃大明解元,为大明尽忠,理所当然,有何不敢?”

??

陶记饭铺的雅间,酒意浓浓。“老春”烧酒很烈,义士们喝得很尽兴。

“安大哥,您和许兄弟约我等至此,究竟有何吩咐。请说吧!”

胡君信、马义魁、方开之、高继先、于生之诸人望着安和尚,迫不及待。

安和尚神色一肃,“吾此来,是奉沈公之托,请诸位兄弟回宁国县潜伏。等王师至宁国时,里应外合,放火、夺城门。诸位可敢去?”

一听安和尚提到沈寿岳,众人无不敬仰。沈家满门忠烈:沈寿岳、沈寿峣组建义军抗清,沈寿民、沈埏、沈廷璐义不仕清,沈士柱在芜湖反清,“江左称家世忠节者,常首推宣城沈氏”。

众人齐说愿往:“沈公有命,我辈岂敢推辞?”

“好,这才是吾安和尚的兄弟,实不相瞒,吕四九、周惟德,汪文仲三位兄弟已经先行潜回宁国了。沈公说了,蛇无头不行,宁国诸义士,皆由胡君信指挥”。

“我等皆愿听从胡大哥号令!”

胡君信亦昂然道:“胡某愿和诸位兄弟同生共死!”

马义魁忽然道:“既然大伙情投意合,不如在此结拜为兄弟如何?”

众人齐声叫好。

遂挂上关公像、摆上三牲,取了活鸡,燃上香,饮了血酒,交换了“金兰谱”,结拜为异姓兄弟。

从此,江湖上多了段“七兄弟”的传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与你为敌 风水云雷电 系统送我一见钟情 福艳之都市后宫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正义判定2069 超凡大航海 诡事绘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吾为人,镇压神明 默读 爷爷奶奶说过的鬼故事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逆青春 独爱重生小妻 懒得说 无限群芳谱 至尊升灵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大宁第一衙内 橙心如意剑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钢铁界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战火与权力 绿茵表演家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英烈传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清宫秘史十二章 我在北宋教数学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 南明靖江王txt下载 - 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 - 南明靖江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