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妖僧

沉渣

首页 >> 明末妖僧 >> 明末妖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重生之征战岁月 伐清1719 
明末妖僧 沉渣 - 明末妖僧全文阅读 - 明末妖僧txt下载 - 明末妖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6章 混乱的朝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润十一月二十九,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到达新野,襄阳城外早已风声鹤唳,左良玉频繁调动兵力,他几乎把城里的军队全部调出城外,对外宣称的理由自然是要与流寇决一死战,既然是要死战,当然不可能把兵力布置在城内了。

左良玉这样的做法正合王永祚和马祥麟的心意,平贼军一出城,他们便把新招募的民壮填充了上去。马祥麟也适时调整了训练计划,他根据各城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防守策略,小北门、大北门和长门濒临汉水,不利于攻城方,马祥麟便把最弱的民壮布置在那里。而最容易被攻击的西成门和文昌门则布置了最精锐的兵力,他甚至把自己手下最精锐的两千老兵都布置在了西成门。

调整了兵力部署,马祥麟和王永祚就坐在城头交换了意见,通过这十多天的深入接触,王永祚恨不得打死之前的自己——明明有优秀的战将在身边,为什么自己却偏偏没发现呢?

“有了马帅坐镇,本抚就有了倚靠”,王永祚吧嗒了一口旱烟,感叹道,“陛下命我来牧民郧府,祚夙兴夜寐终不敢忘,今日遭逢重大考验,我终将不负陛下所托!”

王永祚表完决心,深深地看了马祥麟一眼,见马祥麟没有动静,心道难怪你立下赫赫战功,官爵却仍不及左良玉了,遇到这么好的表忠心的机会,况且自己都已经开了头,你却还不懂顺杆爬,这能怪得了谁呢?

王永祚在鄙视马祥麟,殊不知马祥麟也正用鄙视的眼神盯着他呢?作为一个武人,他崇尚的就是用军功说话,至于那些巧言令色,不是他们武人的作风!况且现在离得这么远,就算你再回表忠心又有什么用呢?

而此时崇祯皇帝却十分郁闷,因为今天的平台召对让他十分郁闷——他又被大臣顶撞得火冒三丈,恨不得当场杀了那个刘宗周,奈何此人在士林中名声极大,自己被他训斥了也只有忍着。

他登基十五年都兢兢业业地为国事操劳,一直想着中兴大名,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而现在情况越来越糟,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差,特别是田妃死后,他更是动辄大发雷霆,打杀宫女太监泄愤,连大臣都深受其害。

大太监王德化见皇帝陛下如此火急火燎,心里十分着急,就和田国丈商议对策,希望能想出个法子平复皇帝的情绪。

田国丈因为女儿死了没了靠山,现在日子过得很艰难,就和王德化商量把自己上半年从南京采集的一个歌姬陈沅送进宫,陈沅乃是秦淮名妓,王德化相信崇祯一定会喜欢的,然而他只是看了一眼就让她送走了。

他现在实在无心女色,满脑子都在想如何挽救大明危局的事情,就算这个女子在美,他也没有兴趣。他又想起了王承恩带来的新式火药,经过自己的试爆,发现这火药威力确实惊人,就让王承恩召集工匠负责生产。

王承恩又向他推荐西洋人汤若望,这汤若望擅长火器,见了新式火药也是大为震惊,连连恭喜崇祯获得镇国利器,并进献了自己的火器制作之法,再配合新式火药一定可以打造出大明最好的火器,崇祯大喜,今日就要让众臣工议一议任用汤若望和火器的事情。

崇祯看了一眼地上的大臣,缓缓地说道,“大明有祖制,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咱们今天就来议一议用人之道。”

一说到讨论用人之道,左都御史刘宗周就立刻出班奏道,“陛下,用人之道,贪腐、欺诈危害最大,要做大明的官一定要用廉洁之人。”

刘宗周这话说得正确无比,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作为当代的学问大家,他时常以“慎独”、“诚意”激励自己和约束门人,确实是个响当当的真君子。

然而刘宗周虽然堪称当世之人,却不怎么会做官,每次被征召都做不了多久的官就会因为各种原因或挂印而去,或被皇帝贬黜,不过他的人缘极好,每次被贬了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新回到朝堂,因而这一上一下之间他的名声反而更响亮了。

刘宗周的话虽然正确无比,但崇祯却认为没什么新意,见刘宗周还在举一反三地阐述自己的用人理念,便打断道,“光品德高尚有什么用啊,还是要有政才才行啊。”

刘宗周被打断了发言,心里觉得有些堵,但是一看到皇帝那不怎么友善的眼神,只好退到了人堆里。

御史周灿见刘大儒吃了瘪,猜想皇帝并不是要咨询用人之道,他可能想的是治国之道,对于这一套说辞他早有腹稿,趁着刘宗周已经退下,新人还出班的空当,迅速出班道,“陛下,而今之弊不在人才,而在政令不通,行间诸臣对朝廷的决议要么不执行,要么打折扣,选择性的执行,更胜者欺上瞒下,陛下应该将这些臣子统统拿下。”

崇祯更郁闷了,自己可不想说什么治国之道、用人之道,自己其实就是想安排一个人来组织火器研发的工作,没想到下面的人却会错了意,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崇祯等他说完才道“你这是吏治问题。”

周灿退下以后,御史杨若桥出班奏道,“陛下,方今天下已乱,时局维艰,必须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行。”

崇祯盯着杨若桥,“当如何改革?”

杨若桥缓缓地道,“陛下,臣昨夜读《史记》,正巧读《商君列传》,想我大明与商君变法前的秦国何其相似也,都是内忧外困,时局艰难,然孝公大胆启用商君,君臣二十年励精图治,秦国终于崛起,并最终一统六合。”

崇祯眼里终于显出一丝喜色,“好,杨卿接着说。”

杨若桥自从接到王承恩的纸条就做足了功课,当下更是从容不迫地道,“陛下,臣向陛下举荐一人一物,有此人此物,可让大明起死回生。”

众大臣窃窃私语起来,不知这杨若桥要举荐谁。

只听崇祯道,“细细说来。”

杨若桥从容道,“陛下,此人乃是西洋人汤若望,此物乃是火器,亦为汤若望所制。”

崇祯装作一副惊恐的样子问道,随后又装出一副沉思的表情,故意咨询道,“啊,你说的是弗朗机人汤若望!”

正在这时,刚刚偃旗息鼓的刘宗周大声道,“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呀!”

崇祯脸色一沉,淡淡地道,“有何不可,刘卿细细说来。”

刘宗周道,“陛下,唐宋以前,从没听说过火器照样可打胜仗,而自从有了火器以来,士卒大都依赖火器,一旦火器不能击败敌人,就不知该如何杀敌,动辄一溃千里。大明萨尔浒之败,就是因为过于以来火器造成的。”

虽然不喜欢这老夫子,但崇祯不得不服刘宗周对火器的看法,“刘卿说的有理啊。但是,火器始终还是要比弓箭大刀强啊。”

杨若桥马上接口道,“老臣附议!戚家军大量使用火器就可以屡打胜仗,可见萨尔浒之败,主要原因是人,不是火器,只要勤加训练,使用得法,用火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刘宗周怒不可遏,大声道,“陛下,汤若望乃是一西洋人,他有何德何能,能做大明的官,现在已经在首善书院为力局了,倘若再委以重任则非春秋尊中国之义也!臣请陛下令汤若望限期返国,不能再让他招摇撞骗了。”

崇祯气得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杨若桥大声道,“刘御史此言差矣,刘御史虽然学问高深,然不通实务!”

刘宗周怒道,“老夫如何不通实务了了?”

杨若桥嘿嘿一笑,“下官请问刘大人,商君、张仪、范雎、李斯是秦人吗?”

刘宗周从容道,“非秦人,但仍是华夏族类。”

杨若桥又问,“那阿史那思摩、仆固怀恩、阿倍仲麻吕、黑齿常之是唐人吗?”

刘宗周无言以对,只得大声道,“你这是诡辩,是谬论!”

崇祯心里暗爽,杨若桥已经占据了上风,自己该盖棺定论了,“汤若望远道而来,无故遣返,大明哪有此礼啊,你退下吧!”

群臣早已心知肚明,纷纷赞成杨若桥的意见,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

君臣谈笑风生之时,刘宗周又站出来煞风景了,“陛下,臣请求陛下开释姜埰、熊开元。厂卫不可轻信,这是陛下在动用私行!”

原来,由于清军入关,崇祯不得不再下罪己诏以安人心。

这不是崇祯第一次自己打脸了,他早已习惯了,首先自然是做了一番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随后就严厉批评了言官借风闻奏事的权力诋毁大臣、党同伐异的行为。

不过,崇祯刚发完脾气,北京城就出现匿名书,书中明里说二十四气,暗中却诋毁朝政,御史姜埰就以此为由上奏,“皇上修省罪己,又致诫言官;惟视言官独重,故望之独切。至谕云‘代人规卸,为人出脱’;臣独展转不得其故,皇上何所闻而云然乎!如蜚语腾播,必大奸巨慝恶言官而思中之;谓不重其罪,不能激皇上之怒!箝言官之口,後将争效寒蝉,壅闭天听;谁为皇上言之哉!”

崇祯看了勃然大怒,随即就把姜埰这厮扔到北镇抚司大牢里了。

至于熊开元,这厮纯属找死,以一个九品行人司的身份竟然敢弹劾内阁首辅周延儒,还要单独奏对,崇祯以为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听了这厮噼里啪啦一大堆,却什么也没说,气得把他也扔进北镇抚司和姜埰作伴了。

崇祯仰望大殿的房梁,胸口不断起伏着,他再也忍不了这老夫子了,怒道,“东厂锦衣卫都是在为朝廷问刑,什么是公刑什么是私行啊?”

刘宗周却怡然不惧,引经据典和崇祯单挑起来,崇祯没有刘老夫子学问高,没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但他输阵不输势,直气得大口喘气,一副要吃了刘宗周的样子。

刘宗周浑然不觉,依然喋喋不休地教育崇祯,“陛下,做人要慎独,要诚意……”

右都御史金光辰见刘宗周杀得兴起竟然有些收不住了,而崇祯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了,担心他被格杀当场,只得出班奏道,“陛下息怒,宗周只是就事论事,别无他意!”

说完这两句,他已经满头大汗了,因为每次皇帝胸口起伏不定之时,都是要发飙的。

金光辰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崇祯火气反而越发大了,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刘宗周,你食君之禄,岂能对君上如此无礼!你这老夫子,之乎者也一大堆,于俗事却一窍不通,大明已经危若累卵,你还成天‘慎独’、‘诚意’,你指望靠‘慎独’诚意去守城、去杀敌吗?”

刘宗周也怒了,看来这官今日是做到头了,索性摘下官帽,恭恭敬敬地往地上一放,哽咽道,“陛下,老臣失礼!老臣冲撞了陛下,请陛下责罚。”

说罢,缓缓起身,退出殿外,竟然当场挂冠而去!

众臣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禁对刘宗周的气节大为佩服,而金光辰虽然做了好事,却吓得汗流浃背,和刘宗周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崇祯找了杨若桥当托,就是为了给汤若望一个职位,让他为大明生产火器,经过刘宗周这么一闹,什么也做不成了,心里不由得怒火中烧。

就在此时,给事中陈燕翼上前道,“陛下,微臣要弹劾夷陵知州荆国光!”

崇祯不耐烦地道,“荆国光又怎么了?”

陈燕翼从容道,“月初,施州土司叛乱谋求攻打夷陵城,荆国光以施州土司内应为名无故诛杀当地士绅王三省、守城千户薛胜功,并无故革掉四十四名秀才的功名,并肆意殴打革了功名的士子,臣请即可捉拿荆国光问罪。”

崇祯哼了一声,“他疯了吗,无缘无故为何要做这些?”

陈燕翼道,“荆国光此人在夷陵知州任上一年有余,不思为天子牧民,却整日眠花宿柳,与当地生员王继勋争夺花魁,不仅杀了王继勋,还诬陷王家和守城千户薛胜功是土司的内应,当地士子为给王家讨说法,到州衙质问荆国光,却被荆国光革掉功名,每人打了三十军棍。”

崇祯听了脸色一变,“竟有此事?”

久不说话的周延儒上前奏道,“陛下,荆国光已有奏章送到内阁。”

崇祯道,“具体是怎么回事,盐斋,你详细说来。”

周延儒道,“据荆国光上报,他眠花宿柳不假,那王继勋死了也不假,然而却并不是荆国光所杀。据当地客军石砫兵侦查得知,王继勋死亡之时确实有土司内应在城里活动,联系的对象正是薛胜功与王三省。而那王三省为了索要夷陵五码头的卡税,挟尸要挟官府,又暗中唆使当地生员带领百姓冲击州衙,打死了廖同知,荆知州大怒,借石砫客兵平定了此次变故,闹事百姓每人杖责三十军棍。又让州学正考校生员的课业,发现四十七名生员只有三人的制艺勉强可以评为二等,更有二十多人连题都破不了。”

听到这里,崇祯勃然变色,“两个都不是好东西,都是一丘之貉!李建泰,这荆国光是你举荐的,你给朕个说法。”

吏部郎中李建泰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也收到了荆国光的书信,这王三省和薛胜功在当地横行不法,聚敛钱财,在当地民怨极大,官府查抄了两家的钱财,退还了侵吞的土地,又把剩余土地分给了当地流民,当地流民对此感激不尽。在两家抄出金银四十多万两,已尽数运往朝廷。”

崇祯暗喜,四十万两啊,算是一笔巨款了,朝廷半年的盐税才二十万两呢?“那施州土司叛乱现在情况如何,是否已被剿灭?”

周延儒道,“暂无战报送来。”

崇祯道,“既如此,此事以后再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逍遥人生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大奉打更人 无限之信仰诸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皇宫 禁区猎人 圣印至尊 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 全村虎豹豺狼,空间寡妇带崽逃荒 墨染瑾年 财法仙途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应如妖似魔 
最近更新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 立渊传 穿越之铁血捕快 沉默的战神 大唐镇国公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三国之现代魂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明末妖僧 沉渣 - 明末妖僧txt下载 - 明末妖僧最新章节 - 明末妖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