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宋

爱喝甜辣酱

首页 >> 替宋 >> 替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战之红色警戒 抗日之兵魂传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游戏民国 宠文结局之后 谍影 重生之铁血战将 
替宋 爱喝甜辣酱 - 替宋全文阅读 - 替宋txt下载 - 替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7章 中等意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把李纲哄高兴了,后面的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

西夏这么多年已经了解大宋的进攻模式。

如果大宋想进攻,一定会断绝对青盐的采购,然后疯狂修筑堡垒。

现在没有断绝青盐贸易,也没有疯狂修筑堡垒,说明边关非常和平,他们自然可以好好做生意。

察哥虽然明确感觉到这是大宋在挖坑,但顶不住群情激奋,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偷偷加强城防,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但这样一来他手下的众人更加不满。

谁说大宋要打仗?

大宋是带着诚意来的,带着钱来的。

你从一开始就拒人于千里之外,怪不得大宋不愿跟你合作。

大宋不跟你合作不要紧,还连累了我们。

虽然李良辅斡旋之后总算暂时了解,可大部分的好处也落到了李良辅的手中,倒是跟着晋王来的这些人还要花高价再从李良辅的手中买二手茶,还得苦苦巴结李良辅,大家自然是颇为不满。

李纲这个文官手上的权柄不亚于当年的童贯,李良辅凭借姓李的优势跟他套近乎,

这特么算什么,你们宗室不是已经改姓赵了?

这些日子,察哥身边的众人实在受不了,也开始纷纷跟李纲取得联系。

李良辅姓李,我也可以姓李,不就是卖国吗?我们也可以的。

每到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李纲总是臭着一张脸轻蔑地一笑:

“李良辅手握一军,说一不二,你们行吗?”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察哥这货得罪西军太深,虽然已经负荆请罪,但想做一手生意不可能,也只能跟在后面喝口汤。

谁让你们跟了他,自认倒霉吧。

只要是察哥手下的人,以后想来大宋观光学习李纲还能欢迎,想跟大宋做生意……

免了。

这样沉重压抑的气氛在正式交割的当日到达了顶峰。

李良辅率先从自己军中选出了五百匹军马,李纲的判断标准非常严格,仔细观察了这些马的情况,还从中汰换出不少。

李良辅抓紧下跪磕头,表示可以将那些不合格的马选出来,之后换来好马,咱们先做盐的生意。

李纲见李良辅如此姿态,也只好勉强同意,表示必须抓紧见到其他的马,不然以后就是一锤子买卖。

李良辅千恩万谢起来,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军中。

他之前还觉得向李纲乞求是一种丢人的事情。

但时间长了,他也适应了。

大人都喊了,李纲很明显也对李良辅表现出了善意。

在钱的面前,大家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对李良辅那是使劲巴结,求李良辅给他们指条路,多分给他们一点茶。

李纲也没有让这个一直巴结自己的西夏人失望。

他清点好了盐、马,又挑刺稍微罚了点钱,立刻宣布了本月的采购数量——

一百万斤!

虽然知道李良辅把李纲舔的非常好,可这一下采购一百万斤也实在是有点离谱了。

一百万斤啊!

这是多大的份额!

当年的庆历合议之后打开的两处榷场明面上还是不买盐,西夏的食盐出口依然备受阻碍,所以西夏才展开了后续的进攻,之后西夏的青盐出口也一直多有不便,像李纲这么豪横地一次买一百万斤盐这可真是大手笔了。

而且李纲也明确表示,只要西夏恭顺,今年还会加大采购。

如果西夏的表现极好,一年之内,大宋的采购量有可能会达到五万斛(一斛三百斤左右)!

这让西夏众人几乎窒息。

除了这个,李纲也很大度地把一万斤茶尽数卖给了李良辅,表彰对李良辅促成这次交易的贡献。

他表示大宋的上限是一年五万斤,这也符合庆历合议时候的岁赐幅度。

当然了,这也要看夏人对大宋是不是恭敬。

大宋为了买盐已经付出了不少,起码你们要把马给弄来。

啥都没有还想跟大宋做生意……

李纲要是怒了,让你们全都饿死!

一万斤的茶,李良辅已经赚了最少十万贯。

这对大宋来说也就是蔡京童贯的一个中等意思,可对李良辅来说可是一笔弥天的巨款。

什么都可以谈的那种。

见李纲这么豪横,他自然也抓紧行动起来,先给李纲找骏马,补充剩下的缺口。

大宋这么豪横,说什么都不能让大宋吃亏啊。

一堆堆的青白盐堆间到处都是校点的宋人和卖盐的夏人,

身着便服的种师道背着手缓缓走到盐堆附近,伸手在一堆青盐中轻轻蘸了蘸,目光有些凝重。

西夏崛起以来,这些不起眼的青盐决定了宋夏之战的走向。

肃王现在改变祖宗之法,兵行险招,也不知道这日后该如何收场。

希望这些青盐不会成为夺走大宋百姓性命的利箭……

·

大宋和西夏重开榷场,双边的睦邻友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另一边,金国也在加紧攻势,准备给辽国最后一击。

在原本的历史上,金国要等到十二月才会兴兵,

可国相撒改已经嗅到了大宋阴谋的味道,濒死的他在病榻上留下最后的遗言,求大金火速出兵,立刻消灭看上去强大,实际已经外强中干不堪一击的辽国,别给宋人准备的时间。

而投降金国的耶律余睹也一再表示辽国国事衰弱,兵力枯竭,还要分散防守各处,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

阿骨打终于下定决心,在九月就命令皇弟完颜斜也为内外诸军都统,完颜蒲家奴、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等为副都统,耶律余睹为先锋,统军出战,给辽国最后一击!

消息传到了辽国,辽国上下大为惊恐。

现在的辽帝耶律延禧前不久还在琢磨跟金国好好分个高下,可耶律余睹的叛逃彻底打消了他的念头。

他知道中京绝对守不住,等攻破了中京,金国说不定会南下直取燕京,他感觉在燕京躲着不是办法,索性决定溜到更远一点的地方——西京大同府。

可燕京(析津府)也不能没有人守卫,于是,耶律延禧赶紧把燕京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他的堂叔,在辽国名望极高的秦晋国王耶律淳!

话说耶律淳之前对这位侄儿已经算是忠心耿耿了。

因为耶律延禧太不是东西,辽国国内好几次有人谋求废立,早就想把德高望重的耶律淳推上皇位,可耶律淳不仅坚决拒绝,还把企图叛乱地人抓住送上去,耶律延禧见老叔这么忠心耿耿自然是大喜过望,赶紧把顶雷的差事扔给他,自己先躲到边境,看看如果情况不对就立刻往西夏逃。

耶律淳再忠心,遇到这种事肯定是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耶律延禧天天胡搞,现在撒手一跑,辽国为数不多的可战精兵也跟着他跑。

我特么拿啥抵抗金国的铁骑?

拿什么对抗战无不胜的完颜家族?

摊上这样的昏君真是受不了了。

耶律淳这些日子每天都会做噩梦,他也是六十高龄之人,哪受得了如此折磨。

万般无奈之下,耶律淳准备直接开个大——

他派人抓紧去跟耶律余睹联系,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个辽国向金国称藩的机会。

同时,他又唤来了之前多次出使大宋的使者李圣符,向他询问大宋的情况。

“岁币我们是再也不敢要了。”耶律淳几乎是带着哭腔道,“就算大宋给我们也不能要了,只求大宋能说和一番,求求大金国手下留情,莫要毁了我们宗庙基业啊。”

跟已经哭成泪人的耶律淳不同,之前多次出使大宋的使者李圣符倒是表现地非常淡定。

甚至,看见耶律淳如此模样,他还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叹息道:

“大王何必如此?

大宋为什么给我们岁币,难道大王不明白吗?

大宋并不是被我国强迫,只是信守承诺,履行先人定下的盟约,现在我国遭受入侵,他们坚持履行承诺,这才是君子所为啊。”

耶律淳咧嘴苦笑道:

“没用了没用了。

只要大金国南下,我们是万万抵挡不住,大宋虽然重信守诺,可我们……我们……哎……”

耶律淳说着,已经泣不成声,呜呜抽噎起来。

作为皇叔,他确实是尽力了。

可耶律延禧这货沉迷打猎,不当人的技术当世坐二望一,实在是拉不回来,指望快六十岁的耶律淳顶雷又有啥用。

李圣符的心态不错,见耶律淳如此绝望的模样,正色道:

“大王,以臣之见,我们不能向金人称藩。”

“为何?”耶律淳一脸苦涩,“不称藩,难道我们还能挡住金人不成?”

李圣符胸有成竹地道:

“金人残暴,与我朝有世仇,现在他们士气正盛,怎会接受我国称藩,让我国有喘息之机?

再说,大王是用什么身份向金国称藩?”

李圣符说的很有道理……

耶律淳一时也乱了方寸,苦笑道:

“那你说,本王该如何是好?”

李圣符笑呵呵地道:

“都到了此时,大宋仍然愿意按照祖宗盟约给我国提供岁币,之前易州知州还给我们送了不少铁器,足见一片赤诚。

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左右是称藩,还不如以燕京向大宋称藩,大宋一定会尽量保护我等,此事还请大王三思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斗罗:开局十生武魂被赐婚千仞雪 莽荒纪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重生都市之神级选择 洪荒之太上老子 地狱电影院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大燕风华 世子请叛逆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 极品假太监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替宋 爱喝甜辣酱 - 替宋txt下载 - 替宋最新章节 - 替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