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无良

古锦

首页 >> 妾无良 >> 妾无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的智慧 大夏第一假太监 无敌天下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兵锋无双 奉系江山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帝国吃相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妾无良 古锦 - 妾无良全文阅读 - 妾无良txt下载 - 妾无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8章 .1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流言继续高热度,不用谁再幕后,参与热情高涨的民众就是最好的推手。

有个词儿叫人尽可夫,反正那阵子,主动贴绯闻的无赖不少,被动躺枪的,也依然很多。去过成兮酒楼吃饭的食客,尤其是那些常客,谁不被调笑那么一句:尝过味儿没有啊?

那些酿酒的卖菜的,和成兮有点儿业务往来的,甚至都完全不沾什么边儿的走过路过的,聊起来都可能会被问一句:闻着味儿没有啊?

最夸张的说法中,能出入京城的男人们,似乎都可能被武梁蹬过一腿儿去啊。

简直没谱到没边了。

当然也并不都是些瞧热闹不怕乱子大的,武梁的人品也没有那么差,相帮相护的声音还是不少的。

反应最直接的,一直都是程向腾军营那些哥儿们儿。之前他们是重点,被人反复提起来搓巴,一半光火,一半为了程向腾光火。闹事儿啊打架啊,分分钟上去就干。

还有柳水云,带着几个高手护卫耀武扬威,没少逮着撞上枪口的,随时揍得人家满地找牙。

还有些默默挺她的。

陶远逸听到传闻后,专门从江宁赶来京城。然后他没有去见武梁,只给她捎信问侯和宽解,打听她得罪了什么人,需要他做些什么。——很靠谱,好朋友。

而邓隐宸他们,挟裹在流言中丝毫不动,不但不理会传言,还大咧咧呼朋唤友跑去成兮吃饭喝酒。象唐家兄弟,不但他们照常过去吃喝,甚至自家老婆也去成兮包厢摆席。

而程向腾也多在成兮出入,碰上了这些人,便以主家身份热情款待,多谢关照。

这些够份量的人,对成兮的默默支持,对流言的淡然无视,让围观党们直摸鼻子:嘿,够微妙噢。

不应该是划清界限发声自保么?不应该是张罗退亲考虑浸猪笼啥的吗?

成兮酒楼开业之初,就曾以书以画以文雅揽过客出过名。后来名头打出去了,生意蒸蒸日上了,武梁怕文字太多,沾染上时政相关话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逐步的减少文字相关的册子等。

如今她早已不再出画册了,但成兮至今仍拥有相当一批爱在此吟诗聚会的文人学士老主顾。

当然,那些学子们,也并不都是真的冲着成兮酒楼的文雅而来。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在人多的地方展露才情,传个才名。又希望能与高官达人们得以偶遇,被慧眼识个珠啥的。

这些人中,自然不乏聪明人,当然也有真正耿直之辈。另外,肯定还有那么几个,是被武梁这边说服拿下的,站队到她这边的。

这些人,组成了质疑流言的主力军。

流言嘛,当没谱到一定程度,本来气数也就该尽了。

因为太过夸张失真,给那些愿意支持武梁的人,提供了越来越多质疑的漏洞。

就有人便考据派的着手将流言多方位剖析。

旁的细枝末节切不说,单按传言中男人的数量,勾栏妓院里的女人哪没她生意好呀,她得夜御几男才能排过来班呀。——这可能吗?

并且,成兮酒楼就杵在那儿,如今仍然天天营业。或许有真君子因流言远离了成兮,但猎奇者众,看客爆棚,成兮生意一直火爆。

这么多人都可见证吧,但从成兮酒楼开业到现在,这好几年了呢。如果人家真象传的那么不堪,那常来常往成兮的人中,总有人撞上那么一两眼吧。

可有谁亲眼所见人家行*之事了么?

那位,你见着了?那你出来说一说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咱好当面唾问她去。

什么,你只是听说的?听说的能算?那不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长舌妇行径吗?你是在做流言的帮凶知道吗?哎哟这素质,没看见真相你乱传个洁宝啊?

欺负人家一个女人家,无凭无据败坏人家名声。哎哟老兄,干出这种市井下三赖行径,你也敢自称文人?

那位得恼了。

有劲没劲啊,不过私下说说,谁去当面嚷嚷了?你这么上心上意的替人说话,你只是道貌岸然怜香惜玉呢,还是私下里也和人家有点儿什么啊?

不过别人这般说,咱附议三两句,难道文人就不能表达自己的喜怒爱憎不成?这就至于这么上纲上线的么?好像谁没背后说过人似的。

于是对方那位跟着话头子就来劲了。

上纲上线?咱还真没有。不过咱们既然读的道德文章,还就该上纲上线说事儿才有理有据理直气壮。

然后扒拉扒拉撂出一堆“圣人云”,把人这行为框进去一一比对,最后将对方定性为:小人言论,犯贱行径。

这样互相闹到翻脸的对恃当然还是少数。文人嘛,大家和气地拼才气,据理力争各述已见,自己淡淡然却驳得对方暴跳无措哑口无言才是真章。

并且,谁气壮谁心虚简直不能太明子——这不但事关证据问题,背后还有那些被牵扯了的男人们啊。人家如今不动声色,那是因为大家都只在背后窍窍私语。真拿到台面上来逼逼,不怕回头被谁暗挫挫拧了脖子去?

成兮酒楼的现有或曾经顾客,算是个风向标。他们这里一辩一论的,很快带动的京城其他,对流言主动被动关注过的文人学子们,很明显的分为了三派。

其中一方认为,这些流言随便用点儿脑子想想,就知道漏洞百出不可理喻,理由如楼上诸般。

并且还有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一,当事人多,但无一人承认。二,传言人多,但无一人有实证。所以,一切流于废话。

因此判定这些流言无聊暗黑,带着浓浓恶意,肯定是姜老板命犯小人遭人污害。

可是这样不切实际的东西,某些人竟然还相信,还议论,还传播,这些人不用说,奏是傻逼的代言人啊。不是脑子被猪啃过不辩是非瞎起哄,就是心思不正扭曲事实有意与小人同流合污。

他们一脸鄙夷与怜悯:这样的人,智商与品性都低下到让人捉急,咱站远些别与这种人为伍,免得染上了蠢病或被污了心肠。

另一方的确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拿出来,但人就咬死一句话:空穴不来风,苍蝇不盯无缝的蛋。

既然旁人这么传,就总归是有原因的,总归这女人行为有出格不检点的地方。

而第三方混杂着墙头草派和瞧热闹帮,觉得哪方说得有理就倒过去帮个腔,附和几句“对啊对啊”,或者无所谓,只要两方掐得欢就够了,就兴味盎然津津有味的围观哪。

···

而在其他的地方,自然也会因为这些流言,时有争执的声音。

南山书院,就不是什么清静之地,小秀才姜十一,在此和同窗干了好几架。

只不过好汉难敌四拳,他每次都被揍得鼻青脸肿。好在他虽打不过别人,但也不过挨些拳头吃些苦头而已。纵使那些使奴唤婢的大家少爷,也没谁敢当真往出人命上闹去。

何况农村娃就是不怕伤不怕痛,越挫越勇。但凡让他听到谁乱嚼舌头,仍然是冲上去拳脚伺侯。

武梁听说此事后,颇有些感慨。实际上她并不希望十一掺和这事儿。和程熙一样,他们属于小辈儿,男男女女间那点儿事,拿到他们面前说,武梁心里还是会有些别扭。

再者,想他小小人儿,能有多少能量?她并不需要他多使这股劲儿。

武梁使人接了十一来寺里,想问问他愿意在寺里住段时间还是回燕家村住段时间。结果一看,这小子眼窝青着,鼻尖红肿,嘴角带痂,拳头上有新伤,竟是刚下火线的样子,也不知道身上有没有伤。

“等下我让人送你去城里医馆看看,然后就送你回燕家村住几天吧。”

借着养伤的名义避开这些事儿不要参与了。看人家燕南越,都回燕家村躲着去了。

十一梗着脖子不肯去,“燕南越又不是姑姑什么人,他躲着就算了,但我是姑姑的侄儿,怎么能够也躲着?姑姑在这儿遭人污蔑,若我却只顾自己缩头躲着,连句安慰都给不了,那我成什么人了?我不回去。”

“不回去也行,那就在这昭明寺和姑姑呆在一处吧,这样便可以安慰姑姑了。”武梁道,“那你可得想些好词好句来安慰我啊,来吧,先说几句我听听。”

然后一脸期待的,眼巴巴的看着十一。

哪有这样讨安慰的,姜十一没忍住一下笑了出来,却不小心牵动伤口,痛得呲着牙吸了口凉气。

然后他很快又红了眼睛,“我一直帮不上姑姑什么忙,一直都是姑姑的累赘。如今姑姑被人说得那般难听,我真是恨不得每个人抽上几个嘴巴去。可实际上我却只能眼睁睁听着毫无办法,我真是无能又无用。”

这小子一副愧疚样子,好像是他做错了什么事似的。

武梁问他:“你真觉得姑姑是个好人?”

“当然是。姑姑抛头露面,那是为了赚钱养家。还不只是养家,还扶弱济贫,救助许多人,跟旁的商人根本不同。很多商人重利爱财,为富不仁,姑姑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单就女子而言,身世清苦的女子多了去了,她们要么甘心为奴为婢发卖了自身,要么不爱辛苦劳作只靠出卖身体过活,姑姑这样自力更生,兼济天下,才是最最好的好人。”

“可是十一,世人并不认真看这些,他们更多的看表面,更多的重风评。十一,你可想过,如今流言传成这样,很可能带累你以后的举业进考。所以这时候你不要出头露面,尽量淡化存在才是最好的办法。”

姜十一吸了吸鼻子,“我不怕,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姑姑,我都想好了,我是姜家唯一的男儿,姜家我说了算。程府要退亲便退亲,但姜家已经无旁的族人了,没有人可以出来指手划脚。若有外人敢给你扣道德败坏的帽子,我必不允。还有,祖父去世时就说了,如果我寻到亲生父母,尽可以改姓回去。他有愧于祖宗,让姜家就此断了也罢了。只让我以后别忘给他上柱香即可。”

姜老秀才带十一回家的时候,十一已经大了,很可能记得自己的家和亲人。姜老秀才带他回去,指望他做活计赚钱跑腿等,两个人算是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

所以姜老秀才也并不排斥姜十一寻自家至亲。

十一说,其实他真是孤儿,他父母家人早就没了。不过,他说,“姑姑,我以后进举或立业后,必要另立宗祠。我认你做娘好不好?以后你就是我亲娘。将来宗祠排位自娘始,你就是咱姜家的老祖宗,正堂挂你画像,子孙后代都要在你跟前磕头。姑姑,凤冠霞帔我未必能给你挣来,但宗祠我一定立得起来。”

现在的人们对鬼神,对祖宗的敬仰,十分虔诚。小十一因为应了姜老秀才,现在便时时在老秀才牌前上香,好像点柱香他真会闻到似的。

武梁心说她死后焚骨为灰就罢了,牌牌都必要制一个,哪有那么麻烦。

不过她心下感动,便道:“那些,以后再说吧。”说着顺手拍了拍十一的肩。

结果十一没忍住,又是一咧嘴。

原来和同窗相斗,被推倒在地,肩膀撞上了石棱,如今青紫一片。

怕她担心,他一直瞒着不说。听说去接他时,他就不愿意回来,说等过上三两天再说,到时候脸上的伤能好些。

武梁想,这小子一直都不算很善言辞,但一直都知恩图报的,是个好孩子。

只是他心里肯定依然装着那小小惶恐,怕自己出力不够惹她嫌弃,要不然怎么到现在也是,总爱一个劲儿的自责,总爱说自己无能无用呢。

她从没明示暗示过,希望得他多大济吧。

既然他希望,那么有难同当吧,他也大了,需要锻炼了。

武梁想了想,道:“十一,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人接你过来吗?我正是需要你帮大忙呢。”

“真的?我真的能帮上忙么?”十一眼睛亮亮的,却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啊。

“真的。并且这回,姑姑可就指着你了。”武梁一脸认真,“红茶绿茶,还有侍卫们,他们很多人身上都有跌打损伤的药,也会揉捏活血的活子。你快去找人处理好身上的伤处,回来我再同你细讲。”

姜十一猛点头,然后转身就往外跑,忙不迭地找人上药去了。

···

十一上了药回来,手上脸上都有些深浅不一的药印子,看着大花猫似的。

武梁好笑的点点他的鼻尖儿,成功让他又吸了一口凉气。

“痛吧?你看你动武多不划算,要想法让对方痛才是对嘛。”

十一摇头,“他们人多,我打不过。”

“那还敢出手?”

“我若不出手,就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了。我冲上去打他一拳,哪怕紧接着被人打回来五拳呢,反正我那拳也已经落在他身上痛在他身上了。下次还想说闲话,就要顾忌着会不会再挨一拳去。”

武梁点头,这也是一种威慑嘛。不过,这伤敌八百,自损四千的做法,还真是有够朴实。

武梁耐心引导他,“我觉得,你是不是还可以想想别的办法。那人既然爱说人长短,肯定是有些贱性的,这种人总会得罪不少人的。

咱可以等机会,等他落单的时候再下手,也可以拓展人脉,多团结鼓动一些身边的同窗,大家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一起对付他,到群殴完了再提醒他嘴巴留德,让他知道自己错在何处。这样纵使既然会被打回来,那也是对方吃的亏更大,更有震慑效果。至少比一拳头,能让他长记性。”

十一认真的思考,然后点头,表示回去后就试试。

武梁点头,又道:“并且回击的方式很多,也并不一定是互拼蛮力。是人都有弱点,有时候找准对方的弱点下巧手,更能事半功倍。”

然后就说到正题,“比如说流言,堵是堵不住的,但流言说到底,就在于个‘言’字,最终也还是人那一张口。传流言者的特点在于,他们常常躲在台面下,阴暗中,暗挫挫参与。他们的弱点便是,一旦谁被提到明面上来,会平白比咱们多一份心虚。

知道了对方的弱点,就没啥好怕的了。对方能言,咱也能言不是。用武的既然压伐不住,那咱就改来文的。

你刚才不是说我救弱济贫什么的一堆嘛,你把这些列举一三五七项出来,用事实和流言对辩。光明正大驳倒他们,旁的不用多做,流言也就自行消散了。”

十一点点头,“我一定会把姑姑行的好事说给众人听的。”然后他更加认真的思考,再开口又有些迟疑,“但是,只不知这样能不能说服他们。他们那些人,往往思想偏颇顽固不化,也能引经据典说辞多多,总是满嘴自以为是的道理。”

他很担心没说服对方,反被对方问个哑口无言。到时候,就会白白沦为笑柄,给人们嚼舌增了调料,流言只怕会越发的猖狂了。

那样的话,还不如默默的别闹那么大的好。

武梁笑,“没关系,若文的还不行,咱还可以再动武。不是有句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嘛,咱们有兵,怕什么。”

“兵?姑姑要请军爷们出面吗?”程侯爷手下有许多兵,姜十一不太清楚自家姑姑能不能动用得了。动兵这种事儿,貌似是件很大很了不得的事情呀。

“不是的,咱们动兵,不是找那种五大三粗的,得找会胡搅蛮缠的,好应对那些引经据典。咱燕家村不就很多这种人嘛。”

当初成兮开业,动用很多燕家村的人。如今留在京城的有大半,在她名下各店帮忙或各行小生意做着,还有包打听什么的行当,小人物耍赖撒泼什么的,他们最会了。

所以武梁看着紧张的十一直笑,“放心,到时候,会有很多兵帮你的。”

十一还不太明白那些所谓的兵要如何个用法,但他仍郑重点头,“姑姑放心,不管输赢,我都会拼力一试。”

臭小子,根本还是没信心嘛。

不过武梁相信,跟他说过的,他肯定会认真做好的。

···

送姜十一回了书院,这边武梁又捎信儿给程向腾,说姜十一受伤了,想请他帮着寻个大夫去瞧瞧。

她被程向腾要求住在寺里不能回城,说等京城里不再那么沸沸扬扬了再回去。

那她有事儿,当然只好麻烦他了。

武梁其实是想请程向腾出个面,给十一壮壮胆。那些同窗下手够狠的,需得借借程侯爷的威风来抖那么一下。

当然程侯爷出马,怎么会只是请个大夫去呢。

程向腾听说小姜同学为了替武梁出头挨了揍,便亲自请了大夫送了伤药过去,顺便把书院两个助教夫子骂得狗血淋头。

那两个助教夫子,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生活老师,课堂之外的工作归他们管。如今学生课下不但以传闲话为乐,还打架斗殴聚众行凶,简直不成体统。

程向腾斥问他们教带出一帮什么东西,弟子们当众说人长短,作夫子的不知约束还是无能约束?这样的道德和能力,又怎么配当夫子。

骂得人家两个助教夫子无颜再在书院这种高雅地方误人子弟,当场盖起铺盖背着包裹走人了。

程向腾又斥问说闲话的小子们可有实证,若无,请他们家长来说话。

请家长这种东西,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比较坑爹。但侯爷发了话,这事儿确实是自家小子理亏,那些当爹的不出头也得出头了。赔礼,道歉,一个个作尽俯首姿态,程向腾才算罢休。

然后书院里被自家老爹揍一顿,被勒令领回家好生教养的有那么好几个。

有程向腾这态度作后盾,那些在十一面前趾高气昂无所顾忌的高贵头颅们,也不敢有事无事瞎仰那么高了。

流言于是从明面转到了地下。

而姜十一也按武梁嘱咐改走文路,并且大张旗鼓放话出来,说有事儿大家明着说啊,背后唧歪的那是小人行径恶贱嘴脸,与反方约战溢水河,择日辩论。

他搞得动静挺大,在南山书院放话,在成兮酒楼放话……高调得整个京城都没有不知道的。

···

溢水河上溢水桥。

对辩日子说到就到。

参加辩论的分左右站桥上,凑趣瞧热闹的沿河列两旁,人乌涣乌涣的,这阵势,出人意料的大。

人民群众对八卦的热情,真是古今咸同。

姜十一站在桥上,有种千斤重担一肩挑的压迫感,又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感,还有要力挑众人的兴奋感。今天他是领头雁,他是排头兵,他要冲锋陷阵舌战群雄哪,想想又有些激昂。

收敛心神深呼吸,冷静一下后,姜十一瞄瞄自己身边的人,再瞄瞄对方。不由又一阵儿阵儿的心慌。

还是人家人数多呀。

姜十一是早早就摆开阵势站在这里的,和他一队的,有他在书院里的两个同窗,和成兮酒楼顾客群里几位立场十分坚定,已经雄辩过不少场的举人学子。

不是没有更多的人追随。只是这是武梁的意思,让他们出面的人尽量少些。有那么几个人,就足够了。

这样对方就不会为了人数上的优势,而动员更多的人参战。也免得以后有人提起来,会说当初她的反对派队伍,是多么多么的壮观。

并且人数少,这也是沾便宜的一种。

咱这里满打满算就那么不足十人,对方若人数过多,赢了也不见得是因为道理在他们那边,而可能纯是因为以多欺少,胜之不武。

所以他们也只能精简人员。

现场重新调配,就会有各种问题。多种准备后想上的没能上,怨,随大流不想出力的仍硬被扯上了,也怨。总之他们少不了会有各种问题,自乱阵脚。

这是心理战。

但姜十一的心里也天人乱战。

一会儿强自镇定,想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二三四条仔细再背上一遍,免得到时候打磕巴说不出来。

一会儿又忍不住埋怨燕南越,他来了信儿说今天会来京参辩,却到现在还不见人影。

他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真的忘恩负义不记从前了吗?他说心里一直感激姑姑喜欢姑姑忘不掉姑姑,只是因为明知事不可为,所以求亲不成就迅速撤退那些话,都是为了自己开脱的吗?这还是他认识了许多年的哥哥吗?

抬头看看天,差不到到时辰了,可是兵呢,姑姑说的兵呢?姑姑一向办事谋定而后动,少有办不成的,难道这次是因为被困囿山中,所以遣兵不成吗?

兵不达阵,还用什么兵?

姜十一站得笔直,手在袖里捏得死紧,要开始了呀,会成功吗,会失败吗?第一腔该由谁来开,自己吗?应该怎么说?

···

实际上第一腔不是姜十一开的,也不是对方开的,而是来自桥头外,高头大马上一人。

程向腾端坐马上,瞧着泱泱众人,高举着马鞭定位,口里朗声道:“今日承蒙各位拨冗前来,同为姜氏女品行一辩。”

那架式,搞得跟这地儿是他的地盘,由他当家作主似的。

打完招呼,又表态,“在此之前,请容许程某说一句:不论姜氏女是优是劣,都是我程某的妻,不论今天结论是什么,我与我妻都将虚心接受,劣则改之,优则共勉。程某在此,多谢各位的盛情关注。”

客气完,抱拳略略一揖,然后放下手,顿片刻,无视周围寂然无声的众人,淡淡然的客串主持道:“那么,现在开始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带着物资穿到年代搞事业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新生代羁绊之光的旅途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大妆 网游之修罗传说 万古魔剑帝 仙帝 正义判定2069 永不褪色的印记 都市花语 艳海风波 深海世纪 婚久必痒 上古风云之刑天 开宗立派当反派 机破星河 重生之神级明星 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问棠gl 大宁第一衙内 魔妃快投降 萌宠狂妃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重返十三岁 红楼之补苍天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天路迢迢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大唐躺平王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铜镜约 英烈传奇 道藏辑要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之原始之路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水浒之往事随风 巨宋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妾无良 古锦 - 妾无良txt下载 - 妾无良最新章节 - 妾无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