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首页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学霸养成小甜妻 抗战之烽火 神医毒妃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重生之征战岁月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阅读 - 皇兄何故造反?txt下载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章 当务之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于谦的话,令殿中众臣都为之一默。

虽然在朱祁钰到之前,众人已经知晓了事情的大概,但是如今再听一遍,依旧触目惊心。

那可是整整五十万大军啊!

就算撇去征调的民夫徭役,后勤辎重人员,单纯能战的官军,也有近二十余万人。

那也先不过十万之众,大明动用了三倍于敌的大军,怎么就能败了呢?

而且不仅败了,就连御驾亲征的皇上,都被人掳走,这何止是丧师辱国。

数遍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也唯有靖康之时,出现过这等事情!

不过事已至此,即便是再心怀沉痛,也不得不提起心劲儿来面对。

于谦刚刚的话里头,还有一层意思。

如此伤亡惨重的大战,势必会惊动周边军镇前去查探,居庸关只是第一个。

接下来,宣府,大同,山西,紫荆等地的详细军报,必然会陆续到达京师。

这件事情,瞒是瞒不住的!

见无人说话,孙太后道:“诸位臣工,皆为国之肱骨,皇帝亲征之前,将国事朝政托付各位,如今出了这等大变故,哀家一介深宫妇人,已惊惶无措,尚赖各位大人谋划商议,眼下局面,当如何是好?”

略一停顿,见诸大臣仍旧沉吟,孙太后继续道:“局势危难若此,诸位不可惜身不言,此非朝会,若有想法,尽可言之,不拘对错,皆为国尽忠,若有不妥,哀家亦宥之不罪。”

太后的话都说到这儿了,再不说话就不合适了。

不过其实孙太后的顾虑实属多余,在场诸人,皆是六部重臣,最不济的也是天子近臣或守备京师之人。

眼下天子北狩,他们就是京城里高个子的人。

换句话说,天塌下来,就砸在他们头上,怎么可能会惜身不言?

实在是这消息太过惊人,让这帮老大人一时之间,都乱了方寸。

不过幸好,有朱祁钰进殿这么一闹腾,总算是给了他们一些接受的时间,这会心里头,也大略有了想法。

吏部尚书王直起身,奏道:“太后娘娘,此事详情尚不明了,然大略情况,已可见一斑,以臣之见,伤员抚恤,罪将定罪及其他诸事,可暂缓行。”

“当务之急有三:其一,打探详细情况,诏命临近各卫所关隘守将,尽快呈上详细军报,就地收拢残军,随行勋戚大臣有幸免于难者,尽快护送回京,再行论处。”

“其二,诏命各关隘守将,打探陛下陷落之地,伺机迎回,同时派遣使节,出使瓦剌,探明情况。”

“其三,贼虏既获大胜,必挟胜而进,京师及边关诸镇防务,为重中之重,需重新商议,详细安排。”

和以后的几代不同,此时虽然已经有了内阁,但是只是以备咨询而已,人员,职务皆尚无定制。

尽管已经行票拟之事,但是这项权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制度。

凭借着三杨的遗泽,内阁在朝中地位略有提升,但是依旧没有什么存在感,可算是有明一代,权势最低之时。

自太祖罢中书省之后,六部尚书便是前朝实权最重之人,吏部为六部之首,尚书被称为大冢宰,是如今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

因而王老大人一开口,就定下了今日议事的调子。

调子定好了,才好开始商议。

自然,王老大人提出的这三项当务之急,口气力度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条最为简单易行,乃是应有之意,所以王老大人提出的是详细的办法,没什么可讨论的。

此事隶属兵部分管,此刻兵部事务皆由于谦做主,于是于侍郎起身道。

“大冢宰所言甚是,下官出宫之后,便即刻传令各边镇收拢残军,即刻呈上详细军报,并将幸免于难的勋戚大臣护送回京。”

接下来的第二条,就比较难办了。

王老大人说得十分委婉,但是其实意思很简单,商量怎么把皇帝救出来。

不过在场之人皆是老成谋国之辈,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

若梁贵带来的军报属实,那么也先既然放一直扣押着的锦衣卫校尉袁彬来传话,就必然已经确认,自己到底抓住了什么人。

换位思考,若是自己这方抓住了敌军主帅,而且还是御驾亲征的天子,那必定是严密看守,置于中军之内,严密防守。

想要救人,肯定是难上加难!

沉默了一会,翰林院学士陈循上前道:“太后娘娘,臣以为皇上既然遣人传讯,不妨暂且准之,先太祖,太宗皇帝威震漠北,瓦剌对我大明尚有惧意,或可遣使携金银玉帛前往,迎回陛下。”

此话一出,再场大臣皆暗暗叹了口气。

这话说出来,怕是陈循自己都未必相信!

太祖,太宗威震漠北是不错,但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仁宗,宣宗继位之后,皆将精力放在了内政之上。虽然依旧对北虏有余威震慑,但早在先皇之时,边境便常有边患,只是不严重而已。

至今上登基践祚之后,因天子幼弱,朝中大政以平缓为主,能不起边衅,便不起边衅,更是助长了虏贼的胆量。

何况二十余年的时间,大明已经换了三代天子,瓦剌,鞑靼等部自然也是如此。

旧一辈的,曾经见识过太宗军威的虏酋渐渐凋零,新一辈的虏酋,因大明一再忍让,更是肆意妄为。

若是如此简单便能迎回皇上,那也先又岂敢兴兵十万,擅起争端。

不过众臣也知道,这是眼下唯一成功率略大的法子,若是依靠边将寻机救驾,怕更是难以为之。

因此只好拱手附和。

“此乃老成之谋,准!”

孙太后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一眼陈循,心道果然是随侍之臣更加靠谱,想了想,又道。

“此事需得抓紧时间,昨夜军报到京,哀家与皇后在内库当中盘点了一番,已经按皇上之意,将金银蟒袍备好,诸位大人商议一番,尽快遣人送去便是。”

陈循身上虽然挂着户部右侍郎的衔,但是实际上却在翰林院办差,相较六部群臣,翰林院算是侍从之臣,更加依靠圣恩。

看太后如此神色,便知他说中了太后的心事,于是继续道:“太后所言甚是,此事耽搁不得,以臣之见,不若仍遣那梁贵回去,一来,他本职怀来卫千户,熟悉情形,二来,也更能取信与瓦剌。”

孙太后想了想,开口问道:“众臣意下如何?”

定了要遣使的大方向,那么送谁过去,反而没什么紧要,归正大概是去送些金银,传个话,不抱什么真能迎回皇帝的希望,所以众臣皆俯首称“善”。

于是这件事情也定了下来。

紧接着,驸马都尉焦敬起身,道:“太后娘娘,臣以为,当此危急之时,当不拘一格降人才,可命兵部张榜,京城内外,凡有退敌之策,迎回陛下之谋者,可破格征召,再行任用。”

这又是一条不咸不淡的建议。

说白了,赌运气!

京城内外,百姓虽多,但是若有这等智谋诡谲之士,早已被朝廷征召,何须等到现在?

要知道,皇上出征之前,便已经征召过不少能人异士,现在,怕是尸骨都凉在土木堡了。

所以说,这建议整个就是个废话。

殊不知焦敬也是叫苦不迭,作为勋戚武臣的一员,他深知勋戚如今的处境。

这次大军出征,皇上虽然是受王振的煽动,但是背后少不了有勋戚的推动。

这一点,无论是太后娘娘,还是殿中的诸位大人都心知肚明。

毕竟作为勋戚武臣,只有一直有仗打,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

这二十多年以来,天下承平,武备废弛,再加上先太皇太后与三杨辅政,对勋戚一再打压。

好不容易才碰上这么一场大仗,可谁料,竟出了这等事情。

现在瓦剌大军压境,自不必说,待这场风波过去之后,想都不用想,那帮文臣肯定趁此机会,大肆攻讦勋戚。

这个时候,能在太后娘娘面前挣一分好感,日后处境便好一分。

可偏偏这次大战,一众勋戚都寄予厚望。

京城里能够叫得上名号的,基本上都随驾出征,就连勋戚里头的定海神针,先皇托孤的重臣,英国公他老人家都跟了过去。

若是胜了自然皆大欢喜,可如今这般情况,他区区一个驸马都尉,连爵位都没有,在这殿中,连插话的余地都没有。

是以哪怕知道说得是废话,他还是硬着头皮得说。

至少要表明态度,京城勋戚一脉,还是在想办法,救回皇帝,将功补过的。

这算是兵部的活儿,故而孙太后转向于谦,问道:“于侍郎意下如何?”

诚然,这个建议大概率没什么用,但是也挑不出错处来。

于谦没怎么犹豫,道:“臣以为可行。”

于是,第二件事也这么被暂时商定下来。

剩下的,就是最要紧,也最棘手的第三件事。

京城,该怎么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农家仙田 逍遥人生 官道之色戒 抗战之血染山河 我有一柄打野刀 雅拉冒险笔记 修神外传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快穿女配冷静点 我想当巨星 神医娘亲帅炸了 狂野十八少年时 18路公交车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重振北疆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家父吕奉先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 皇兄何故造反?txt下载 -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 皇兄何故造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