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清

酒中狐

首页 >> 锄清 >> 锄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至尊特工 谍影 澳洲风云1876 
锄清 酒中狐 - 锄清全文阅读 - 锄清txt下载 - 锄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四十七章 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甚至,有些大船所需要的龙骨,更是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用来阴干木材!

“用房梁!”

朱慈炯沉声道:“湖北光复,遗留满城无数,建筑所用的木梁,就算是稍微变形,只需要将屋顶瓦片朝上推一推就可以的了!

现今造船乃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先用这些木梁应对,同时砍伐木材备用!”

郧阳多山,山上树木茂盛,山上上百年的树木比比皆是,根本就不缺木材。

唯一缺乏的就是时间。

是以,朱慈炯决定先拆了房屋,用木梁应对了眼前的难关,等到后续木材阴干之后,就有了充足的木料使用了!

王昌安坐下了,陛下的这个决定,虽然会浪费一些人力,但是不得不说,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三桅船的制造,可有难度?”

既然说到了这个,朱慈炯索性询问一下,可有难题存在。

“这个陛下放心就是!”

王昌安笑了:“咱们大明素来就不缺能工巧匠,有了陛下的激励办法,小小的三桅船,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家里从事航运生意的王昌安,自然知道这三桅船是什么东西。

这可是西洋称霸海上的利器啊!

因为侧重的不同,使得西洋的三桅船,船只抗震能力大为提高,甚至能够在船舷上布置了十几门火炮。

他已经试验过了,若是完全按照陛下给予的图纸,制造出来的三桅船,要比西洋船只更加厉害一些。

……

三桅帆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西方在造船技术上落后于东方的历史。

也使西方渐渐的在世界贸易中占到主要的地位,随后进行的“地理大发现”,都和这种帆船的出现,及航海新技术的使用密不可分。

它的出现,使航海家和造船家,简直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值得改良的地方。

历史上的这玩意,足足使用到1890年铁甲舰的时代,甚至三桅船还有铺设铁甲,成为铁甲三桅船。

当然,这玩意还有一个缺陷的——水密舱。

出现于华夏宋代的水密舱,在三桅船大规模使用的时代,并没有被西方重视。

而朱慈炯却是知道这玩意的厉害之处。

可以这么说,一艘水密舱设计合理的船只,足以成为海上不沉的传奇。

历史上有一艘采取水密舱设计的船只,遭受了没有修复可能的轰击之后,还在海面上漂浮了三个月之久!

当然,这样的情况很难复制,但是,当三桅船与华夏的水密舱设计相结合的时候,足够大明的三桅船领先全世界数百年时间了。

王昌安可是让人测试过的,在汉水中,采取了水密舱制造的三桅船,足足承受了一百次红夷大炮的轰击,甚至,船舱已经数次被整个横穿,船只依旧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好几天时间。

华夏造船史,有史记载最早确切可查的是春秋时期。

吴国余皇是为当时华夏最大的船只。

就算是小一些的大翼,折合后世也有近三十米长。

虽然说相对于同时代被西方人狂吹的希腊三层浆战船,看起来是小了一些,然而战力却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45米长、六米宽的希腊船,航行时一百七十支木桨飞转,俨然地中海上的巨无霸!

实际上这玩意却都是皮条和绳索捆扎,航行的时候无比威风,其实十分不经撞。特别是发生海战时,战船间主要都是对对撞,却是宛若木筏一般稀松。

华夏船只,讲究卯榫结构与钉并用,素来注重实际使用能力。

与希腊同时代的吴国、齐国海战,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借用一句美国学者杜普伊的话说:“从公元1世纪到3世纪,世界造船业的领先位置,落到了中国人手里!”

汉代开始成熟的楼船,长达百米,整个船体通常三层城楼构造,部署各种远近兵器,放在当时的世界海洋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而且千万别以为,这巨大体型的楼船是花架子,好些细节技术,楼船比起西方世界来,领先的都不是一星半点。

比如驱动中,华夏的橹要比西方人的桨轻松省力,甚至方向操纵中,华夏船的舵更远远甩开西方人的侧桨。

正是依靠战船的先进性,使得汉朝的强盛,深入人心。

汉武帝时代,汉朝的海军就多次跨海征战,向北碾压朝鲜,向南平定越南地区。

几乎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打开!以《汉书.地理志》的记录,中国的海船在汉代时,就已经打通了从广州到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航线。

华夏独家所有的翼面型风帆,风力速度更大。

两晋时期出现的多桅杆错配技术,更确保船只逆风飞扬。

南北朝时代,科学家祖冲之就曾尝试淘汰橹桨,用踏板驱动轮轴驾船。

发展到中唐时代,由唐朝王爷李皋,开发出了长江里专用的车船。

从此这种船只几经改良,成为中国内河的主战舰船。技术长期领先古代世界。

不乏历史记载,唐朝船只开到波斯湾地区,经常因为船体大吃水深,连人家的港口都进不去,只能另换小船!

到了宋朝时,华夏的船只,已经成了海洋上的不二主角,以宋元时代阿拉伯旅行家巴图塔的说法:“去中国的人多乘中国船”。

宋代的造船技术,放在当时世界上,更是碾压式优势,不再是简单哪一个技术领先,而是整体理念领先。

首先是造船理念,宋朝以前造船,都是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加固船体。

宋朝人却突破了这个牛角尖:造大不一定坚固,关键得骨头硬,造船重要一步“定龙骨”,在宋朝完美实现。

从此中国人不管造大船小船,都是先打好龙骨结构,骨头硬了,别管大船小船,都是相当扛风浪!

更叫外国人望尘莫及的是,宋朝造船不但会定龙骨,还会画海图,每造一艘大船,都要有靠谱的船图规划,甚至更有了专业化的船坞。

至于横隔舱和水密隔舱这些设计,也是更加成熟。

在整个两宋年代,大宋的海船,就成了海洋上的不二主角,海军更是独步天下。

专业管理海洋贸易的“元丰法”,更在北宋出台,两宋富庶的国民经济,更主要来自海洋贸易。

诸如苏东坡这样的文学家,闲了都会花钱组船队出海。

当时中国船只纵横在南洋海面,每到一处都常见国王出来迎接。

要论海洋巨无霸地位,最能代表中国古代造船的,还得说郑和船队!

作为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仅以造船水平论,代表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技术:

不但造的够大,最大能有百米以上长的巨型战舰,技术也更细,更抗风力的十一桅杆硬帆,人力般的螺旋桨设计,体魄巨大航速更极快。

15世纪的海洋上,每次出场就看呆一片外国佬。

按照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话说:葡萄牙船队刚来到北非时,当地人看到这些欧洲船,都是一派见怪不怪——有比你们更牛的船,早就从东方来过了!

然而,海洋贸易实在是太赚钱了。

无数眼红的士绅,终于联合起来,培养考生,成为了朝廷的决策者。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以皇家为主导的大明航海事业,被禁绝了。

在此后的一百三十多年时光里,明朝多年自废武功,擅自造两桅杆帆船就要问罪,沿海卫所制度崩溃,也根本没钱维持强大海军。

在遭够了倭寇肆虐苦处后,明白海军重要性的大明朝,从嘉靖年间起咬牙重建,终于重新有了一支强大海军。

这支海军不但多次暴打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还远征朝鲜碾压倭寇,更再度打出了中国船的品牌。

以西班牙学者门多萨的说法:明朝战船结实耐用,一艘使用期相当于两艘欧洲船。

当时的西班牙驻菲律宾的总督,更是积极学习明朝的战船制造技术,大量仿制中国船!

明末这一段时间内,“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横行东亚海洋时,退守台湾的明郑政权,依然结合西方航海技术,造出了杀伤力强大的鸟船:

通常近六十米长的规模,装备三十门左右的重型火炮,且学习了欧洲独特的夹板船舱技术,因此中西合璧威力强大,一度垄断了整个东亚航线。

历史上的康熙王朝,也有样学样,用更多的鸟船跨海东征,平定台湾。

然而,从此之后,随着中国彻底关上航海大门,绝唱的“鸟船”也被清王朝全部拆毁改装。

从此中国沿海,只剩下吨位极小的袖珍小船,清朝水师的规模战力,莫说比英国,就是比明朝也远远落后。

落后挨打的命运,终于不可避免!

熟悉华夏历史的朱慈炯,自然知道,在明朝这个时期,华夏船只大体分为三个派系。

以北方为代表的的沙船,以福建为代表的福船,以广州为代表的广船。

这三种船只,都是因对各自境内海面情况而设计的,是以,福船的威名虽然更大,然而在北方这种多沙,海面平静的地方,却是不常用的。

正因为这样,北方通用水师船只,都是沙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逍遥人生 亿万盛宠只为你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无限之信仰诸天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宋檀记事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花都太子 抗战之烽火 整颗心为你跳动 全球高考 鬼吹灯 金粉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应如妖似魔 
最近更新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大齐之君上传奇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三国第一公侯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锄清 酒中狐 - 锄清txt下载 - 锄清最新章节 - 锄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