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首页 >> 建造盛唐 >> 建造盛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重生之女将星 调教太平洋 唐砖 偷香 北朝帝业 亿万盛宠只为你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谍影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 建造盛唐全文阅读 - 建造盛唐txt下载 - 建造盛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章 三分考卷,三种答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娄师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他确信自己完全不认识面前这个贤明远播的大唐亲王,不了解他为何对自己如此器重。

不过从他拒绝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直接驶船南下,亦可看出这个吴王是个有远见的人,在他麾下干事,也不会亏了自己。

如果今天这个吴王懵里懵懂,接受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那自己才要好好考虑后路。

跟着一个完全不知深浅进退的上司,还是大权在握的国之亲王,那太危险了。

娄师德生性宽厚,最大的优点是心宽持重,最大的缺点是过于心宽持重。心宽持重的都没有脾气了。

李元瑷还不了解娄师德,不知他心底所想。

但扬州都督的位子是他亲自辞让的,哪里不晓得轻重?

扬州虽然位于江北,却是江南军区核心地。

别看李元瑷手握苏州、湖州、杭州三州兵权,但兵力加起来不过扬州兵马的四分之一。

苏州、湖州、杭州三州兵权不过是护卫州郡之兵,而扬州兵马却是朝廷掌控江南的军区总部。

不是一个概念的。

如果李元瑷掌控江南东道十六州的行政大权,另外有身怀扬州的军政之权,那他就是江南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了。

不说亲王待遇,即便是李世民的儿子都远没有这种权利。

故而李元瑷知道即便自己不自辞,李世民也会找借口将他的扬州都督改为苏州都督的,主动提出来,百利无一害。

而且不只是如此,李世民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就算再怎么相信自己,也会留一手防范未然。

如他这样的雄主是不可能为亲情所左右的。

华夏历朝皇帝,除了唐玄宗干得出来这种无脑放权的事情,其他皇帝都会有所保留。

扬州都督府都尉王文度十有八九就是李世民留的后手。

李元瑷哪里会蠢到跟王文度、古神感这两位手握扬州以及大唐水军军权的将军一同饮酒赴宴?

这点轻重,李元瑷还是很清楚的。

身居高位,最忌讳的就是不知轻重。

“在南下之前,我给了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一个任务,我将从尚书省关于江南近年来的档案记录给了他们,让他们拟定治理江南的方案以及心得意见,抵达苏州的时候上缴于我。现在一样,你也去副船跟他们聊一聊,看一看尚书省的档案。时间有些吃紧,我也不要求你在抵达苏州之前上交。什么时候写好,什么时候给我吧。不过你一直在江都为官,离江南只有一江之隔,对于江南的了解应该更加透彻,期待你的意见。”

李元瑷笑着也给娄师德布置了相同的任务。

娄师德心知肚明,这意见看法将会是决定自己地位的高低的介绍函,肃然去了。

娄师德老成持重,却也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宰相才。

面对这种情况,亦不会自甘落后。

他们一行横渡了长江,驶入了江南运河。

这一进入江南运河,李元瑷就觉得江南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由要严重。

运河的两岸空旷无垠,几乎没有什么人踪人迹。

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江南地广人稀,这运河两岸因有水患之危,反而没人耕种,以至于冷清清的。

这江南运河最初由吴王夫差开凿的古故水道,后三国孙吴政权为了沟通南京和太湖平原而开凿江南运河,以后历朝历代又不断加强,直至隋唐时期,形成了现在北起镇扬,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桐乡到杭州,这一条运河航道。

在即将抵达苏州的时候,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一并送上了自己的心得与方案。

李元瑷满心期待的选择了先看刘仁轨的心得方案。

刘仁轨对于江南书面分析还是很透彻的,便如李元瑷、魏征一样,一语指出江南穷困的原因。

粮贱伤农。

越是风调雨顺,江南百姓收入越少。

毕竟物以稀为贵,多了反而不值钱了。

江南的粮食库存多为军用,也就是说生产的粮食多用来代替税收,或者卖给朝廷。

这朝廷收粮,向来是低于平价线的。

故而无法产生大的利润,江南亦变得越来越穷。

想要改变此弊端,刘仁轨提出了三点。

第一、发展副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农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以副业来摆脱江南的百姓对于农耕的一味依赖。

第二、重新规划,耕种之地。

江南各处为了应对粮税压力,无度开垦土地。

到底田地泛滥,参差不齐。要知道一亩上等良田的产量中等、下等良田的一倍甚至两倍。

求多不如求精,空出一些土地,用来种植其他副业产品。

第三、亦是李元瑷觉得最重要的。发展商业,鼓励地方百姓从商,唯有发展商业,才能凝聚人气。

人气乃发展之根本。

江南之疲敝,关键与无利可图。

江南之粮,多数为朝廷争取,难有效益人气。

若无人气,即便是沃土宝地,亦是无用。

李元瑷看了刘仁轨的最后一点,连连叫好。

李元瑷对于江南的发展有全盘的掌控,他深切明白,想要发展江南,必需从商抓起。

但是他担心这个时代过于排斥商人,以至于发展商途异常艰难。

毕竟李世民曾经特地叮嘱房玄龄,工商杂流即使才能出众,亦不能授以官职,不能让他们“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唐初的武士彟,因为赞助李唐夺天下,封为应国公。

堂堂国公,便是因为商贾出身,给庙堂上所有文武百官瞧不起。

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武则天。

好多人以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是因为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小妾。

其实不然。

小妾在古代的地位等同货物,哪怕是皇帝的小妾亦是如此。

汉朝的成帝刘骜一样娶了自己老爹的小妾,还立她为皇后。

武则天便是因为出身商贾,给褚遂良、来济抓着小辫子说她“出身卑贱”。

如果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娄师德都是那种爱惜名声,照死轻商,那就让李元瑷蛋疼了。

他总不能自己鞍前马后的脏活累活往身上揽。

他自问远远比不上诸葛亮能够做到事必躬亲。

李元瑷看得出来,刘仁轨表面上将发展商业摆在最末,实际上他整篇发展的核心关键便在这最末商业。

想来也对,刘仁轨不比上官仪、狄知逊,都是宦官大户人家,有着高高在上的背景以及卓越感。

刘仁轨真说起来是汉章帝刘炟之后,可这都是唐朝了,汉室宗亲有什么用?说白了就是一个农民,自少孤贫,没钱上学堂也买不起纸笔,只能靠着家里传下来的几本书自学,在劳动空闲的时候,用木棍在地上或者空中写写划划,硬生生磨炼出一身的学问。

刘仁轨是从田地里学出来的,并不觉得自己比商人高贵到哪里去,自然能够看透这其中本质。

李元瑷心满意足的将刘仁轨的心得与方案放于一旁,不出意外刘仁轨就是自己幕僚中主管商业的干吏了。

他随即拿起了上官仪上缴的考卷。

上官仪最是年轻,他的心得过于理想化。通篇的大道理,加上他文采绝佳,引经论典,看得李元瑷是兴致高涨,津津有味,可细细一想,却又全不是滋味。

这大道理谁不会说,可将大道理细分化用于实践才是真本事。

只有道理而无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

上官仪还是缺少实践磨炼,仅心得而论,就差上刘仁轨这老江湖不止一个档次。

姜果然是老的辣。

不过上官仪的整改方案还是可圈可点的,他与刘仁轨看待事物的角度大不相同。

上官仪觉得江南疲敝的原因在于吏治,江南天高皇帝远,且文化不兴,百姓愚昧,人才稀缺。

百姓任由官吏肆意支配而投诉无门,因此导致江南上下举步维艰。

上官仪这个提议别出心裁,让李元瑷眼前一亮。

江南远离天子,政令不明。

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下放至江南灰变一个模样。

这确实是一大问题。

上官仪文采飞扬,可谓当世绝顶。

他既然重视吏治,文化不兴那就让他来负责治吏以及弘扬儒家文化这方面的工作。

李元瑷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狄知逊的考卷。

看着狄知逊的心得,李元瑷微微皱起了眉头。

中庸!

狄知逊通篇答案都透着中庸的气味。

他觉得江南不好治理的原因在于没有底蕴,缺乏豪绅。

他的主张有点类似后世,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将他们培养成为朝廷所用的豪绅,以豪绅来带动百姓。

李元瑷笑着将狄知逊的答案收下,心底已经有了选择。

狄知逊本是世家贵公子,平素常与士族豪绅往来,对于他们有着足够的了解。

天生的外交干吏,用他来与当地的士族豪绅交往在合适不过了。

毕竟发展经济需要投钱,总不可能全让朝廷负责,豪绅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李元瑷乐不可支,三分考卷,三种不同的答案,三种不同的方向。

一瞬间,李元瑷开始期待娄师德的考卷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男欢女爱 宋檀记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花都太子 超凡大航海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莽荒纪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将军好凶猛 蛊真人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全球高考 快穿女配冷静点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鬼吹灯 网游之暴力狂医 诸天刀皇 都市神级超人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最近更新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动荡的大元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 建造盛唐txt下载 - 建造盛唐最新章节 - 建造盛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